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the shadow of credit clouds,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may face a wave of consolidation

華爾街見聞
2025.10.20 13:3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國銀行業對信貸損失的擔憂加劇,推動了併購預期。儘管市場波動,但業內人士認為大型銀行可能加速收購實力較弱的競爭對手,以吸收信貸衝擊。監管環境的改善和特朗普政府對交易的友好立場也支持了併購討論。

美國銀行業信貸損失擔憂正在加劇併購預期。媒體援引四位資深行業消息人士稱,大型銀行可能加速吸收規模較小或實力較弱的競爭對手。

這一動態發生在硅谷銀行倒閉兩年多後。近幾周汽車企業破產和不良貸款打壓銀行股價,引發市場對更多痛苦即將來臨的擔憂。美國 KBW 地區銀行指數週四暴跌逾 6% 後於週五部分回升,今年迄今已下跌近 5%。

上週四,Zions Bancorporation 披露了與兩筆商業和工業貸款相關的損失,Western Alliance 表示已對 Cantor Group V 提起欺詐訴訟,導致銀行股全線走低。此前 First Brands 和 Tricolor 等汽車行業企業破產,已在信貸市場引發連鎖反應,並使一些全球最大銀行的風險敞口暴露在聚光燈下。

信貸質量擔憂將使收購方在推進交易時更加謹慎。但不確定性恰恰凸顯了規模在吸收市場和信貸衝擊方面的重要性,從長期看這將支撐併購前景。

監管環境改善推動交易討論

媒體援引一位行業消息人士透露,基於與多家銀行的互動,銀行高管一直在討論併購事宜,因交易的監管環境正在改善。律師事務所 Nutter 的 Dan Hartman 表示:

"股市活動和估值一直推動着併購對話,因此當前的市場波動可能加速這些對話。"

他補充稱,由於特朗普政府對交易持更友好立場,銀行本已對併購持開放態度:

"銀行規模越大,在吸收重大信貸損失的情況下準備就越充分。"

近幾個月更廣泛的積極經濟環境也讓機構更容易決定出售時機已到,另一位行業消息人士稱。標普全球智能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宣佈的 51 筆銀行交易創下四年來三個月最高紀錄。

信貸擔憂與 2023 年危機有關鍵差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行業高管表示,當前擔憂與 2023 年地區性銀行危機存在關鍵差異。他補充稱,對信貸質量的擔憂被放大,因為銀行貸款敞口信息通常是保密的。

導致 2023 年銀行倒閉的證券錯配對股東是可見的,而信貸損失是匯總的,只有在達到某個重大門檻時才會向銀行股東披露。

Morningstar DBRS 全球金融機構評級的信用評級官 Michael Driscoll 表示:

"大多數情況下,銀行貸款的表現好於預期。損失一直很低,因此最近這些大額貸款問題引發了對更廣泛惡化的擔憂。但 2023 年地區性銀行倒閉的教訓之一是,如果出現重大問題,銀行資金的瓦解速度可能比過去更快。"

這位行業高管和另一位消息人士稱,對小型銀行日益增長的擔憂可能促進併購活動。該高管表示,董事會在看到持續疲軟時會感到擔憂,更有可能敦促管理層考慮出售,但他沒有提及任何具體的目標銀行。

潛在交易目標浮現

一位投資銀行消息人士本月早些時候告訴路透,根據該人士對銀行業的內部分析——而非基於特定交易的任何信息——Zions、Flagstar、First Horizon、East West、Popular、Western Alliance 和 Webster Financial 等銀行可能成為具有吸引力的交易目標。這些銀行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不過,接手可能存在問題的銀行的更高風險會讓一些買家猶豫。股價波動通常被認為不利於交易,因為這使得就估值達成一致變得更加困難。早期階段的併購考量可能會暫停,直到更廣泛的市場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平靜下來。

野村證券美國利率策略主管 Greg Hertrich 表示,最新拋售將重啓戰略交易談判,而非吸引新的買家或賣家出現:

"如果市場對這些特許經營權企業價值的看法發生變化,那可能會加速時間表。"

對於小型銀行而言,信貸困境可能促使董事會或股東向它們施壓,要求出售給中型貸款機構。一位行業銀行家表示,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但這恰恰強調了規模在幫助吸收市場和信貸衝擊方面的重要性,支撐了交易的長期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