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billion evaporated in a day! How the rare "bloodbath"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fintech came about

Fiserv 股價一日暴跌 44%,創上市近四十年最大跌幅。這一崩盤表面上看源於新任 CEOs 撤回此前業績指引,但實質上暴露的是管理失敗:定價策略失誤、過度承諾增長,以及對客户需求反應遲鈍的企業文化。這帶給投資者的警示是:即便數字經濟中最根深蒂固的公司,也可能因管理失誤而轟然倒塌。
本週三,美國金融科技行業遭遇了一場近年來最為震撼的 “血案”:金融科技巨頭 Fiserv 股價暴跌約 44%,創公司上市將近四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約 300 億美元。

Fiserv 的股價崩盤表面上看源於新任 CEO Mike Lyons 撤回此前業績指引,但實質上暴露的是管理失敗:定價策略失誤、過度承諾增長,以及對客户需求反應遲鈍的企業文化。
今年 1 月加入 Fiserv 並於 5 月正式接任 CEO 的 Lyons 週三披露財報時宣佈,將全年調整後每股收益(EPS)預期從 10.15 美元至 10.30 美元下調至 8.50 美元至 8.60 美元,下調幅度超過 16%。營收增長預期砍掉過半,從 10% 降至 3.5%~4%。
Fiserv 的三季度業績也遠遜華爾街預期:營收同比僅增長約 1% 至 49.2 億美元,較預期 53.6 億美元低逾 8%,調整後 EPS 為 2.04 美元,較預期的 2.64 美元低近 23%。
Fiserv 的這場危機並非技術上失敗,而是管理層失職的集中體現。在離職擔任特朗普政府職務前,前 CEO Frank Bisignano 為公司設定了過於激進的增長目標,同時,他在旗艦產品 Clover 上推行的收費策略引發客户大規模流失。這帶給投資者一個警示:即便是數字經濟中最根深蒂固的公司,也可能因管理失誤而轟然倒塌。
週四,Fiserv 股價進一步下跌,午盤時段,日內跌幅擴大到將近 7%,加劇了股東的損失。今年以來,該個股截至本週三收盤已累跌近 66%,可能成為標普 500 指數今年表現最差的成分股。
客户反叛與定價失誤
本週四的報道指出,Lyons 上任後很快發現自己面臨的是一場客户危機。報道援引知情者消息稱,客户之前反覆表達對 Clover 銷售終端系統過高收費的不滿,這些"附加服務費"被客户視為不必要的負擔。越來越多商户開始轉向 Block 旗下的 Square 或 Toast 等更便宜的替代產品,且沒有回頭的意願。
Clover 原本是 Fiserv 增長戰略的核心。這款 2010 年推出的時尚支付終端幫助公司前身 First Data 打入小商户市場,並在 2019 年被 Fiserv 收購後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但為了確保利潤,Bisignano 及其團隊開始在產品上疊加各種"增值服務"收費。
這種策略在短期內推高了營收,但代價高昂。William Blair 分析師 Andrew Jeffrey 在報告中質疑:"我們懷疑有多少增值服務是真正強大的軟件,又有多少隻是空洞的收費。在商户支付處理這樣的競爭市場中,創新為王,我們認為 Fiserv 獲取經濟份額的能力已經受損,因為公司一直專注於短期業績,以此換取長期競爭優勢。"
今年年初,分析師就已注意到異常跡象:Clover 的營收增速遠快於其處理的支付量增速,這兩者通常應同步增長。一起集體訴訟還指控,Fiserv 在 2023 年強制將多達 20 萬個使用舊系統 Payeezy 的商户遷移到 Clover,企圖以此推高 Clover 營收,但這些客户隨後大量流向競爭對手。
業績崩塌與管理失序
本週三的財報披露了更多令人不安的細節。公司金融解決方案部門——為全美數千家銀行和信用合作社提供底層技術——三季度營收下降 3%,利潤率暴跌至 42.5%,較上年同期下滑約 5 個百分點。該部門今年早些時候還曾發生重大技術故障。
Lyons 在週三的業績電話會議上坦承:“這不是我想要或預期的重置。有一大堆內嵌的假設——遠離主要項目的假設——即便執行得很好也很難實現。” 他表示,公司發現,目前面臨的挑戰 “主要是由我們自身造成的”。
Lyons 入職後下令對公司財務進行深入審查,涉及商户和銀行部門的高級副手。審查結果顯示,許多為達成此前目標而採取的舉措"過於短期導向",過度強調削減成本以滿足季度目標,卻損害了向客户交付產品的能力。
前 CEO Bisignano 則不認為自己設定的目標過高。媒體稱,知情人士透露,他將股價暴跌歸咎於 Lyons 的任期表現。今年 2 月,Bisignano 在他卸任 Fiserv CEO 和董事長前的最後幾次電話會議之一上曾表示:“我們沒有在轉向,也沒有重新思考。我們是全速前進,不踩剎車,這就是我們的打法。我們很喜歡這樣。”
華爾街的嚴厲裁決
分析師對 Fiserv 的災難表現迅速作出反應,作出毫不留情的批評。
BTIG 稱,Fiserv 的財報 “驚人地糟糕”、“糟糕透頂”。William Blair 的分析師在報告總寫道:“鑑於我們認為三季度營收和每股收益遜色得讓人震驚,以及突然的管理層過渡,我們不能再推薦 Fiserv。”
Jefferies 的分析師 Trevor Williams 稱,Fiserv 的指引下調幅度 “讓人難以理解”。Truist Financial 的分析師 Matthew Coad 表示:“坦率地説,我們很難回憶起在我們所覆蓋的任何子行業中,出現過如此程度的業績不及預期和指引下調。”
Mizuho 分析師 Dan Dolev 則保持謹慎樂觀,繼續給予該股跑贏大盤評級。他將情況比作急診室:"通常從這裏或那裏的一個疼痛開始,一件事導致另一件事,然後你就會看到大規模器官衰竭。我不會放棄。如果病人挺過器官衰竭,實際上是可以康復的。重置是痛苦的,但這不是遊戲結束。"
Fiserv 宣佈了一系列補救措施,包括撤銷 Clover 的定價變更、推出新技術戰略,以及大規模領導層調整。
從今年 12 月起,Fiserv 的首席運營官 Takis Georgakopoulos 將與前聯合健康集團 Optum Financial Services CEO Dhivya Suryadevara 共同擔任聯席總裁。公司還任命前 Global Payments 首席財務官 Paul Todd 為新 CFO,並引入三位新董事會成員,包括加拿大皇家銀行前 CEO Gordon Nixon 擔任獨立董事長。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場金融科技史上的罕見 “血案” 帶來了一個深刻教訓:在數字支付市場競爭加劇、投資者容忍度下降的當下,即便是行業巨頭也可能因管理失誤而遭遇災難性後果。而 Bisignano 在 5 月至 7 月間出售了超過 5.58 億美元的 Fiserv 股票——平均每股約 170 美元,是週三收盤價 70.60 美元的兩倍多——這一時機也讓這場公司危機增添了幾分諷刺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