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L conference call: Production capacity is at full load, price increases are not the core driving force, and the energy storage demand brought by data centers is considerable

華爾街見聞
2025.10.21 07:1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寧德時代表示,隨着濟寧等新基地建設推進,產能將逐漸釋放,供應緊張情況會有所好轉。未來數據中心儲能配套方式越來越多,主路電源應用也會越來越多,數據中心帶來的儲能需求量可觀。鈉電明年開始出貨並逐漸放量。

昨日,寧德時代發佈三季度財報,公司 Q3 營收同比增長 12.9%,淨利潤增 41.21% 至 185 億元,利潤增速顯著超越營收增速。

在隨後的業績電話會上,寧德時代進一步介紹了產能細節和未來業務展望,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產能處於滿負荷狀態,漲價不是核心驅動力。今年儲能增速不錯,明年增長勢頭預計延續,因商業模式已形成且具備經濟性拐點,能實現盈利。

以下是電話會要點:

  • 目前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產能處於滿負荷狀態,在建產能規模持續提升,隨着濟寧等新基地建設推進,產能將逐漸釋放,供應緊張情況會有所好轉。

  • 公司希望與產業鏈合作伙伴長期共贏發展,漲價不是核心驅動力,更注重通過優質產品滿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為客户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 儲能系統銷售佔整體出貨量約 20%,其系統側、交直流側產品比例逐步提升,對淨利有一定幫助,但短期內不會對整體數據造成顯著擾動,動力電池仍是影響單位利潤的主要部分。

  • 今年儲能增速不錯,明年增長勢頭預計延續,因商業模式已形成且具備經濟性拐點,能實現盈利。未來數據中心儲能配套方式越來越多,主路電源應用也會越來越多,數據中心帶來的儲能需求量可觀。

  • 大宗商品漲價可通過聯動傳導,對公司影響不大;鋰電材料擴產具有周期性,當前價格處於價值中樞波動,核心仍在於產品競爭力,公司在上游供應鏈佈局完備,有能力化解相關影響。

  • 鈉電已在商用車試點,乘用車合作開發中,今年年底會有產品落地,明年開始出貨並逐漸放量(具體取決於客户終端銷售情況),但需完成客户驗證工作。

  • 中國鋰電出口管制政策對公司電池出口無影響,設備出口並非完全禁止,而是通過申報審批實現有序競爭和出口,公司與政府溝通通暢,對海外建廠及 LRSO 合作佈局無影響。歐洲方面,公司已在歐洲佈局匈牙利、德國、西班牙三個工廠,本地化進程行業領先,目前政策對公司發展無實質性不利影響。

以下是電話會原文:

尊敬的各位投資人,晚上好,我是寧德時代林美娜。歡迎各位投資人蔘加寧德時代 2025 年三季報業績交流會,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注。首先由我向各位投資人介紹公司出席的領導,出席本次會議的有公司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蔣理先生,CFO 鄭舒先生。今天會議流程分成兩部分,首先由我為各位簡單彙報報告期內的公司經營情況,而後進入問答互動環節。首先是公司經營情況,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出創新產品,深化客户合作,實現業績穩健增長。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收 1041.9 億元,同比增長 12.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185.5 億元,同比增長 41.2%。當期淨利率為 19.1%,同比增長 4.1%。現金儲備充裕,期末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超 3600 億元,有力支持高強度研發投入和大規模產能建設。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合計為 150.7 億元,同比增加 15.3%,研發投入行業內遙遙領先。

此外,為應對客户激增的訂單需求,公司正全力推進全球產能建設。公司憑藉前瞻性的需求預判,率先進行了大規模的產能擴建,國內山東濟寧、廣東肇慶、江西宜春、福建廈門、青海、福建寧德等基地均有大幅擴產,僅山東濟寧基地預計 2026 年新增儲能產能就超過 100GWh。海外佈局亦成效顯著,德國工廠已於 2024 年實現投產並持續盈利。匈牙利工廠一期項目電芯產線設備已進場調試,預計 2025 年底建成。西班牙工廠已完成前期審批手續並正式成立合資公司,即將啓動工廠籌建工作。印尼電池產業項目預計 2026 年上半年投產。

