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 "Monthly Positive Returns" to Explosion: Jefferies' Fund Faces Redemption Wave Due to First Brands Bankruptcy

傑富瑞旗下基金 Point Bonita Capital 因投資 First Brands Group 的債務遭受損失,引發多家機構投資者贖回,包括貝萊德、摩根士丹利資產管理部門、德州財政保管信託公司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等。媒體稱,Point Bonita 押注的另一家名為 Radiant World 的貿易公司也出現風險跡象,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信用市場穩定性的擔憂。
媒體報道,傑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 Inc.)旗下的 Point Bonita Capital 基金,近日因深度持有突然倒閉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First Brands Group 而被推上風口浪尖。
這場危機讓 Point Bonita 原本平靜的運作被徹底打亂,曾經因其穩定回報而長期持有的機構投資者紛紛選擇撤資。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提出贖回請求的包括貝萊德(BlackRock Inc.)、摩根士丹利旗下的資產管理部門、德州財政保管信託公司(Texas Treasury Safekeeping Trust Co.)以及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等。
在此之前,Point Bonita 一直以業績穩定而著稱。今年 4 月的投資人信中,該基金甚至以 “正收益月份佔比:100%” 作為最醒目的亮點。基金經理羅斯·伯傑(Ross Berger)是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的 15 年資深老將,自 2019 年創立 Point Bonita 以來,每年都實現 7.56% 至 9.38% 的年化回報。即便在金融圈內部,這隻基金也一直相對低調——直到 First Brands 事件爆發,讓它被迫走到聚光燈下。
如今,市場對這一事件的擔憂仍在發酵。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警告稱,First Brands 的倒下可能只是信用市場中 “眾多蟑螂” 之一,暗示類似的風險或許遠不止這一家。
Jefferies 表示,其負責管理 Point Bonita 的對沖基金部門 Leucadia,將在處理 First Brands 資產爛攤子的同時,遵守投資人的贖回要求,並以分期方式付款。投資人將分四個季度收到贖回款,直至 2026 年 10 月完成。
Jefferies 在 10 月 12 日晚間發佈的聲明中表示:
“這項安排意味着 Point Bonita 將有超過一年的時間(如有必要)來充分變現其投資組合中其餘資產的價值。”
“被騙了”
根據媒體報道,Jefferies 上週剛在紐約舉行投資者日活動、試圖鼓舞投資人信心,但該行內部對外界因 Point Bonita 事件而猛烈拋售其股票感到沮喪。高管們認為市場反應過度,因為 Point Bonita 只是 Leucadia 資產管理部門旗下 19 個基金之一。
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他們的看法是——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這支規模 19 億美元的基金被迫清盤;如果 First Brands 的重組情況沒想象中糟,基金或許還能存活。不論結果如何,Jefferies 照常運轉。
Jefferies 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漢德勒(Richard Handler)在投資者日上表示,
但 Jefferies 如今正面臨外界對其監管 Point Bonita 投資策略的質疑。華爾街分析師估計,Jefferies 可能因自身對該基金的投資而直接承受高達 4250 萬美元的損失。儘管這筆損失仍在可承受範圍內,Jefferies 高層強調,他們正全力追回每一分錢。“就我們個人而言,我們認為自己是被騙了,”
“我不認為這起事件是煤礦裏的金絲雀。”
漢德勒表示,
除此之外,First Brands 事件還給 Jefferies 帶來了其他一連串麻煩。該銀行曾協助 First Brands 推銷貸款,而一些投資者抱怨,他們在投資前未被充分告知這家公司使用短期融資的情況。Jefferies 還擁有一家名為 Apex Credit Partners 的擔保貸款債券(CLO)管理公司,該公司持有 First Brands 的部分貸款——儘管銀行方面表示,其在這一部分的風險敞口 “非常有限”。“我們會日夜工作,追回我們認為理應屬於我們的資金——這些資金來自我們購買的優質應收賬款,我們已為之付款並代表利益相關方持有,”
“我們對此事極為重視。”
