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frequent sale of assets worth billions,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accelerate "tail-cutting for survival"

進入四季度後,越來越多中小銀行,開始加速拋售手中的風險資產。 10 月 10 日,渤海銀行公告擬通過產權交…
進入四季度後,越來越多中小銀行,開始加速拋售手中的風險資產。
10 月 10 日,渤海銀行公告擬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分批轉讓 698.33 億元債權資產。
渤海銀行披此次轉讓債權中,共有本金 499.37 億元、利息罰息等 200 億元,初步最低代價為 488.83 億元,相當於對總債權作 7 折處理。
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之內,渤海銀行曾先後兩次以 39.67 億元、207.24 億元轉讓 56.67 億元、289.65 億元債權資產;加之此次計劃出售 698.33 億元債權,渤海銀行三次累計處置的問題資產已超千億。
幾乎同一時段,廣州農商行公告將通過產權交易所轉讓 189.28 億元信貸資產;其中,共有本金 149.78 億元、利息罰息等 39.5 億元,初步底價為 122 億元,相當於對總債權作 6.5 折處理。
信風注意到,該行去年底也曾以 7 折價格出售所持 145.92 億元債權,2023 年以來甩賣信貸資產總額已超 450 億。
對風險資產的頻繁出售,暴露出部分中小銀行的資產質量壓力仍在持續。
截至二季度末,渤海銀行不良率為 1.81%,較股份行的整體數值高出 0.59 個百分點,處於同業較差水平,11.24% 的資本充足率更是位列上市股份行之末。
此次轉讓的債權包共有債權 174 户,其中過半是賬齡在 5 年以上長期資產;
該行坦言,上述資產資本佔用高、流動性差,一次性折價出清預計將改善資產質量、節省風險資產佔用,提高資本充足率,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力。
以 2024 年末數據測算,債權成功交易為渤海銀行帶來正向財務影響,或達 5.73 億元。
廣州農商行的處境與渤海銀行相似。
截至二季度末,廣州農商行不良率為 1.98%,雖大幅優於農商行整體水平 0.79 個百分點,但在 H 股上市銀行中仍處於中下游。
按行業類別來看,該行本次轉讓債權以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批發和零售三類資產居多,佔比分別為 38.78%、20.46%、16.27%;
廣州農商行則若成功出售資產,所得資金擬用於一般性運營,其認為此舉將有效降低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計提額、提升效益水平。
經營壓力下,通過快速剝離風險資產主動 “止血”,也表現出中小銀行在逆境中,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管理的態度。
一方面,折價甩賣雖會侵蝕當期利潤,但可以回收現金、改善流動性,為新業務騰出空間,亦可避免風險資產帶來的持續損失;
畢竟 2023-2024 年,渤海銀行、廣州農商行因本次所售資產造成的税前淨虧損就分別達到 2.38 億元、15.69 億元。
另一方面,也可將風險資產從表內移除,減少資產風險加權後造成的資本佔用,提升資本充足率。
不過長期來看,以渤海銀行、廣州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能否走向長期可持續發展,仍取決於其能否把握化險過程中爭取的資金與時間。
從 “止血” 到 “造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