動力領域,公司聚焦於前沿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發佈了全球首創的 NP3.0 技術,致力於在極端熱失控場景下,確保電池系統高壓不斷電,動力不丟失,無明煙、無明火,為 L3 以上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關鍵安全支持。首款搭載該技術的神行 pro 電池,通過創新的微複合電芯結構,顯著提升能量密度與電池包剛度。同時公司鈉芯電池成為首款通過新國標認證的鈉離子電池,為其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鈉離子電池在低温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方面優勢顯著,並且能夠減少對於資源的依賴,為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儲能領域全球需求正進入高速增長通道。一方面,全球風光新能源裝機量的快速攀升,對電網的穩定性、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帶來了儲能需求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全球 AI 數據中心規模的快速擴張也帶來巨大的電力需求。光儲系統作為理想的高效綠色供電方案,預計將產生大量的新增需求。目前儲能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產能飽和,正積極擴產,加快 58GWh 等現代儲能大電池的產量。公司 DPP 級別的儲能品在高安全、長壽命方面的優勢愈發凸顯,可為終端運營客户帶來更具競爭力的回報。

生態方面,公司正通過與行業巨頭強強聯合,深化產業生態佈局。公司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整合電池技術與數字化供應鏈及全渠道服務優勢,攜手打造綠色、低碳、數字化的產業協同發展典範。協同建立巧克力換電官方直銷渠道,共同推廣車電分離模式,拓展巧克力換電整車銷售。此外,公司與中石化正攜手共建覆蓋全國的換電生態網絡,雙方合作巧克力換電站與首座駿馳重卡換電站均已投入運營,持續為綠色出行賦能。

ESG 方面,慕尼黑國際汽車展期間,公司在全球電池循環經濟高端論壇上向全行業發出了為循環而生的倡議。公司認為,實現電池的循環不僅僅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從設計的源頭就融入循環的理念,通過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構建一個標準統一、數據透明、全球參與的全球協作平台。這不僅是為最大化每一塊電池的生命週期價值,更是為了引領整個產業走向真正可持續的未來。公司在穩健的業績增長之上,實現了技術與生態的雙向進階。全球首創的 NP3.0 技術為智能駕駛鞏固了安全的基石,率先通過新國標的鈉芯電池則開啓了規模化應用的大門。與此同時,公司通過深化與眾多夥伴的戰略合作,加速構建覆蓋全球的綠色能源生態圈,持續引領電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公司憑藉領先的技術創新、鞏固的市場地位和深度的產業生態佈局,將持續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感謝各位的聆聽,公司的經營情況彙報到此結束。接下來進入問答互動環節,請會議助理播報提問方式。

問答環節

Q: 公司三季度的出貨量水平如何?其中動力和儲能、海外的佔比大概是多少?

A: 三季度出貨量大數在180GWh 左右。動力與儲能佔比接近 28 開,儲能佔 20%,動力佔八成;國內外佔比為大數 37 開,國內佔七成,海外佔三成。

Q: 在行業供需緊張的背景下,公司今年年底和明年底的產能規劃如何?是否會進一步上調資本開支?價格方面是否會有提價考慮?

A: 目前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產能處於滿負荷狀態,在建產能規模持續提升,隨着濟寧等新基地建設推進,產能將逐漸釋放,供應緊張情況會有所好轉。公司希望與產業鏈合作伙伴長期共贏發展,漲價不是核心驅動力,更注重通過優質產品滿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為客户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Q: 三季度存貨超過 800 億,環比提升約 80 億,原因是什麼?是否受海外儲能確認結構影響?

A: 存貨提升主要由於兩方面:一是業務規模擴張後,部分交付產品在運輸途中;二是為後續交貨做準備。儘管存貨絕對金額增長,但存貨週轉天數並未變化,這部分庫存屬於正常流轉庫存,將在正常週轉週期內出庫。

Q: 公司單位利潤未來展望如何?儲能系統銷售對單位利潤提升有何影響?

A: 單位淨利方面,過去幾個季度一直保持穩定,長期努力維持在相對穩定的區間。單位毛利受產品結構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季度間波動在可接受範圍內。儲能系統銷售佔整體出貨量約20%,其系統側、交直流側產品比例逐步提升,對淨利有一定幫助,但短期內不會對整體數據造成顯著擾動,動力電池仍是影響單位利潤的主要部分。

Q: 公司出貨量開票口徑的情況是怎樣的?

A: 出貨量與銷售開票存在差異,開票量會稍微小一點。2025 年三季度出貨量約為180GWh(大數),實際開票口徑超過165GWh,兩者間的十幾 GWh gap主要源於儲能產品(電櫃側、交直流側、系統側)需等待安裝驗收後確認收入,週期通常在180 天以內

Q: 中國鋰電出口管制政策及歐洲技術轉讓要求對公司海外產能和合作的影響如何?

