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k of America Hartnett: When the U.S. is $38 trillion in debt, should we buy U.S. Treasuries, corporate bonds at a 20-year low spread, U.S. stocks at a 40 times CAPE, or soaring gold? This is tricky

Hartnett 指出,在全球央行降息的背景下,主流資產均隱含風險:美債受鉅額債務拖累,企業債利差保護薄弱,美股估值高企,黃金則已大幅飆升。儘管存在諸多風險,但市場仍上演 “買入一切” 的狂熱,資金湧入科技股與黃金。而他本人則繼續堅持看好債券、國際市場和黃金的組合。
隨着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預計(美聯儲)在未來幾個季度至少降息 100 個基點,那麼當美國政府負債高達 38 萬億美元時,我應該買入美國國債嗎?或者是在信貸利差處於 20 年低點時買入公司債?
還是買入週期調整市盈率(CAPE)高達 40 倍的股票?亦或是剛剛經歷 “垂直上漲” 的黃金?這很棘手。
隨着全球央行開啓降息週期,投資者正被推向一個充滿挑戰的十字路口。近日,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就描繪了這副複雜的投資圖景:在貨幣市場收益率預期下降的背景下,主流資產均呈現出各自的棘手難題,令投資者進退維谷。
Hartnett 這一表態清晰地揭示了當前市場的風險所在:美國政府債務高企削弱了主權債的避險吸引力;企業債因利差過窄,提供的風險補償不足;美股估值處於歷史高位,回調壓力巨大;而黃金雖然勢頭強勁,但追高風險同樣顯著。
資金洪流湧入風險資產和黃金
儘管 Hartnett 描繪了謹慎的前景,但最新的資金仍在以前所未有的勢頭湧入科技股與黃金等風險領域。
據報告引述的數據,最近一週內,資金正大規模從現金類資產中流出(246 億美元),並湧入風險資產。具體來看,股票市場吸引了 281 億美元資金,其中科技股錄得創紀錄的 104 億美元單週流入。

黃金市場同樣火熱,過去 10 周累計流入 342 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此外,中國股票市場也出現了自 2025 年 4 月以來最大的單週資金流入,達 134 億美元。這種 “買入一切” 的勢頭,凸顯了在降息預期下市場強烈的風險偏好。

當前全球降息潮催生了巨大流動性。據 Hartnett 統計,年內全球股市市值已飆升 20.8 萬億美元。
然而,市場的狂熱情緒之下,風險也在悄然積聚。他警告稱,如果資產價格下跌並衝擊到富裕階層,經濟可能會急劇惡化。
同時,信貸市場已開始出現裂痕(“Krunchy Kredit”)。Hartnett 預測,如果銀行、券商等關鍵板塊進一步走弱,或高收益債券信用違約互換(HY CDX)利差擴大至 400 個基點以上,將標誌着更深層次的去槓桿化或清算風險,屆時美聯儲將被迫採取更激進的降息行動。
Hartnett 的 “BIG” 策略:在不確定中尋找方向
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Hartnett 重申了他的 “BIG” 投資組合,即看好債券(Bonds)、國際市場(International)和黃金(Gold)。
在債券方面, 他維持做多長期美國國債的觀點,預計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將跌破 4%。
他認為,美聯儲降息、結束量化緊縮(QT)以及人工智能(AI)對勞動力市場的通縮效應,都將支撐債券價格。報告還特別提到,零息債券是防範信用事件風險的最佳對沖工具。

在國際市場方面,Hartnett 繼續看好國際股市,他預計恒生指數將升至 33000 點上方。美國銀行的全球每股收益(EPS)增長模型預測,未來 12 個月全球 EPS 將增長 9%,高於市場共識。
此外,雖然 MSCI 全球指數市盈率高達 19.6 倍,但剔除美國後的全球股市市盈率僅為 15 倍,估值更具吸引力。他堅信,市場風格將從 2020 年代上半場的 “美國例外論” 轉向下半場的 “全球再平衡”。

對於黃金,Hartnett 依然極度看好,並維持其明年春季金價可能突破 6000 美元/盎司的預測。儘管黃金在最新的基金經理調查中被列為 “最擁擠的交易”,但他認為這是一種誤解。
他指出,美國銀行高淨值客户的黃金配置比例僅為 0.5%,而全球基金經理的配置比例也只有 2.4%,遠未達到飽和。在他看來,只有發生重大地緣政治緩和或 AI 泡沫破裂導致實際利率飆升等黑天鵝事件,才能終結黃金的牛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