
With a new department in charge, Lei Jun is ready to bet once again

小米汽車在經歷了兩起嚴重交通事故後,創始人雷軍決定重新調整公司的組織架構,設立全新一級部門——架構部,親自領導。此舉旨在將前瞻技術思考提升至公司戰略核心,確保技術定調的獨立性。新部門將負責智能電動汽車的下一代技術架構,成員包括研發部門負責人。小米汽車在前 9 個月交付 266722 輛,目標是 2025 年交付 35 萬輛,但事故影響了消費者信心。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10 月成都撞車事故以來,一場席捲小米汽車的風暴,讓雷軍不得不重新審視和調整公司的組織體系。
10 月末,小米汽車宣佈了一項組織架構調整。本輪調整設立了一個全新的一級部門——架構部。該部門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掛帥。有知情人士向華爾街見聞確認了該變動。
在行業內,前瞻技術思考多是二級部門承接,由技術負責人牽頭。小米此舉將架構部門提升至公司戰略的核心,確保了其在公司內部的絕對權威和資源調動能力,使其能獨立於具體的產品開發週期,進行提前 3 至 5 年的技術定調。
新部門負責智能電動汽車下一代技術架構的思考定調。其成員包括部分研發部門負責人與核心骨幹。關鍵的人事變動是,原整車研發負責人崔強進入架構部,其原有職位由原電動力負責人王振鎖接替。
這一調整的背後,也是小米汽車從新車上市初期接到 “潑天富貴”,到如今遭遇市場質疑的寫照。
從 3 月安徽到 10 月成都,兩起廣受關注的嚴重交通事故,讓公眾 “舉着放大鏡” 審視着小米。在創始人 IP 的巨大光環和接連兩款產品爆紅後,小米正通過一場組織重塑,試圖在紅海市場中重新錨定其安全座標。
架構,成為小米此次變革的關鍵一子。
小米汽車取得了現象級的成功,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市場對創始人雷軍個人品牌的巨大信任。今年前 9 個月,小米汽車交付總量達到 266722 輛,其目標是在 2025 年交付 35 萬輛。
然而,這種高度個人化的品牌捆綁模式,在危機來臨時轉變為沉重的負債。
無論是安徽事故中小米 SU7 碰撞後車門無法打開、電池爆燃,還是成都事故中,小米 SU7 Ultra 在路人嘗試救援過程中,無法打開車門,事故的核心爭議點,都擊中了新能源汽車時代用户最敏感的安全神經。
這兩起事故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消費者對小米汽車的感受。在成都事故發生後的第四天,雷軍在一場演講中,將主要篇幅用於抨擊 “網絡水軍”,而不是安撫公眾的安全焦慮,此舉被外界批評為避重就輕和轉移焦點。
在智能手機領域,缺陷是一種不便;而在汽車行業,缺陷則可能威脅生命。汽車製造商與公眾之間存在一種隱性的社會契約,即要求企業在涉及安全問題時必須保持絕對的透明和坦誠。
事故最直接的影響是,小米 YU7 等車型在二手市場遇冷,其定單轉單價格從早期過萬,如今在二手平台低至 2000 元左右。有二手車商表示,和 “十一” 前相比,小米汽車二手轉讓週期明顯加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李顏偉也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兩起事故算是小米汽車如今在二手車市場境遇的引發點。
如何修復小米汽車當前的口碑,是雷軍亟需解決的問題。
李顏偉指出,小米應該在涉及安全的方面採取技術措施,讓消費者使用小米汽車時更為放心,不回應只會加劇用户的猜疑和輿論的關注。
在小米發展的關鍵節點,雷軍親自掛帥核心業務,已成為一種熟悉的劇本。無論是 2016 年接管陷入低谷的手機部,還是 2019 年親任中國區總裁,每當公司面臨嚴峻挑戰時,他都會選擇站到一線。
此次親自帶隊架構部,同樣是在向內部和外界傳遞最強烈的信號:定義下一代技術架構,是當前小米汽車具有最高優先級的戰略任務。
作為現代車企的地基和 “操作系統”,架構從根本上決定了造車的成本、效率、速度,以及最終產品智能化程度和安全下限。特斯拉能夠在新能源領域碾壓傳統車企,也正是由於其架構上的創新,使得其獲得技術上的領先。
在新能源市場裏初戰告捷,如今又陷入風暴中的小米,也需要尋找突破點。
對小米汽車來説,成立架構部只是重構的開始。
放眼全球,電動汽車的競爭已收斂。特斯拉在軟件和核心芯片領域的深度垂直整合能力,比亞迪在三電系統和整車製造方面的強大硬件掌控力,都構成了其核心壁壘。在汽車這個安全至上的行業,如果沒有堅實的底層技術架構作為支撐,難以走到最後。
小米的新架構部需要基於其全新架構打造的下一代汽車——其使命遠不止於成為一輛好車。它必須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象徵,向市場和消費者證明小米對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全新承諾,這將是小米重建信任的最主要、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工具。
這場危機也迫使小米必須重新審視其賴以成功的 “性價比” 哲學。在消費電子領域,功能與配置可以講 “性價比”;而在汽車世界,最重要的 “配置” 是安全,它沒有妥協的餘地。
在百年汽車工業裏,從不缺少憑藉營銷名噪一時的挑戰者,最終能長盛不衰的,唯有那些對製造和安全抱有絕對敬畏的少數人。
如果不能將安全二字真正刻入骨子裏,那麼雷軍的最後一戰,連同那 “全球前五” 的豪言壯語,恐怕都將是 “水中月”,如夢一場。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