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 Dalio: Gold is the safest currency

華爾街見聞
2025.10.30 22:2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在最新文章中指出,歷史上尤其在兩類情形下黃金的表現優秀:其一是金融或債務危機導致的高税率與資產徵用;其二是經濟、金融戰爭狀態(如制裁或凍結資產)。在這種階段,黃金大漲,準確的説不是 “升值”,而是維持了價值,而其他貨幣下跌。他認為,黃金無可爭議地屬於 “貨幣”,而且是最不容易被貶值或被沒收的貨幣形式。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在最新文章中指出,近期他收到大量關於黃金的提問,因此他決定集中回答並整理成一份黃金常見問題彙編(該 FAQ 已於 10 月中旬發表),同時也將這些內容輸入到他的 “數字化分身” Digital Ray 中,讓更多人能與之深入探討黃金這一主題。

達利歐認為,黃金無可爭議地屬於 “貨幣”,而且是最不容易被貶值或被沒收的貨幣形式。他指出,縱觀數千年曆史,在幾乎所有國家與文明中,黃金一直被視為貨幣,而所有其他貨幣形態都隨時間消亡。

達利歐將歷史上的貨幣分為兩種:一種是 “有硬資產支撐的貨幣”,例如與黃金或類似稀缺資產(如白銀)掛鈎的貨幣;另一種是 “法幣”,即沒有任何資產支持、供應量完全由政府與央行決定的貨幣。

上述前者本質上是政府的承諾——持幣人可按固定比率把紙幣兑換成黃金或白銀;後者則沒有兑換支撐,因此可以無限發行。

達利歐分析道,在歷史上,每當國家實行金本位體系時,只要債務量相對於黃金儲備過高,貨幣體系就會出現問題。各國領導人面對這種困境時通常有兩種選擇:

  • 第一,堅持金本位,導致債務違約、流動性緊縮和通貨緊縮性蕭條;
  • 第二,放棄金本位承諾,通過創造貨幣來緩解債務壓力,但代價是貨幣貶值與通貨膨脹。

在 1913 年美國建立中央銀行之前,各國普遍採取第一種方式;中央銀行出現之後,則更多轉向第二種方式。無論走哪條路,結果都是債務與貨幣的重大重組,最終通過物價上漲使經濟重新平衡。

達利歐指出,1933 年和 1971 年的金本位終結是近代最典型的兩個例子。他進一步解釋説,自 1971 年美元與黃金脱鈎、全球全面進入法幣體系以來,理解過去法幣體系在高債務時代的運行機制,是分析當前形勢的關鍵。

歷史證明,當債務總額過大、貨幣供給不足時,央行總是選擇大量發行貨幣與信貸,從而引發通脹並推高黃金價格。換句話説,在這種局面下,黃金相對於 “紙債貨幣”(即債務支撐的紙幣)表現要好得多。長期來看,黃金在維持購買力方面的記錄優於一切法幣,因此目前已成為全球央行儲備規模第二大的儲備資產,僅次於美元。

不過,達利歐也指出,紙幣與黃金各有優勢。紙幣因為帶利息,有時在高利率環境中能提供比黃金更好的回報。當利率高到足以補償貨幣貶值與違約風險時,持有紙幣更划算;但當貨幣貶值或信用風險上升、而利率不足以彌補時,黃金就顯得更有吸引力。

他強調,不建議投資者去 “擇時” 買賣黃金,而是應將黃金作為長期持有的一部分。他引用數據指出,黃金實際回報率約為 1.2%,且與現金呈負相關。因此從配置角度來看,黃金與現金的組合在幾乎所有經濟環境下都能提供良好的流動性與保護。

達利歐認為,黃金作為貨幣還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它比其他貨幣更難被沒收或凍結。因為黃金不依賴他人的償付能力,也不依賴銀行系統。所以,它不容易因為政府制裁、金融危機或網絡攻擊而失去價值。

他指出,歷史上尤其在兩類情形下黃金的表現優秀:其一是金融或債務危機導致的高税率與資產徵用;其二是經濟、金融戰爭狀態(如制裁或凍結資產)。在這種階段,黃金大漲,準確的説不是 “升值”,而是維持了價值,而其他貨幣下跌。正因如此,黃金在長期中被證明是最可靠的貨幣形態,能夠在極長時間尺度上維持與生活成本同步的價值。

作為投資資產,達利歐強調他看待黃金的方式與普通投資者不同。大多數人把黃金當成投機標的,而他視之為一種 “根本的錢”。

在投資組合中,達利歐會像分析股票、債券或現金一樣分析黃金——考察它相對於其他資產的預期收益、風險、相關性與流動性,從而決定戰略配置比例。

他指出,投資者應先確定長期的戰略資產配置,而不是根據短期行情做出戰術性決策。也就是説,購買黃金的核心問題,不是 “它會不會漲”,而是 “我的長期組合中應持有多少黃金”。

達利歐的模型顯示,在一個理性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中,黃金的理想比例通常介於 5% 到 15% 之間,具體取決於投資者的整體資產構成與風險偏好。如果投資者沒有市場擇時能力,應當保持這一戰略比例,而不是頻繁操作。

他補充道,從戰術角度而言,當貨幣體系陷入危機、沒收風險上升或經濟制裁頻繁時,應當適度增持黃金;相反,在穩定時期可適度減持。

不過,達利歐提醒,長期視角下,黃金與現金一樣都不是高收益資產,因為它不是 “生產性資產”,不會創造現金流或利潤。但即便如此,黃金仍是投資者應當長期持有的一類 “根本貨幣”。他同時感嘆,多數投資者根本未曾配置任何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