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ore contradiction"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strong AI vs weak employment

美國消費支出和 AI 資本支出表現強勁,三季度消費支出增長接近 3%,高收入家庭財富大幅增長推動消費。然而,就業市場明顯放緩,失業率上升,勞動收入增長停滯。摩根士丹利警告稱,這種 “精神分裂” 的數據狀況正在給資產定價帶來重大挑戰。
當前美國經濟正發出截然不同的信號,消費和 AI 投資強勁與就業市場疲軟形成鮮明對比。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 Seth Carpenter 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這種 “矛盾信號” 的最終走向將決定資產價格的命運,市場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消費支出數據顯示經濟依然穩健,第三季度消費支出增長接近 3%;另一方面,就業市場的疲軟信號卻在不斷積累。
高盛的最新研究進一步印證了這一矛盾。該行指出,美國股市的兩個主要主題基本保持不變:人工智能的持續發展推動 AI 股票籃子 (GSTMTAIP) 表現優異,而對勞動力市場的持續擔憂則反映在勞動力敏感籃子 (GSXULABR) 的表現不佳上。

“總有些事情要讓步”,Carpenter 説道。
消費支出與 AI 投資展現韌性
據摩根士丹利數據,經濟增長最終取決於支出,而最新的支出數據顯示經濟穩健甚至強勁。儘管二季度 GDP 數據相對陳舊,但顯示家庭服務支出有所回升,根據現有數據,三季度消費支出增長接近 3%。

Carpenter 指出,高收入和高財富家庭在總消費支出中佔據不成比例的大份額,而財富最近大幅上升。

除了消費支出外,AI 相關的資本支出也具有重要意義,這類投資對短期週期性波動相對不敏感,因為它是一個多年期的投資主題。
就業市場顯現疲軟跡象
然而,指向美國經濟放緩的證據同樣令人信服。今年就業創造明顯放緩,失業率的上升,表明勞動力需求的放緩程度至少同樣嚴重。
美國勞動收入增長已經放緩,在通脹調整後的基礎上,過去一個季度基本持平或呈負增長。大部分消費支出集中在汽車領域,電動車税收抵免政策促使消費者提前購買,同時疊加了對關税的預期性消費。這些增加的支出在未來幾個月應該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
關於關税的影響,2018-19 年的經驗表明,關税對美國國內製造業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持續時間超過一年,但這種拖累的開始有大約兩個季度的滯後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Michael Gapen 在最近的研究中指出,有證據表明迄今為止的關税實際上相當於對生產徵税。
美聯儲政策路徑面臨重大分歧
對於美聯儲而言,兩種情形下的政策路徑截然不同。失業率接近其充分就業估計值,通脹已連續四年多超過目標。經濟韌性或加速增長要求實施限制性政策,因此幾乎不需要更多降息。
相比之下,如果經濟大幅放緩,失業率上升且增長接近停滯,則需要比當前利率市場定價更多的降息。
Carpenter 總結道:“必須有所取捨——如果經濟強勁,市場對降息的預期過多;如果經濟疲軟,企業盈利可能不如預期那樣樂觀。有時,最好的預測就是各種可能情形的平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