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e Bank predicts that by 2030, central banks around the world may hold significant reserves of Bitcoin and gold

華爾街見聞
2025.10.10 00:1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德意志銀行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央行可能會將比特幣和黃金納入其儲備中,反映出去美元化趨勢和避險需求的加劇。報告指出,美元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已從 2000 年的 60% 降至 2025 年的 41%,推動了黃金和比特幣的需求。黃金價格已突破每盎司 4000 美元,比特幣也接近歷史新高。央行對黃金的需求在金融危機後顯著增加,機構投資者的避險行為促使各國央行成為黃金的淨買家。

隨着去美元化趨勢加速和避險需求激增,傳統央行儲備配置或將迎來重大轉變。

10 月 10 日,根據德意志銀行的一份最新報告,隨着機構投資者興趣日增以及美元主導地位的削弱,比特幣和黃金有望在 2030 年前成為全球多家中央銀行儲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報告指出,央行配置比特幣可能反映出一種全新的、現代化的 “金融安全基石”,其地位可與黃金在 20 世紀所扮演的角色相提並論。

報告認為,由美國關税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及地緣政治風險,正促使投資者尋求對沖通脹的工具,併為傳統法定貨幣作用可能減弱的未來做準備。在此背景下,黃金價格已突破每盎司 4000 美元大關,而比特幣的交易價格也正逼近本週早些時候創下的歷史新高。

推動這一趨勢的核心動力之一是 “去美元化”。報告數據顯示,美元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已從 2000 年的 60% 下滑至 2025 年的 41%。這一變化不僅提振了黃金,也為比特幣帶來了利好,推動黃金和比特幣 ETF 在 6 月份分別錄得創紀錄的 50 億美元和 47 億美元的淨流入。

黃金的迴歸與去美元化浪潮

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地位正在被重新鞏固。德意志銀行的研究人員指出,自 2008 年金融危機後,市場對黃金的需求開始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佔據更重要的位置。機構投資者的 “避險” 行為推動各國央行在 2010 年成為黃金的淨買家。

如今,隨着貿易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性加劇,“黃金又回來了”,德銀資深經濟學家 Marion Laboure 在報告中寫道。一個顯著的跡象是,全球央行儲備中持有的黃金總量已超過 36000 噸。這一趨勢與 “去美元化” 浪潮緊密相關,美元地位的相對下降為黃金等替代性儲備資產創造了空間。

比特幣:21 世紀的 “數字黃金”?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認為,比特幣正在享受創紀錄的市場表現,並作為一種潛在的儲備資產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報告將當前決策者圍繞比特幣的辯論,與 20 世紀圍繞黃金的討論進行了類比,認為兩者有明顯的相似之處。

Marion Laboure 在報告中表示,比特幣有望成為一種新的 “金融安全基石”。儘管這一觀點 “仍存在高度爭議”,但比特幣作為一種表現優異的資產,其在未來央行儲備策略中的潛在角色正引發日益廣泛的討論。

美元仍然無法替代?

然而,並非所有市場觀察者都認同這一願景。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穩定幣可能會為美元解鎖新的需求。

摩根大通預計,取決於海外投資的規模,穩定幣市場的增長到 2027 年可能為美元帶來 1.4 萬億美元的額外需求。

與此同時,儘管德意志銀行的報告描繪了比特幣和黃金作為儲備資產的廣闊前景,但其結論相當審慎。

Marion Laboure 明確指出,“比特幣和黃金都不會完全取代美元”。報告強調,在央行的儲備策略中,數字資產應被視為對國家貨幣的 “補充性” 工具,而非替代品。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