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PRO 6000 goes to the cloud! Google partners with NVIDIA to build a cloud platform covering AI GPU computing power to physical AI

智通財經
2025.10.21 03:3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谷歌雲平台宣佈推出 Google Cloud G4 VMs,支持由英偉達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 驅動的高性能 AI 應用。該平台涵蓋從訓練到部署的完整生態,適用於工業和企業級 AI 開發。G4 系列還採用 AMD EPYC Turin CPU,提供多模態和生成式 AI 的高效推理能力,顯著提升物理 AI 工作負載的性能。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美國科技巨頭谷歌 (GOOGL.US) 旗下的谷歌雲平台於美東時間週一公佈 Google Cloud G4 VMs(即 G4 VM 虛擬機) 正式全面可商用,該產品由 “AI 芯片霸主” 英偉達 (NVDA.US) 重磅打造出的 RTX PRO 6000 Blackwell 服務器版本高性能 GPU 提供支持,用於工業以及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到部署的完整生態,以及涵蓋視覺計算與數字孿生的更加廣泛企業級物理 AI 工作負載。

據悉,谷歌 G4 系列產品還採用了 AMD(AMD.US) 所打造的 EPYC Turin 服務器級別 CPU 平台。英偉達與谷歌表示,新推出的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 在多模態、生成式 AI 以及代理式 AI 智能體部署的高性能 AI 推理方面表現非常出色,同時也為從計算機輔助工程和複雜內容創建到機器人模擬的複雜視覺和工業端仿真工作負載提供重大支持。

此外,英偉達所推出的 Nvidia Omniverse 以及 Nvidia Isaac Sim 這兩大數字孿生與機器人仿真平台也已通過 Google Cloud Marketplace 以虛擬機映像形式向谷歌雲平台的用户們提供。英偉達表示,這些軟硬件工具非常有助於為製造業、汽車業和物流業的物理化且由突破式 AI 技術所驅動的工作負載與相關應用提供重要動力。

“G4 VM 在雲平台綜合性能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深刻飛躍,其吞吐量最高可達此前谷歌推出的 G2 平台實例的 9 倍,可在廣泛的物理 AI 工作負載上帶來階段式的成果提升,這些工作負載包括多模態 AI 推理、無限接近實體的真實感設計與可視化計算,以及使用基於 NVIDIA Omniverse 開發的相關大型應用進行的機器人仿真與模擬。” 谷歌在一篇博文中表示。

該公司稱,它使雲計算服務的用户們能夠大幅提升多模態與文本到圖像生成模型等生成式 AI 應用與代理式 AI 智能體的工作負載效率。它還大幅改進了大型語言模型在階段化的訓練、微調與 AI 推理方面的具體用時。

英偉達方面在博客中表示,全新 G4 VM 的核心是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服務器版 GPU,這是用於數字孿生、仿真與視覺計算等工作負載的終極數據中心 GPU。其設計獨特地結合了兩個強大的發動機:第五代 Tensor Core 實現了綜合 AI 性能的巨大飛躍,支持 FP4 等新數據格式,以更低的內存使用率實現更強勁能效比;第四代 RT 核心提供了比上一代高出兩倍以上的實時光線追蹤性能,實現了超越電影級別的圖形和逼真的模擬。

作為谷歌雲平台的 Google Cloud AI 超級計算機模式的一部分,G4 虛擬機原生化地集成了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以及 Vertex AI 等服務,從而大幅簡化了容器化部署,並簡化了物理化 AI 工作負載的機器學習操作。這種靈活性還擴展到使用 Dataproc 加速 Apache Spark 以及 Hadoop 上的大規模數據分析。

谷歌與英偉達共同合作,打造出覆蓋從 AI 大模型訓練/推理算力資源到完整物理 AI 系統的雲端平台

英偉達在博客中指出:“與谷歌合作有關的這些最新公告確立了一個建立在 Nvidia Blackwell 超級計算平台之上的完整端到端計算平台——覆蓋從用於大規模 AI 訓練與推理的 Nvidia GB200 NVL72 以及 Nvidia HGX B200,到用於 G4 VM 上的 AI 推理/微調/評測/蒸餾以及視覺計算等物理 AI 工作負載的 RTX PRO 6000 Blackwell。”

在 G4 發佈之前,Google Cloud 此前已經提供可直接調用英偉達 B200/GB200(NVL72) 算力集羣的大型 AI 算力平台——對應 A4(B200) 與 A4X(GB200 NVL72) 機型,基於 RTX PRO 6000 Blackwell 的 G4 VM 的定位則是 “補齊谷歌雲端 AI 產品金字塔的普惠層”:用既能跑 AI 推理/微調、又能做高端圖形/仿真的通用 GPU 平台,把更廣的大量企業工作負載 (尤其低時延推理,與數字孿生/工業仿真等物理 AI 工作負載) 快速拉上雲,以更好的可得性與性價比承接當下的 AI 上雲需求;而 B200/B300 繼續承擔大模型訓練與超大規模 AI 推理的旗艦 AI 算力角色。