A: 中國鋰電出口管制政策對公司電池出口無影響,設備出口並非完全禁止,而是通過申報審批實現有序競爭和出口,公司與政府溝通通暢,對海外建廠及LRSO 合作佈局無影響。歐洲方面,公司已在歐洲佈局匈牙利、德國、西班牙三個工廠,本地化進程行業領先,目前政策對公司發展無實質性不利影響

Q: 如何判斷明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公司盈利的影響,以及公司如何通過產業鏈佈局克服並保證盈利?

A: 原材料漲價需區分供需變化與大宗商品或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兩類情況。大宗商品漲價可通過聯動傳導,對公司影響不大;供需變化導致的材料上漲,公司憑藉上游供應鏈的廣泛佈局(如投資盛華等企業),能加強上下游合作聯動,鞏固供應鏈優勢,對沖部分供應緊張的影響。鋰電材料擴產具有周期性,當前價格處於價值中樞波動,核心仍在於產品競爭力,公司在上游供應鏈佈局完備,有能力化解相關影響。

Q: 三季度匯兑損失具體數據是多少?礦相關業務在三季度及四季度是否會因停產造成減值影響?

A: 匯兑方面,公司使用套期保值工具,報表上的匯兑損益與成本端存在對沖,總體是合理有效的套保,未披露具體匯兑損失數據。減值主要來自存貨減值(因存貨基數較大,按謹慎性原則及賬齡計提);礦相關業務在去年已通過風險預測進行充分解決,本季度無需計提新的減值,礦業務停產在三季度及四季度不會造成新的減值影響。

Q: 今年卡車(含重卡、輕卡、商務車、物流車)在動力電池業務中的比重是多少?如何看待其發展?

A: 動力電池業務中,乘用車仍佔大頭,商務車佔比約 20%,且增速很快。重卡今年市場增速超過 100%,物流車增速近60%,商務車增速快於乘用車。重卡因經濟性拐點到來及基礎設施完善,今年成為其發展元年,目前滲透率約23%,預計到 2030 年可能提升至60% 甚至更高。換電系統是重卡中長距離幹線運輸的良好模式,短途運輸則適合充電模式,新車型推出、基礎設施完善及經濟性拐點出現,將推動重卡及物流車電動化率在未來幾年持續提升。

Q: 儲能業務的增長情況、份額提升預期、國內外市場佈局及國內儲能盈利能力如何?儲能產能佈局是否從四季度開始有顯著增量?儲能增長預期怎樣?

A: 儲能業務增速比動力電池更快,但受制於今年產能飽和影響交付。隨着產能逐漸釋放,未來在海內外儲能市場將有更多佈局。國內儲能自 136 號文以來,因調峯調頻、套利交易作用增強而需求增加。從產能佈局看,四季度開始儲能出貨量有望實現顯著增量。行業前景良好,今年儲能增速不錯,明年增長勢頭預計延續,因商業模式已形成且具備經濟性拐點,能實現盈利。

Q: 動力領域新產品(神行、麒麟等)的出貨佔比情況如何?鈉電何時會有有效產量?固態電池有何新進展?

A: 神行、麒麟等新產品今年出貨佔比預計在六成左右,客户認可度高,未來將成為主流產品。鈉電已在商用車試點,乘用車合作開發中,今年年底會有產品落地,明年開始出貨並逐漸放量(具體取決於客户終端銷售情況),但需完成客户驗證工作。固態電池進展暫不披露,需交給時間檢驗。

Q: 明年動力和儲能需求的大致增長方向如何?產業鏈反饋的排產計劃增速較高,是否準確?

A: 動力和儲能明年都將維持很好的相對高增長態勢。儲能方面,隨着 136 號文出台、海外數據中心及大儲的進一步推進,海內外需求都很好;動力方面,無需擔心新能源車購置税退坡的影響,中國新能源車已多次經歷退坡且未受顯著影響,儲能和商用車的快速增長也能對沖相關風險,公司對至 2030 年左右的需求都有清晰的看好預期。產業鏈信息需仔細甄別。

Q: 儲能產業的競爭格局如何?公司在儲能側的產品壁壘是否低於動力產品?二線企業及韓國儲能產能投產後,公司能否保持高市佔率和單位盈利水平?

A: 儲能系統極其複雜,需安全穩定運行 15 年甚至更長時間,對安全性要求極高,並非壁壘或門檻低的領域。海外市場對公司的安全和質量品質認可度高。韓國企業在磷酸鐵鋰領域剛起步,處於技術跟隨階段,且產品成本遠高於公司。儲能商業模式的證實和證偽週期長,類似商用車的重度使用場景,更穩健、安全且能按承諾交付的系統將獲得更多認可,寧德時代在商用車領域的高市佔率也印證了這一點。美國市場的挑戰主要源於地緣政治因素。

Q: 明年國內新能源車的單車帶電量趨勢如何?純電和增程車型分別有何表現?

