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 enters the field of phys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ut Morgan Stanley still favors the earlier entrant Tesla

蘋果計劃於 2027 年推出一款面向消費者的桌面機器人,配備 9 英寸顯示屏和可自主移動的電動臂,旨在協助用户完成家務或工作任務。分析認為此舉標誌着人工智能向實體化的重要進展,可能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實體人工智能正在逐漸成型,儘管特斯拉在該領域仍被視為優質投資標的,維持對其 “增持” 評級,目標價為 410 美元。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有報道稱,蘋果 (AAPL.US) 計劃於 2027 年推出面向消費者的桌面機器人產品。該設備將配備一個 9 英寸的顯示屏,顯示屏安裝在可自主移動和旋轉的電動臂上。該設備設計用於跟隨用户或在互動過程中調整角度,預計定位用於書桌與廚房,以協助完成家務或工作任務。這款桌面機器人將通過電機、傳感器、升級後的 Siri 人工智能以及類似 iPad 的屏幕來增強互動性。
有分析認為,蘋果進軍消費級桌面機器人領域這一重大舉措標誌着人工智能向實體化邁進的又一 “重要時刻”,可能會促使該公司推出更多能夠挑戰仿人機器人和其他實體人工智能產品的產品,從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大摩近日的一份報告顯示,該行分析師在與機構客户、企業客户及私人財富客户的交流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實體人工智能 (Robotaxi、無人機、人形機器人) 正在 “破繭而出”。分析師補充稱,他們近期接觸到一些極其不同尋常的概念,人工智能向物理世界的遷移讓許多原本看似科幻的想法正逐漸變為現實。例如,結合腦部植入物的外骨骼可提供超越人類極限的體能;經過基因改造的腦細胞,能對外部刺激產生反應、將人類思維與高帶寬 AI 通信系統相連。最令人震驚的消息來自一位私人客户的分享 —— 懷孕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的使命是孕育人類胚胎至足月並完成分娩。
實體人工智能領域的進一步爆發預計將給早已佈局於此的特斯拉 (TSLA.US) 帶來更多競爭。不過,在大摩看來,特斯拉仍是該領域的一項優質投資標的。大摩在特斯拉即將公佈第三季度業績前維持對該股的 “增持” 評級,目標價為 410 美元。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早在十多年前就敏鋭地察覺到了實體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機遇。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機器人從 2024 年首次亮相到 2025 年推出第三代,僅用一年時間完成多次升級。馬斯克今年 9 月在年度 “All-in 峯會” 上披露了 Optimus V3 的新細節 ——Optimus V3 機器人正被設計為具備 “人類水平的手部靈活性”,搭載 “能理解物理現實的先進人工智能”。
特斯拉計劃在 2025 年底推出第三代人形機器人 Optimus,並預計在 2026 年開始大規模量產。這一計劃使得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前景更為廣闊,進一步鞏固特斯拉在自動化和機器人領域的領先地位。馬斯克預計,到 2030 年前,Optimus 的年產量將達到 100 萬台。
Optimus 的推出和大規模生產計劃被特斯拉描述為一項革命性的發展。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指出,他認為特斯拉未來高達 80% 的公司價值可能來自於這一自主人形機器人。
與此同時,特斯拉正在穩步拓展其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馬斯克和其他特斯拉高管對在奧斯汀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的進展情況相對保持沉默。不過,特斯拉的觀察人士在科羅拉多州 (奧羅拉 / 丹佛地區) 和伊利諾伊州 (芝加哥) 發現了輔助性質的自動駕駛以及完全自動駕駛出租車 操作員的新招聘信息,這表明可能會有一些有關特斯拉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擴張的細節值得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