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ll Street looks at Chinese internet: there are "uniqu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embrace AI and gaming, avoid e-commerce

美銀美林認為,中國互聯網巨頭在 AI 應用和商業化方面處在 “最佳位置”。儘管年初至今已上漲超 50%,板塊的估值仍處在 “不苛刻的水平”。分析師強烈建議擁抱 AI 應用、在線遊戲領域,同時對電商平台保持謹慎,特別是受即時零售(快商務)競爭衝擊的公司,騰訊目前是板塊首選。
美銀美林認為,儘管年初至今已上漲超 50%,但中國互聯網板塊依然是 “必持” 資產,在 AI 和遊戲領域呈現出獨特的投資機會。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美銀美林在 10 月 28 日的報告中表示,中國互聯網公司在 AI 領域的路徑與眾不同,更側重於效率、實際用例和生態系統實力。當前中國互聯網板塊的估值仍處在 “不苛刻的水平”,其遠期市盈率僅為 17 倍。隨着監管尾部風險的降低,選擇正確的賽道將成為獲取回報的關鍵。
細分賽道方面,分析師強烈建議擁抱 AI 應用、在線遊戲領域,同時對電商平台保持謹慎,特別是受即時零售(快商務)競爭衝擊的公司。
新賽道:AI 應用與遊戲價值凸顯
美銀美林認為,中國互聯網巨頭在 AI 應用和商業化方面處在 “最佳位置”。這主要得益於:能夠實現直接轉化的閉環生態系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得到驗證的商業化專長、海量用户數據以及更低的 token 成本四大優勢。
在美銀分析師看來,騰訊目前是板塊首選:公司完美結合了 AI 驅動的增長、穩定的競爭格局、頂級的股東回報以及富有吸引力的估值。
美銀讚賞騰訊"選擇性戰鬥"的策略——不過度在雲基礎設施規模上消耗現金流,而是強調 AI 應用開發和產品用户契合度,同時在基礎 AI 模型研發上保持緊密跟隨者地位。
估值方面,騰訊相對於阿里巴巴的市盈率估值溢價已接近六年來的低點,接近於 2018-2019 年遊戲行業嚴管時期。

在 AI 與雲業務領域,報告更看好阿里巴巴。
分析師認為,憑藉其在雲市場的最高份額和全棧式 AI/雲產品,阿里巴巴是 “投資中國 AI” 主題的最佳代表,雲收入的加速增長有望支撐市場情緒。
數字娛樂方面,報告明確表示偏愛在線遊戲,行業經典遊戲生命力持久、競爭格局穩定且估值合理。在這一領域,騰訊因新遊戲模式帶來的短期收入增長前景而優於網易;嗶哩嗶哩則因其在娛樂板塊中最快的 2026 年每股收益(EPS)增長預期而受到青睞。
舊戰場:電商 “持久戰” 侵蝕盈利
與對 AI 和遊戲領域的樂觀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美銀美林對交易平台(即電商和本地服務)普遍持謹慎立場。報告將 “即時零售” 領域的競爭形容為一場 “持久戰,而非閃電戰”,並預計這場戰爭將持續至 2026 年,從而拉低整個行業的利潤率。

數據顯示,由於競爭加劇,電商板塊的總運營利潤增速已從 2025 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長 2% 急劇減速至第二季度的同比下降 23%。自 2025 年 6 月以來,多數交易平台的 12 個月滾動 EPS 預測均被下調,其中美團的下調幅度最為顯著。
基於對競爭格局的判斷,報告將美團的評級從 “買入” 下調至 “中性”。分析師指出,美團 2026 年的盈利能見度很低,存在高不確定性。他們對 2026 年該行業盈利的看法比市場普遍預期更為悲觀。

儘管如此,在交易平台中,分析師相對更看好阿里巴巴。核心理由包括:(1)雲收入有望持續加速;(2)在即時零售領域已成為主要的份額增長者;(3)傳統電商業務勢頭改善。
估值折讓仍然顯著
報告強調,儘管面臨挑戰,中國互聯網板塊的整體估值折扣依然顯著。
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目前交易於 16 倍遠期 12 個月市盈率,恒生科技指數為 20 倍,而納斯達克 100 指數為 28 倍,"科技七巨頭"指數為 33 倍。
歷史對比來看,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曾在 2023 年初之前與納斯達克 100 指數以相似估值交易,甚至在 2021 年交易於溢價水平。中國互聯網股票相對 MSCI 中國指數的估值溢價目前僅為 20%,而過去 10 年為 40-80%,儘管該板塊是 AI 驅動生產力提升的主要受益者。

這一深度折讓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獨特的進入機會,特別是在 AI 應用和遊戲等高確定性增長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