工業仿真、數字孿生、(用於仿真/合成數據/感知的) 複雜視覺計算都屬於 “物理 AI(Physical AI)” 的核心範疇或底層支撐;“物理 AI” 強調讓機器人/自主系統在真實世界感知、推理並行動,而這三類能力正是把模型從 “只會對話” 推進到 “能在物理世界幹活” 的關鍵工具鏈。

谷歌 G4 新機型的 “全面上市”,主打低時延 AI、仿真、數字孿生與視覺計算,並把可用區擴到 “史上最集中” 的中端龐大用户區域;這補上了谷歌雲平台的 A 系列 (超級計算機訓練/大規模推理) 和 G2(性價比) 之間的空檔,把英偉達 Blackwell 架構的能力下沉給更廣泛的企業端 AI 推理工作負載以及更廣泛的企業級物理 AI 負載。

RTX PRO 6000(服務器版) 在 Blackwell 上同時具備 Tensor Core(含 FP4) 以及 RT Core,天然契合企業級推理 + 實時渲染/數字孿生/仿真的複合場景,能夠承接 30B–100B 級別 AI 推理/微調等 AI 負載;谷歌同時還把英偉達的 NVIDIA Omniverse / Isaac Sim 一起上架到 Google Cloud,明顯是在加速推進與拉動工業數字化與機器人等 “物理 AI” 需求落地。並且相比需要 HBM 存儲系統 + NVLink 的 B200/B300 的萬卡級算力集羣,G4 面向更普遍的 AI 推理工作負載與中等規模微調以及廣泛的物理 AI 工作負載,降低了企業預算與 AI 算力供給門檻。

對於全球中小型企業服務端推理為主 + 中等規模 AI 微調/蒸餾 + 數字孿生/仿真與模擬並行雲端計算平台需求 (比如工業數字孿生、VFX、機器人仿真測試) 來説,基於 RTX PRO 6000 打造的谷歌雲 G4 可謂首選,享受獨家高性能加速以及 Omniverse/Isaac 的現成高能效工業級 AI 以及物理 AI 生態。

AI 算力洪流勢不可擋,算力領軍者們繼續上演股價狂歡

毋庸置疑的是,憑藉強大的 GPU 處理器系統以及獨家的 CUDA 軟件體系,英偉達仍然在全球 AI 算力競賽中佔據絕對領先位置。就業績量級而言,RTX PRO 6000 Blackwell 來到谷歌雲平台,無疑將是英偉達以及谷歌的新業績增長點與 AI 生態放大器。

除攜手谷歌打造新型雲端算力平台以及新推出的桌面 AI 系統外,該公司近期還在持續與 AI 領軍者們達成鉅額交易,其中包括對 OpenAI 進行 1000 億美元級別的鉅額投資,屆時這家 ChatGPT 的開發者將採購高達 10 吉瓦容量的英偉達 AI 服務器集羣。

在 Cantor Fitzgerald、滙豐以及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頂級機構看來英偉達仍然將是萬億美元級別 AI 支出巨浪的最核心受益者。在這些機構看來,英偉達股價的屢創歷史新高之勢遠未終結。華爾街分析師們近日對於英偉達的 12 個月內目標股價可謂不斷上調,最新的華爾街平均目標價意味着英偉達總市值將在 1 年之內一舉突破 5 萬億美元市值這一超級里程碑。更加重磅的是,滙豐將該機構對於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 200 美元大舉上調至 320 美元,為華爾街最高水平。

“全球最高市值公司” 英偉達堪稱是全球 AI 算力產業鏈的 “總龍頭”,因此,在機構與散户投資者們看來,英偉達屢創新高的強勁漲勢不止,意味着全球 AI 算力產業鏈的這輪 “超級牛市行情” 也遠未停歇,該產業鏈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全球資金最青睞的投資板塊

正是在英偉達、Meta、谷歌、甲骨文、台積電以及博通等大型科技巨頭以及 AI 算力產業鏈領軍者史詩級股價漲勢與今年以來持續強勁的業績帶領之下,一股史無前例的 AI 投資熱潮席捲美股市場以及全球股票市場,帶動標普 500 指數以及全球股指基準股指——MSCI 全球指數自 4 月以來大幅上攻,近日更是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在金融巨鱷摩根士丹利、花旗、Loop Capital 以及 Wedbush 看來,以 AI 算力硬件為核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浪潮遠遠未完結,現在僅僅處於開端,在前所未有的 “AI 算力需求風暴” 推動之下,這一輪 AI 投資浪潮規模有望高達 2 萬億美元至 3 萬億美元。

近期全球 DRAM 和 NAND 系列的高性能存儲產品價格大漲,加之全球估值最高的 AI 初創公司 OpenAI 已經達成了超過 1 萬億美元的 AI 算力基礎設施交易,以及 “芯片代工之王” 台積電公佈無比強勁的超預期業績並上調 2025 年營收增長預期至 30% 中段,可謂共同大幅強化了 AI GPU、ASIC 以及 HBM、數據中心 SSD 存儲系統、液冷系統、核心電力設備等 AI 算力基礎設施板塊的 “長期牛市敍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