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rnings Preview | iPhone 17 Hot Sales + Steady Expansion of Service Business, Apple's Q4 Performance Expected to Grow Steadily

蘋果將於 10 月 30 日公佈 2025 財年 Q4 財報,市場預期營收為 1017 億美元,每股收益 1.76 美元。iPhone 17 熱銷推動樂觀預期,儘管面臨貿易不確定性和競爭壓力,分析師對蘋果表現持樂觀態度。Evercore ISI 預計 Q4 營收環比增長 8.1%,並指出服務業務持續擴張,App Store 營收預計環比增長約 12%。
智通財經 APP 獲悉,蘋果 (AAPL.US) 將於美東時間 10 月 30 日公佈截至 9 月的 2025 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市場目前普遍預期,蘋果 Q4 營收為 1017 億美元,每股收益為 1.76 美元。該公司 Q3 營收為 940 億美元,每股收益為 1.57 美元。若屆時公佈的 Q4 業績符合市場預期,將反映出該公司較上一季度的穩健增長。
iPhone 17 需求強勁推動樂觀預期
儘管貿易不確定性持續、在中國市場面臨競爭壓力,但分析師對其表現日益樂觀,投資者信心隨之回升。市場樂觀情緒推動蘋果股價在上週升至歷史新高。這波漲勢讓這家 iPhone 製造商更接近成為全球第三家市值突破 4 萬億美元的公司,背後支撐因素包括新推出的 iPhone 17 的強勁需求跡象。
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的報告顯示,iPhone 17 在中國與美國上市前 10 天的銷量較前一年的 iPhone 16 系列高出 14%。分析師指出,這一勢頭反映了高端機型的強勁需求,即便整體智能手機市場疲軟,蘋果仍能維持盈利能力。
Evercore ISI 表示,相信蘋果 “有望在 9 月季度業績上超出當前市場一致預期,並可能在 12 月季度給予樂觀指引”。該機構表示,其 “積極觀點源自多項 iPhone 相關數據,顯示這可能不只是一次普通的 iPhone 換代週期”,並指出 “基礎款 iPhone 17 的交貨等待時間已超過去年 10 月同期水平。”
Evercore 預計,蘋果 Q4 營收將環比增長 8.1%。不過,該機構認為存在超預期空間,理由包括 App Store 營收強勁增長——預估環比增長約 12%——以及此前影響蘋果服務業務的法律與監管障礙已獲解決。
服務業務持續擴張
蘋果不斷擴張的服務業務仍是市場樂觀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包括 iCloud、Apple Music 和 App Store 等在內的服務業務目前已佔公司總營收的約三分之一,且毛利率約為 75%,幫助抵消了硬件利潤率的下滑。
服務業務的穩步增長已成為蘋果應對硬件市場阻力的戰略緩衝。Evercore ISI 分析師表示,蘋果可能會 “指出服務業務的兩位數增長趨勢仍將延續,尤其是在我們看到本季度多項影響該部門的不利因素 (如美國司法部訴谷歌案件、蘋果與 Epic Games 之間的訴訟等) 已獲得解決的情況下。”
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 Ben Reitzes 則表示,蘋果目前擁有 “多年來最佳的長期產品路線圖。” 他提到即將推出的 “Siri 2.0” 和下一代家居設備——包括人工智能中樞與家庭機器人——有望成為新的營收來源。
分析師對短期前景看法存分歧
儘管整體基調樂觀,但分析師觀點並不完全一致。傑富瑞維持謹慎態度,預計蘋果 Q4 營收和營業利潤將較華爾街一致預期低約 4%。該行指出,除 iPhone 外的產品銷售持平、以及新的關税擔憂是主要風險。該行將蘋果目標價從 205.16 美元下調至 203.07 美元,警告稱公司對中國組裝環節的高度依賴可能使其面臨關税帶來的明顯的利潤率壓力。
即便如此,其他機構仍保持信心。Evercore ISI 重申其對蘋果的 “跑贏大盤” 評級,目標價為 290 美元。Loop Capital 則將其對蘋果的評級從 “持有” 上調至 “買入”,理由是 iPhone 需求強於預期。此外,Evercore ISI 表示,蘋果可能會給出高於市場預期的業績指引。
Ben Reitzes 預計,AI 家居中樞、家庭機器人等產品,加上持續的 iPhone 升級,將使蘋果的每股收益潛力 “比預期更快” 達到 10 美元。
紮實基本面掩蓋短期憂慮
儘管關税不確定性與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競爭仍給蘋果前景蒙上陰影,但分析師普遍認為,該公司高利潤率的服務業務與高端硬件的組合,為其提供了獨特的抗波動緩衝。
穩健的現金流、嚴格的成本管理,以及不斷壯大的循環營收生態系統,被視為蘋果在全球市場不平衡環境下的關鍵優勢。隨着早期數據表明 iPhone 新一輪銷售週期再度成功、且新產品即將登場,蘋果似乎有望在科技行業繼續保持領先——前提是貿易緊張與生產成本仍處於可控範圍內。
隨着蘋果準備於 10 月 30 日公佈財報,華爾街的焦點將集中在該公司能否在 2026 財年第一季度延續增長勢頭,以及最新業績是否將證明,這家全球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仍在不確定中持續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