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rim Future: With AI cutting 10% of white-collar jobs, Amazon's next step is to achieve 75% operational automation, a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blue-collar jobs are also at risk?

華爾街見聞
2025.10.28 04:1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據爆料,亞馬遜機器人團隊的最終目標是實現 75% 的運營自動化,該計劃預計到 2033 年,能在銷售額翻倍的情況下避免新增超過 60 萬名員工,並在 2027 年前節省約 16 萬人的招聘需求,或對藍領崗位造成重大沖擊。

作為美國第二大僱主的亞馬遜正在開啓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不僅是 10% 的白領崗位,數十萬藍領崗位未來可能也會岌岌可危。

10 月 28 日,華爾街見聞文章寫道,亞馬遜計劃裁減多達 3 萬名員工,最早可能於本週二開始。此次裁員規模相當於其公司白領員工總數的約 10%,將波及人力資源、雲計算和廣告等多個業務部門。

最新的消息是,據《紐約時報》披露的內部文件,亞馬遜的機器人團隊制定了更為長遠的目標:到 2033 年實現 75% 的運營自動化,這一計劃可能使其在未來十年內避免招聘超過 60 萬名員工。而這可能對美國藍領就業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自動化藍圖:十年內替代 60 萬個崗位?

根據《紐約時報》查閲的亞馬遜內部戰略文件,該公司的自動化雄心遠超外界想象。文件顯示,其機器人團隊的目標是在 2033 年前,將公司運營的自動化率提升至 75%。

這一計劃預計將產生顯著的財務效益。報告預測,到 2027 年,自動化將幫助亞馬遜避免在美國招聘超過 16 萬名原計劃需要的員工,為公司處理的每個包裹節省約 30 美分。從長遠看,即使到 2033 年商品銷售量翻倍,公司也可能無需增加其美國勞動力規模,這意味着將有超過 60 萬個潛在的新增工作崗位不再需要人力來填補。

對於這一自動化計劃,亞馬遜發言人 Kelly Nantel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被媒體看到的文件並不完整,不能代表公司的整體招聘策略,並強調公司計劃在即將到來的假日季招聘 25 萬名員工。公司高管 Udit Madan 也表示,自動化帶來的效率提升所節省的資金,往往被用於在其他領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例如在農村地區開設更多配送站。

機器人 “試驗田”

亞馬遜的自動化未來已在部分倉庫成為現實。位於路易斯安那州什裏夫波特的履約中心被視為未來機器人倉庫的模板。該中心部署了上千台機器人,使其所需的人力比傳統倉庫大幅減少。亞馬遜計劃在 2027 年底前,將什裏夫波特的設計複製到約 40 個新舊設施中。

泄露的文件還顯示,亞馬遜已在為自動化可能引發的社會反彈制定公關策略。文件建議在討論機器人技術時,避免使用 “自動化” 和 “AI” 等詞語,轉而使用 “先進技術” 或 “cobot”(協作機器人)等更温和的表述,以 “控制敍事”。同時,公司還考慮通過參與社區活動來塑造 “良好企業公民” 的形象。亞馬遜方面則表示,其社區參與活動與自動化計劃無關。

“Blue Jay” 登場,效率與成本的賽跑

為了實現宏大的自動化目標,亞馬遜正不斷推出新型機器人。最新發布的 “Blue Jay” 系統是一個多功能機器人,它將此前需要三個獨立機器人工作站才能完成的揀選、分類和整合包裹等環節合而為一。亞馬遜稱,該系統旨在協助員工完成繁重任務,並在更小的空間內實現更高效率。

新技術的應用正迅速轉化為財務預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估計,隨着自動化倉庫的推廣和成本降低,到 2027 年,亞馬遜每年可能節省高達 40 億美元。這與 CEO Jassy 在投資者壓力下,全力推動公司削減成本、提高效率的戰略完全吻合。

爭議與未來

儘管亞馬遜強調自動化旨在改善員工安全並創造更高價值的技術崗位,例如機器人技術員,但爭議始終存在。

而亞馬遜的舉動並非孤例,而是整個科技行業擁抱 AI、降本增效趨勢的縮影。

根據 Layoffs.fyi 網站數據,2023 年是科技業裁員最嚴重的一年。微軟、Meta、谷歌和英特爾等巨頭今年均宣佈了大規模裁員計劃,許多公司高管直言,生成式 AI 的應用提高了效率,是削減人力需求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