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olving the subsidiary, Li Shufu reorganizes the robotics landscape

華爾街見聞
2025.10.16 14:4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李書福的兒子李星星創辦的一星機器人公司近日宣佈解散,儘管該公司剛獲得數億元融資。解散消息得到員工確認,CTO 也已修改工作經歷。公司在吉利集團的戰略調整中被迫解散,反映出商業世界的複雜性。一星機器人曾被視為吉利在機器人領域的重要棋子,採用獨特的 “倒做 AI” 策略,致力於在實際生產中創造價值。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一家頭頂光環的具身智能公司突然走到了命運拐點。

十月初,關於一星機器人(OneStar)原地解散的消息在業內不脛而走,起初幾乎無人相信。畢竟就在一個月前,這家公司剛剛宣佈了一筆由百度風投等知名機構加持的數億元融資。更何況,它的創始人是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兒子——李星星。

不過華爾街見聞從一星機器人員工處確認,他們已接到解散通知。公司 CTO 兼聯合創始人丁琰也修改了他的工作經歷,其在一星機器人的任職時間定格在了 2025 年 10 月。一星機器人的公眾號清空了所有歷史記錄,彷彿在數字世界被一鍵抹去。

這家擁有顯赫出身和雄厚資源的企業,似乎與 “失敗” 二字絕緣。然而,商業世界的邏輯遠比表面看起來更復雜。在 “一個吉利” 的最高戰略意志下,一場深刻的內部資源整合正在進行。即便是李書福親子的項目,也必須為更宏大的版圖規劃讓路。

回顧一星機器人的短暫歷程,它的起點高得令人豔羨。

一星機器人自誕生起被認為是吉利在機器人領域投下的重要棋子。其在今年 7 月 12 日,獲得數億元 “親友輪” 融資,投資人包括曹操出行、晶能微電子、春山資本等吉利相關產業的過往投資者。

更重要的是,一星機器人並未依賴背景,而是提出了一套獨特的差異化發展路徑。它沒有追隨行業主流去打造奪人眼球的演示模型,而是創新地採用了 “倒做 AI” 的核心策略。這種方法的精髓在於,以生產線上的實際任務為起點,反向推導和設計算法與工作流程,讓機器人在真實場景的磨練中迭代進化。這種務實的理念,帶着鮮明的吉利風格:讓技術在工廠裏創造價值,而非在展廳裏表演。

為了支撐這一構想,一星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勁的技術團隊。公司不僅與復旦、清華的頂尖教授團隊展開合作,還從上海 AI Lab 請來了明星研究員丁琰擔任聯合創始人及 CTO。這支規模不大但精英化的團隊,超過半數成員擁有海外學術或工作背景。

在資金、技術、人才和應用場景的多重優勢推動下,一星機器人的發展一度非常迅速。

8 月,一星機器人便與高校共建聯合實驗室,併發布了首款輪式雙臂機器人產品。9 月,再次獲得數億元的種子輪投資,投資方中不乏市場化的知名機構。據稱,公司運營僅兩個月,便已獲得商業訂單。

丁琰在國慶節前的凌晨,還持續在朋友圈更新着動態,為一星機器人尋找商業合作伙伴。

一切跡象都表明,這是一家正在高速奔跑的明日之星。然而,這一切都在國慶後戛然而止。

一星機器人走到今日,並非無跡可循。時間回到 9 月 28 日,千里科技的品牌發佈會成為了預示結局的關鍵節點。在那場活動上,李書福親自為千里科技的創始人印奇站台,並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他那句 “未來是屬於印奇的” 斷言,已經向外界清晰地傳遞了最終的戰略選擇。

機器人,正是千里科技未來重點發展的一個業務。一星機器人的業務方向,與吉利重金投入、集中資源支持的千里科技,產生了重疊。

在吉利《台州宣言》下,為達成 “一個吉利” 的整體目標,任何存在定位衝突、可能造成內部資源損耗的項目都必須被重新規劃。

對李書福來説,傳統汽車製造的利潤空間日益受到擠壓,而以具身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業務,擁有高出數倍的利潤率。吉利的目標,是在 “AI+ 車 + 機器人” 這個更廣闊的舞台上佔據一席之地。

然而,通往這個未來的道路需要鉅額且集中的投入。在如此高風險、高回報的領域,任何資源的分散都可能導致錯失良機。因此,整合內部力量,將所有籌碼押注於一個最具潛力的主體上,就成了必然的抉擇。在這盤關乎集團未來的大棋局中,商業理性壓倒了一切。

吉利的機器人之路就此一片坦途?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一星機器人解散後,其備受業界關注的技術團隊並未被直接併入千里科技。他們被給予了其他的選擇,包括跟隨原 CTO 再創業或是尋找新的機會。

尤其是,千里科技當下的核心業務重心仍在智能駕駛領域,其機器人相關的業務規劃尚處早期,短期內並無大規模的招聘需求。

這構成了一個有趣的局面:李書福已經為他選中的未來冠軍掃清了賽道,但這名選手似乎還未完全準備好進入機器人這個新賽場。對一星的整合,更像是一次着眼於未來的提前佈局,為了確保長遠的戰略統一,不惜結束了一個當下正展現出良好勢頭的項目。

李書福已經大刀闊斧地重整了版圖,將機器人業務的未來指針撥向了千里科技。但對千里而言,真正發力機器人的故事,或許還需要一些時日。

吉利的 AI 雄心仍在繼續,只是通往那個機器人帝國夢想的道路,因為這次決絕的整合,平添了幾分等待與懸念。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