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 yet listed but stirring up the stock market: OpenAI has become a "hidden giant" in the US stock market

被問及市場走勢時,Sam Altman 表示:“這是一個開始發生的奇怪的新事物。我們正在努力弄清楚如何適應這個世界,但這很奇怪。”
OpenAI 雖未上市,但這家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正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股市。
上週,OpenAI 在 ChatGPT 中推出 “即時購買” 功能,令電商公司 Shopify 和 Etsy 股價飆升。隨後,該公司發佈一篇介紹內部新功能的博客,又引發文檔軟件股新一輪震盪,Atlassian 等原本因擔心 AI 衝擊而承壓的公司再度下跌。
週一,OpenAI 又與 AMD 簽署協議,這項交易有望為 AMD 帶來數百億美元新營收。受此消息刺激,AMD 股價一度暴漲 38%,創 2016 年 4 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最終週一收漲 23.71%,並帶動整個芯片行業震盪,英偉達與博通股價雙雙下跌。
在隨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演講者僅僅提到其他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股價就飆升。其中,值得關注的漲幅包括:Figma Inc. 上漲 7.4%,HubSpot Inc. 上漲 2.6%,Salesforce Inc. 上漲 2.3%。在線旅遊公司也出現短暫上漲,Expedia Group, Inc. 和 TripAdvisor Inc. 均上漲至少 7%,隨後回吐漲幅。就連玩具製造商美泰公司的股價也上漲了近 6%,但收盤基本持平。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在新聞發佈會上被問及市場走勢時表示:“這是一個開始發生的奇怪的新事物。我們正在努力弄清楚如何適應這個世界,但這很奇怪。”
分析認為,這種能牽動市場走勢的影響力,通常只屬於蘋果或英偉達等巨頭,而如今,OpenAI 雖然仍為私企,卻已能左右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外界普遍認為,這家估值達 5000 億美元的初創公司短期內並無上市計劃,因此其任何公告與活動,例如本週一在舊金山舉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都成了投資人密切關注的風向標。
瑞銀分析師 Karl Keirstead 指出:
“軟件與互聯網投資者都在密切關注 OpenAI 下一步的動向以及它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
“隨着 OpenAI 不斷擴張,市場普遍認為該公司必須更積極地在 ChatGPT 訂閲之外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只因 Altman 現場展示,軟件公司 Figma 大漲 7%
OpenAI 在週一舉行的第三屆 DevDay 活動再次攪動市場。一如媒體預期,大會再次引發股市波動,設計軟件公司 Figma 的股價週一大漲 7%,原因是其技術在 OpenAI 年度 DevDay 大會上,被 OpenAI 首席執行官 Altman 現場展示與推介。
Altman 在會上介紹了 Figma 與 ChatGPT 的整合,展示了第三方應用如何通過 OpenAI 的 Apps SDK(軟件開發框架)接入 ChatGPT。Altman 表示:
“當有人使用 ChatGPT 時,只需直接説出應用名稱,就能找到相應的 App。例如,你可以先在 ChatGPT 中繪製產品流程圖,然後説,‘Figma,把這張草圖變成可用的設計圖。’Figma 應用就會接管,響應並完成操作。”
Figma 產品經理 Luke Zhang 在博客中補充説,除了用户可在 ChatGPT 中直接呼叫 Figma 外,聊天助手在檢測到相關情境時,也會主動推薦使用 Figma。
Figma 股價當日盤中漲幅一度達到 16%,創下自 7 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Figma 週一最終收漲 7.39%,報 56.96 美元。

對 AI 顛覆的擔憂正變成現實
媒體報道,自 2022 年底 ChatGPT 引爆 AI 熱潮以來,OpenAI 一直是市場焦點。隨後的算力競賽推動英偉達、甲骨文等芯片與雲計算公司股價飆升。但過去關於 AI 顛覆的擔憂多屬理論層面,如今這種影響正在變得真實。
OpenAI 正尋求利用其超 7 億用户的 ChatGPT 平台開拓新盈利模式。目前公司運營成本遠超訂閲收入。據媒體報道,OpenAI 在 2025 年上半年營收達 43 億美元,但仍虧損 25 億美元。
OpenAI 內部還開發了多項 AI 工具,用於簡化研究、讓合同文檔可檢索、為銷售線索提供個性化回應,並協助客户支持。首席商務官 Giancarlo Lionetti 於 9 月 29 日發佈的博客披露了這些內容。
該文引發 Klaviyo、DocuSign、HubSpot、Atlassian 與 ZoomInfo 等軟件股大跌,上週跌幅均超過 9%。高盛的軟件即服務(SaaS)股票籃子指數也創兩個月來最大單週跌幅,下挫 3.3%。
不過,也有人認為市場對 OpenAI 威脅的反應被誇大。上週,OpenAI 發佈一款可生成並分享 AI 視頻的社交應用,但社交媒體股並未出現類似波動。Meta 股價上週表現欠佳,但 Snap 反而上漲逾 3%。
美國銀行分析師 Brad Sills 團隊在 10 月 2 日的報告中寫道:
“儘管軟件企業面臨 AI 技術帶來的潛在威脅,但股價的負面反應似乎與基本面脱節。”
儘管如此,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高級策略師 Kevin Cook 認為,隨着 OpenAI 持續擴張,即便它仍是私企,其在股市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強。
Cook 表示:
“未來人們會將 OpenAI 視為推動 AI 變革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之一。一個私人公司能對市場產生如此大的連鎖反應的確罕見。OpenAI 運作更靈活、更有創造力,這正是它對其他公司產生 ‘多米諾效應’ 的原因——既有積極影響,也帶來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