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 aims to compete for the "future internet gateway," but Google's moat is very deep

OpenAI 首款 AI 瀏覽器 Atlas,可代用户預訂航班、編輯文檔等。然而,滙豐認為,Atlas 的功能並非獨一無二,谷歌已在 9 月的博客文章中展示了 Chrome 的類似能力。彭博專欄作家 Dave Lee 也認為,Atlas 缺乏足夠的激勵讓用户從 Chrome 切換。
在 AI 重塑互聯網的時代,瀏覽器正成為新的 “戰場”。OpenAI 推出 AI 瀏覽器 Atlas,試圖爭奪 “未來互聯網入口”,但是面臨的最大挑戰仍是谷歌的深厚護城河。
10 月 22 日,據華爾街見聞文章寫道,這款瀏覽器將 ChatGPT 深度整合至網頁瀏覽體驗,並配備 AI 代理功能,可代表用户執行預訂航班、編輯文檔等任務。Atlas 現已在 macOS 上全球發佈,隨後將推出 Windows、iOS 和 Android 版本。
然而,OpenAI 要想撬動這扇 “互聯網入口” 的大門,面臨的最大挑戰仍是谷歌的深厚護城河。Chrome 的全球用户已超過 30 億,佔據約七成市場份額,且 Gemini AI 模型的快速整合,讓谷歌在 AI 瀏覽體驗上並未落後。更關鍵的是,消費者對於更換瀏覽器的興趣極低,即便 AI 功能再炫目,也難以輕易改變用户的使用習慣。
Atlas 展示的 “側邊欄聊天” 和 “代理模式” 確實令人印象深刻——AI 可在網頁中實時解釋內容、總結信息,甚至代替用户預訂餐廳、網購食材。但滙豐指出,Atlas 的功能並非獨一無二,谷歌已在 9 月的博客文章中展示了 Chrome 的類似能力。彭博專欄作家 Dave Lee 也認為,Atlas 缺乏足夠的激勵讓用户從 Chrome 切換。
市場反應也印證了這種謹慎態度。Atlas 發佈當天,Alphabet 股價短暫下跌後迅速收復失地,最終僅小幅收跌 2.2%。分析師認為,投資者並未將 OpenAI 視為 “顛覆者”,反而更關注谷歌如何回應。隨着谷歌 10 月 29 日財報臨近,焦點或將轉向其內部的 DeepMind“Project Mariner” 項目——那或許才是谷歌為 AI 瀏覽時代準備的真正王牌。

AI 瀏覽器的核心功能:側邊欄與代理模式
ChatGPT Atlas 的設計理念是將 AI 助手置於瀏覽體驗的絕對中心。與谷歌 Chrome 用十年時間逐步向 AI 過渡不同,Atlas 從一開始就將 ChatGPT 設為默認入口。
在用户打開瀏覽器時,首先看到的是 ChatGPT 的搜索欄,而非谷歌搜索框,頁面還會顯示研究主題建議或週末旅行規劃等任務提示。頁面頂部的按鈕可在側邊欄調出 ChatGPT,用户可通過高亮文本並輸入"這是什麼"等簡單指令獲得即時解釋。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及,OpenAI 產品負責人 Adam Fry 在週二的直播中展示了"sidecar"功能,ChatGPT 可記錄用户訪問的網站及操作內容,據此提供個性化回答。
當用户點擊搜索結果鏈接時,默認顯示分屏界面:左側是網頁,右側是 ChatGPT 對話記錄,確保 AI 助手始終伴隨在旁。瀏覽器還具備網頁摘要功能,以及"光標聊天"功能,可在郵件中選中文字並讓 ChatGPT 即時潤色。
對於付費用户,Atlas 提供"agent 模式",ChatGPT 可在瀏覽器中代為完成任務。
在演示中,當用户要求在紐約長島市尋找地鐵 7 號線附近有便宜飲品的酒吧並預訂三人座位時,ChatGPT 成功推薦了 Queensboro Plaza 站附近一家提供歡樂時光優惠的雞尾酒吧,並詢問預訂時間。另一個演示顯示,Atlas 能夠分析在線菜譜並通過 Instacart 網站訂購所需食材。
谷歌已具備類似能力,市場份額優勢明顯
