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ely's British Gamble

吉利在倫敦正式上市其國際 EX5 電動 SUV,標誌着其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該車型已在 33 個國家上市,並在多個市場取得銷量第一。吉利選擇 EX5 作為首發車型,因其在英國市場的認可度較高。EX5 在英國的起售價為 31990 英鎊,計劃到 2030 年實現年銷售 10 萬輛的目標。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懷揣一個 “全球車企” 野望,吉利在倫敦發起了新一輪衝鋒。
近日,吉利國際 EX5 在倫敦正式上市。這是吉利歐洲戰略演進的關鍵一步,也是吉利作為中國車企,實現全球化的關鍵一環。
過去,吉利通過投資收購包括沃爾沃在內的汽車品牌,在技術、渠道等多個維度取經,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汽車商業帝國。而今,吉利選擇將經過中國市場殘酷 “內卷” 錘鍊的核心品牌推向一線,在汽車工業的發源地,與大眾、現代等巨頭進行正面巷戰。
此次上市的主角,是吉利國際 EX5。作為已在全球 33 個國家上市並驗證的純電 SUV,該車型也是巴西、希臘等多個市場已拿下 “細分市場銷量第一” 的成熟爆款。
一位吉利汽車高管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此前吉利汽車內部對於該用哪一個品牌、車型作為登陸英國的首發車型,經過了長期的調研。“之前也確實考慮過是否用領克等品牌,不過調研後發現,英國人對於中國品牌純電車型認可度更高,所以最後還是選擇用 Geely EX5 作為首發車型。”
吉利國際 EX5 在英國的起售價在 31990 英鎊(人民幣約 30.34 萬元),是國內車型(國內為銀河 E5)的三倍。相比 BYD ATTO3、特斯拉 Model 3 等車型,該定價頗具競爭力。
這款車上市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吉利也計劃將包括 EX5 PHEV 在內的車型引入英國。其目標,是要在 2030 年在英國實現年銷售額在 10 萬輛以上。
這是個頗具野心的目標。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 (SMMT) 數據,英國過去兩年新車銷售數據實現兩連增,2023 年至 2024 年分別為 190 萬輛、195.28 萬輛。這一增長趨勢仍在持續,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其前三季度新車註冊量已累計達到約 157.82 萬輛。
另有統計數據顯示,英國前 5 名的品牌市場份額也只佔到市場的 32% 左右(其中福特、奧迪以 5.8%、5.4% 排在第四、五位)。如果吉利能夠如願在 2030 年實現其銷售目標,其也有望躋身英國市場的 TOP5 之列。
為了實現這個計劃,吉利還推出一個百店計劃。目前,吉利已在英國建立 25 家銷售網點,並計劃在 2025 年底增加至 40 家,至 2026 年底在英國建立 100 家銷售與服務網點,實現全境覆蓋。
吉利汽車 CEO 淦家閲表示,英國市場是吉利歐洲戰略的核心支點。吉利計劃快速導入多款電動化新車型,並制定了龐大的歐洲 “五年規劃——未來五年內於歐洲推出 15 款新車型,構建超千家經銷與服務網絡。
對於任何一家中國車企來説,歐洲已然是它們成為全球化車企的一個必爭之地。當中國市場成為 “紅海”,任何一家有雄心的車企都必須尋找新的、高利潤的增長極。
一方面,在歐洲這樣的市場尋找新的增長極,能夠讓它們徹底擺脱對競爭異常激烈的中國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歐洲市場的平均售價(ASP)和單車利潤遠高於國內市場。
一名民營車企 CFO 曾向華爾街見聞透露,在海外銷售的車型,單車利潤可以在國內市場的三倍左右。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也有利於中國車企品牌形象的提升,為其獲得看齊國際一線車企的市盈率(P/E)估值提供支撐。
淦家閲透露,領克品牌以 “訂閲模式” 在歐洲建立了客户基礎。接下來,吉利的目標是藉助落户一些經銷商的資源,要快速的把零售這一塊打開。像星願、星艦 7 等車型,也會陸續進入歐洲市場。
對吉利來説,登陸倫敦只是起點,真正的競爭在下半場。
吉利不僅要面對大眾、雷諾等本土巨頭的反擊,更要陷入 “中國軍團” 的歐洲內戰。比亞迪的垂直整合能力、上汽名爵的先發優勢,都是吉利所要面對的挑戰。吉利選擇的 “傳統經銷商合作模式”,則是一種更務實、更 “輕” 的策略,旨在快速鋪開網絡,降低初期資本消耗。
並且在吉利方面看來,吉利在歐洲並非從零開始,其優勢正是源於在英國多年的投資和研發佈局。它龐大的 “隱形帝國”——從對 LEVC 的投資、助力路特斯(Lotus)轉型 ,到遍佈歐洲的研發佈局(包括英國考文垂的設計中心和中歐研發中心 CEVT)——早已為其鋪平了道路。
可以看到,隨着國際貿易進入全新的時期,純粹產品出口的時代已經結束,如何將研發、製造、供應鏈乃至品牌深度嵌入目標市場,是新時期所有企業在出海路上,都需要解決的難題。
未來中國車企能否成功,也需要看如何深度本地化。淦家閲表示,未來吉利的供應鏈、人才資源也會本地化,通過進行全方位的合作紮根當地。
EX5 在倫敦的上市,與其説是產品首秀,不如説是一場體系力的檢閲。吉利試圖向歐洲市場證明,它不是一個外來者,它早已在場。
真正的歐洲考驗已經開始。這不再是中國車企能否走出去的問題,而是能否在壁壘最高、競爭最殘酷的成熟市場活下來並打上去的問題。吉利的這場豪賭,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化戰場上,必須拿下的殘酷攻堅戰。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