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one is discussing "the reappearance of 1999," but overlooking the "inflation signals" emitted by the market

華爾街見聞
2025.10.07 09:0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與當年科技股飆升、黃金價格下跌的景象不同,如今科技股與黃金正同步創下新高。這一反常現象表明,市場可能正在為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定價——一個通過通脹來解決全球鉅額債務的時代。

當前市場對人工智能(AI)的熱情與 1999 年互聯網泡沫的比較甚囂塵上,但一個關鍵差異正被忽視:與當年科技股飆升、黃金價格下跌的景象不同,如今科技股與黃金正同步創下新高。這一反常現象表明,市場可能正在為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定價——一個通過通脹來解決全球鉅額債務的時代。

隨着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引領市場,包括傑夫·貝索斯在內的許多投資者和交易員都將目光投向了 1999 年的歷史圖景,試圖尋找相似之處。然而,One River Asset Management 的首席投資官 Eric Peters 指出,一個 “不便的事實” 是,在 1995 年至 2000 年的互聯網熱潮中,標普 500 指數上漲近兩倍,而黃金價格卻下跌了 25%。

相比之下,自 2022 年 11 月 OpenAI 發佈 ChatGPT 引爆此輪 AI 熱潮以來,標普 500 指數上漲了 70%,而黃金價格的漲幅更是高達 120%。這種黃金與科技股同步走強的局面,與上世紀 90 年代末的資金流動模式截然相反,當時資金從黃金等避險資產流出,湧入科技股。

這一核心差異可能預示着一個重要的轉變。Eric Peters 認為,市場或許正在發出信號:我們可能正進入一個通脹性繁榮週期,或者,在下一次經濟衰退中,龐大的債務壓力將迫使政策制定者採取激進的通脹措施來應對。無論哪種情況,其核心都指向一個 “通脹式” 的解決方案,以化解全球高達 340 萬億美元的債務積壓。

1999 重演?黃金與科技股走勢背離

將當前 AI 驅動的牛市與上世紀 90 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相提並論,已成為市場的主流敍事之一。但數據顯示,兩者在核心資產表現上存在根本分歧。在 1995 年 8 月至 2000 年夏季的互聯網繁榮期,市場呈現出典型的 “風險偏好” 模式,資金追逐高增長的科技股,而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則遭到拋售。

然而,本輪由 AI 引發的行情卻截然不同。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數萬億美元資金湧入英偉達芯片和數據中心等領域,其狂熱程度堪比當年的 “.com” 公司。但與此同時,黃金也吸引了創紀錄的資金流入。這種 “風險資產” 與 “避險資產” 同步上漲的罕見局面,打破了歷史常規,促使投資者不得不重新審視市場傳遞的深層信息。

AI 熱潮的本質:從無形軟件到有形基建

本輪 AI 熱潮與互聯網泡沫的另一個關鍵區別在於其投資本質。上世紀 90 年代末的狂熱主要圍繞無形的軟件和未經證實的商業模式,例如 Pets.com 等最終失敗的案例。投機是當時資本支出的主要驅動力。

相比之下,當前的 AI 週期更強調有形的基礎設施建設。其核心是硬件(芯片)、網絡和能源系統,這些投資能夠創造出具有可衡量生產力收益的持久性資產。資本支出不再僅僅是短期投機,而是構建未來經濟的 foundational force(基礎性力量)。這種對實體基礎設施的依賴,使得本輪科技週期與以往任何一次都大不相同。

真實世界的瓶頸:AI 的資源需求推高通脹預期

AI 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正直接轉化為對現實世界資源的巨大消耗,這進一步解釋了市場為何開始計入通脹預期。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電力消耗量堪比一個小國家,其數據中心冷卻系統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這給各國的能源和水資源供應帶來了巨大壓力。

與建立一個網站不同,AI 的發展需要對電網、太陽能、風能甚至核能進行長達數十年的大規模投資。這些龐大的項目投資揭示了現實世界的供應瓶頸,其影響已在商品市場顯現——例如,作為工業關鍵原材料的銅,其價格已出現飆升。當鉅額資本追逐有限的實體資源時,通脹壓力便隨之而來。

340 萬億美元債務壓頂,市場押注 “通脹式” 解決方案

在 AI 主題和黃金市場同時出現 “買家多於賣家” 的現象,似乎在暗示市場正向一個 “通脹性創新範式” 校準。Eric Peters 指出,這一轉變發生之際,美聯儲的政策立場也頗為微妙——其降息傾向與上世紀 90 年代有相似之處,但在當前環境下,或許更應該加息。

市場參與者已經目睹,在過去的每一次經濟週期中,政策制定者的刺激反應都變得愈發激進。Eric Peters 的分析表明,美元的購買力在他的一生中縮水了 90%,在其職業生涯中縮水了 61%。面對全球高達 340 萬億美元的債務 overhang(積壓),市場可能正在押注,決策者最終將選擇通過通脹來稀釋債務負擔。在這種背景下,那些固守傳統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可能會在一個由創新和通脹保護定義未來價值的世界裏被 “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