A: 單車帶電量會持續提升。純電車型因消費者對更長續航的需求,帶電量在穩步提升;增程車型中,消費者更傾向於用電,大電量增程車型越來越多且受歡迎,這一趨勢明年將延續,純電和增程的帶電量均會持續提升。

Q: 匈牙利工廠最新的投產進度如何?其單位生產成本與德國廠及國內工廠相比怎樣?投產後對歐洲當地市佔率有何幫助?

A: 匈牙利工廠年底開始建成投產,目前處於設備進場和調試過程中,調試完成後即可投產。成本方面,匈牙利工廠效率成本比德國低約 20%,該工廠已開始盈利,未來有望具備良好的可比盈利前景。

Q: 在高端車型及大電量新產品上,公司通過技術迭代升級,未來還有哪些客户可能增加公司電池份額?新款電池產品相較於之前利潤率有多少提升?

A: 隨着客户銷量增長及盈利提升,其對電池性能、質量的要求提高,公司憑藉產品優勢已與領跑等客户在純電、混動等多種車型上展開深入合作。未來,通過技術創新推出的神行二代、雙核多核等新電池產品,將陸續應用於客户新車型中,進一步提升客户認可度,有望增加在更多客户中的份額。公司單位產品淨利將保持穩定水平,不會通過產品謀取過高暴利。

Q: 麒麟、笑傲等高端電池產能緊張,公司後續是否會收緊車端銷售返利及回款政策?

A: 公司不會因短期供應緊張或原材料價格波動將壓力傳遞給客户,不會通過漲價等方式調整合作。在供應緊張時,會與合作伙伴協商滿足真實需求,避免囤貨,促進車輛流通。回款政策會根據客户出貨量比例調整,但不會因供貨短缺調整;賬期方面目前無主動調整安排,致力於幫助客户更好賣車。公司注重與客户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共同面對市場,不會利用短期市場波動短期盈利,行業生態需要大企業聯手,不會因短期困難臨時調整政策。

Q: 明年 5 系 8 系 7 安時電芯預計的整體出貨佔比如何?會因結構性切換導致區域電芯緊張嗎?

A: 5 系 8 系 7 安時電芯因在界面、温度、能量密度、安全邊界等方面優勢顯著,深受客户歡迎,是階段性甜蜜點產品,未來出貨佔比預計會提升,類似神行、麒麟產品通過客户認可快速提升佔比的情況。目前產能狀態將在未來一兩個季度逐漸緩解,交付不是核心大問題。

Q: 數據中心常見的儲能配套形式有哪些?明年主路電源能否快速應用?

A: 數據中心儲能配套形式包括內部備電(正從鉛酸向鋰電池轉換,佔比小)、光儲結合為主電源提供長時間穩定清潔能源輸出(容量更大,如中東項目),還有光加風加儲結合、連接電網等形式。未來數據中心儲能配套方式越來越多,主路電源應用也會越來越多,數據中心帶來的儲能需求量可觀。

Q: 若明年公司產能釋放,對國內乘用車動力電池市場份額有何展望?

A: 今年確實受制於產能影響,市場份額稍微有些影響,但產品競爭力是在這裏的。如果明年產能釋放出來之後,相信產品會更受到客户的歡迎。公司秉持長期戰略思考,非短期行為,無需過於擔心競爭問題。

Q: 美國明年年初加徵 25% 儲能關税對公司儲能出貨是否有搶跑及透支明年需求的影響?美國政策阻礙近期是緩解還是趨緊?

A: 美國關税政策存在不確定性,客户商業安排具有長期性,這種不確定性對整個美國儲能市場及數據中心已開始產生影響。公司希望消除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獲得更多美國業務機會,但政策走向取決於雙方高層談判。

Q: 國內儲能容量電價政策出台後,對公司訂單及與客户合作模式有何影響?

A: 儲能容量電價等政策出台後,儲能電站能賺錢,為行業帶來市場化發展空間,公司與行業競爭對手均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但目前不成熟的模式暫不做大規模闡述。

Q: 鈉電未來五年主要應用場景或領域有哪些?在動力方面適合什麼價位或車型,與鋰電如何定位?

A: 鈉電具有成本相對低、低温性能好、快充性能好等優勢,可應用於商用車、乘用車換電車型、啓停產品等多個場景。早期可能在經濟型車型或寒冷地區使用,隨着下一代鈉電產品開發,能量密度等性能將提升。鈉電是拓展電動車邊界,而非僅替代傳統鋰電,具體規模需市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