今年 9 月,谷歌已將 Gemini AI 模型整合至 Chrome 瀏覽器,用户可通過該 AI 解釋網頁內容、跨多個標籤頁提煉信息,甚至恢復此前關閉的網站。谷歌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讓 Gemini 能夠代替用户處理網上購物、預約或訂餐等"繁瑣任務"。
滙豐分析師指出,Atlas 展示的搜索歷史、網頁摘要和文檔編輯功能並非獨家。谷歌在 9 月 18 日的博客文章中已經展示了 Chrome 中 Gemini 的類似能力。滙豐認為,"演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代理功能,但根據谷歌博客,Chrome 中的 Gemini 可以完成類似任務。"
Chrome 在全球擁有約 30 億用户,在美國桌面瀏覽器市場佔據 64% 份額,全球份額更高達 74%。
根據 StatCounter 數據,近期推出的 AI 增強瀏覽器如 The Browser Company 的 Dia、Perplexity 的 Comet 等,使用率均低於 1%,未能在市場份額統計中顯現。這表明消費者對切換瀏覽器興趣有限。
滙豐分析師表示,谷歌在發佈策略上更傾向於後發制人。他們指出,儘管 Gemini 比 ChatGPT 晚推出四個月,但隨後成功從 OpenAI 手中奪取市場份額。
過去 12 個月,Gemini 的生成式 AI 市場份額大約翻了一番,而 OpenAI 份額則相應下降。滙豐認為,"Atlas 的發佈可能只會引發關於谷歌 DeepMind 的 Project Mariner 項目更廣泛發佈時間表的疑問。"
瀏覽器市場格局難撼動,AI 功能尚未改變用户習慣
Atlas 進入的是一個日益擁擠的 AI 瀏覽器市場。Perplexity AI 的 Comet、The Browser Company 的 Dia、Opera Neon 以及微軟 Edge 中的 Copilot 都在競相讓網頁瀏覽變得更具對話性和自動化。這些新進入者旨在用能夠理解上下文並執行多步驟任務的智能助手,取代靜態搜索和標籤頁跳轉。
對於出版商和內容創作者而言,從手動搜索向代理驅動行動的轉變可能深刻重塑 SEO 和網絡流量策略。
對於大多數互聯網用户來説,瀏覽器已經是工作、購物和娛樂的匯聚之地,但數十年來演變有限。AI 瀏覽器承諾自動化這些標籤頁內的繁瑣工作:總結研究、改寫郵件、比較航班或起草回覆,無需切換應用。
彭博專欄作家 Dave Lee 指出,近幾個月來,儘管多款 AI 增強瀏覽器相繼發佈,谷歌的瀏覽器市場份額反而有所上升。這表明消費者對切換瀏覽器並不感興趣。如果現有瀏覽器運行良好且用户已經習慣,就需要巨大的激勵才會改變,而 OpenAI 並未提供這樣的激勵。
Dave Lee 在評論中引用了 Altman 的説法,稱 AI"代表了一個罕見的、十年一遇的機會"來顛覆瀏覽器市場。但他也指出,Atlas 的最佳功能需要付費訂閲,這將進一步降低用户切換的意願。
他指出,Altman 曾在兩年多前表示將 ChatGPT 添加到微軟 Bing 代表着顛覆搜索市場的機會,但谷歌在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幾乎沒有動搖。週二 Alphabet 股價的小幅下跌和隨後反彈,或許表明投資者開始對 Altman 的宣傳持保留態度。
Alphabet 股價週二開盤後迅速下跌 4.8%,但隨着 Altman 及其團隊在直播中展示 Atlas 功能,股價開始回升,最終收跌 2.2%,而當日大盤基本持平。分析認為,這一走勢或許表明投資者對 OpenAI 的挑戰並不像預期那樣擔憂。
滙豐分析師表示,Atlas 的發佈不會改變他們對 Alphabet 的投資論點。他們認為,鑑於 Alphabet 擁有 Google DeepMind 和雄厚資金實力,公司有能力應對市場衝擊。
分析師預計,Atlas 的發佈可能只會引發關於谷歌 DeepMind 的 Project Mariner 項目更廣泛發佈時間表的疑問。谷歌將於 10 月 29 日公佈財報,預計屆時將面臨多個關於競爭瀏覽器的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