許多投資者擔心,這起事件顯示過去幾年 “自由放貸” 的債務交易風險正開始集中爆發,因此不願輕易將 Point Bonita 事件視作個例。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瑞恩·肯尼(Ryan Kenny)指出,在投資者日活動後,Jefferies 對於 First Brands 仍有若干問題沒有解釋清楚,包括他們是否本可以 “提前降低風險”。
“迅速失衡”
部分疑問聚焦在伯傑本人身上——他在富國銀行(Wells Fargo)任職期間,曾管理一支規模達 110 億美元的自營投資組合。
在面向 Point Bonita 客户的投資説明中,伯傑此前在富國銀行的職位被描述為:投資於債券、銀行債務、槓桿貸款、信用違約掉期,以及與他在 Point Bonita 的任務類似的 “應收賬款”。
但據熟悉其業務運作的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該部門在真正的應收賬款投資上所進行的交易其實非常有限,部分業務集中於一些並不涉及持有應收賬款本身的投資操作。
在 Point Bonita 的投資組合中,約有四分之一、即約 30 億美元資產與 First Brands 相關的所謂 “貿易融資協議” 掛鈎。在其中一些交易中,First Brands 會從像 Point Bonita 這樣的投資者手中提前獲得資金,作為交換,投資者則獲得未來從零售商(例如沃爾瑪 Walmart Inc.和 AutoZone Inc.)處收款的權利。自 First Brands 於 9 月 28 日申請破產以來,一個特別委員會一直在調查該公司是否向不同債權人重複質押了相同的抵押品。這意味着,沃爾瑪和其他 First Brands 客户應支付的款項,可能也被賣給了其他基金。
雖然 First Brands 的客户(如沃爾瑪)擁有投資級信用評級,但這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自身的評級僅為 B 級,屬於垃圾債範圍的第五級。在針對事件的首次公開聲明中,Jefferies 承認,First Brands 是向投資者(例如 Point Bonita)轉交付款的 “服務方”,但該公司自 9 月 15 日起已停止轉賬。
據貿易融資專家指出,這種安排極為罕見且風險極高。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端到端營運資金解決方案的平台 Novicap 首席執行官 Lois Duhourcau 説,
“在投資級市場中,允許客户充當付款服務方的做法是常見的,但一旦評級較低,這種做法幾乎聞所未聞,”
“如果服務方同時也是債權人索賠的對象,雙方的利益關係就會迅速失衡。”
隱患遠不止 First Brands 一家
First Brands 並不是 Point Bonita 唯一押注的 “黑箱” 公司。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該基金還向一家名為 Radiant World 的低知名度大宗商品貿易公司提供了 5 億美元的貿易融資額度。這家公司在過去十年裏幾乎增長了十倍,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鐵礦石(僅次於石油)交易商之一。
據媒體本月早些時候報道,Radiant World 已經成為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Glencore)的重要交易對手,同時也與嘉吉(Cargill)有業務往來。
根據媒體看到的投資人信函,截至 4 月,Point Bonita 在信中列出的第一和第二大風險敞口對象,分別是嘉能可與嘉吉。
據彭博社報道,Radiant World 帶來的潛在風險已使嘉能可專門組建了一支由交易員與風險經理組成的團隊,密切監控其與這家公司的交易風險。
一位接近嘉能可的人士對媒體表示,公司並不知曉與 Point Bonita 之間存在任何直接關係——不過,在貿易融資結構中,實際付款的公司往往並不清楚誰持有這些應收賬款發票的所有權。
貿易融資
但無論 First Brands 破產案的最終結果如何,是否如一位債權人所指控的那樣,約 23 億美元資金 “憑空消失”,這起事件都極有可能在貿易融資領域留下持久陰影,就像 2021 年 Greensill Capital 爆雷後留下的創傷一樣。Greensill 當時是一個大型平台,將投資人和尋求短期融資的企業聯繫在一起。
專注於投資對沖基金的 Corbin Capital Partners 首席投資官克雷格·伯格斯特羅姆(Craig Bergstrom)表示,
“貿易融資基金的歷史並不光彩,曾多次出現非常糟糕的結果,在實際操作中,這類基金往往為了追求更高回報、覆蓋自身高昂的運營結構成本,最終去為高風險的借款人提供融資。”
而在另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問題不在於 “貿易融資” 這一資產類別本身,而在於低質量的借款人趁着投資者追逐高收益的熱潮混入其中。Novicap 的首席執行官杜胡爾科(Duhourcau)表示,
“貿易融資是一個有着數百年曆史的領域,長期以來證明其運作非常穩健,”
“對基金而言,這本是一種能獲得可觀回報的好機會,但一些不良參與者利用了投資人對高收益的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