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soared 35%! OpenAI signed a chip agreement worth up to 6GW with it, and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holding a 10% stake through options

華爾街見聞
2025.10.06 12:4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AMD 已向 OpenAI 授予了最多 1.6 億股的認股權證,行權條件與算力部署進度及 AMD 股價掛鈎,據爆料行權價是象徵性的 “0.01 美元”。若全部行使,OpenAI 將持有 AMD 約 10% 的股份。同時,OpenAI 被曝在與博通洽談定製芯片事宜。這一系列操作再度引發資本、股權與算力在少數巨頭間緊密循環的 “AI 閉環經濟” 擔憂。

AI 資本狂熱再度被點燃!

10 月 6 日週一,據 CNBC 等媒體報道,芯片製造商 AMD 與人工智能巨頭 OpenAI 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協議。

這份協議的規模堪稱空前。根據雙方聲明,OpenAI 將在未來數年內部署總計 6 吉瓦(GW)的 AMD GPU 算力。報道稱,這大致相當於新加坡的平均電力需求。首批 1 吉瓦的芯片將於 2026 年下半年開始部署。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AMD 已向 OpenAI 授予一份可購買多達 1.6 億股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若該認股權證被完全行使,基於 AMD 目前的流通股數量,OpenAI 將可能持有其約 10% 的股份。

AMD 首席財務官 Jean Hu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協議 “預計將為 AMD 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並 “提升公司的每股收益”。

受此消息提振,AMD 股價在盤前交易中應聲暴漲,飆升超 35%,股價觸及 207 美元的高位。與此同時,作為當前 AI 芯片市場的主導者,英偉達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下跌了 1%。

行權價 0.01 美元?深度綁定:不只是買賣,更是股權聯盟

與傳統的採購協議不同,AMD 與 OpenAI 的合作遠不止於簡單的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據英國《金融時報》披露,作為合作的一部分,AMD 授予了 OpenAI 一份認股權證,允許其在未來購買最多 1.6 億股 AMD 普通股,而這份認股權證的行權價僅為象徵性的 0.01 美元。

這意味着,一旦 OpenAI 完成了芯片部署、且 AMD 股價達到了特定目標等里程碑,OpenAI 就能以近乎無償的方式獲得這些股票,從而可能成為這家市值 2700 億美元芯片巨頭約 10% 的股東。

另據彭博報道,部分認股權證的行權與 AMD 股價達到特定目標掛鈎,其中包括一個與股價達到 600 美元相關的批次,而 AMD 上週五的收盤價為 164.67 美元。

根據協議細節,OpenAI 的部署計劃將從 2026 年下半年開始,首批認股權證將在第一個 1 吉瓦算力部署完成時生效。後續部分將隨着部署規模擴大以及關鍵技術和商業里程碑的達成而逐步解鎖。

AMD 首席執行官 Lisa Su 稱,此次合作創造了 “一個真正的雙贏”,既能 “實現全球最宏大的 AI 建設計劃”,又能 “推動整個 AI 生態系統的發展”。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也表示,AMD 在高性能芯片領域的領導地位將幫助 OpenAI“更快地將先進 AI 的益處帶給每一個人”。

重塑 AI 芯片競爭格局

長期以來,AMD 在 AI 加速器市場一直被視為 “遙遠的第二名”,遠遠落後於英偉達。這項協議的達成,標誌着 AMD 獲得了生成式 AI 浪潮中最前沿的旗艦客户,極大地驗證了其下一代 Instinct 產品路線圖的實力。

根據數據,AMD 今年的 AI GPU 收入預計為 65.5 億美元,而與 OpenAI 的合作將成為其收入增長的強大跳板。

對於 OpenAI 而言,引入 AMD 作為核心戰略伙伴,是其降低對英偉達技術過度依賴的關鍵一步。就在不到兩週前,OpenAI 剛剛與英偉達達成一項價值 1000 億美元的股權與供應協議,用於建設 10 吉瓦的算力基礎設施。如今與 AMD 的 6 吉瓦協議,進一步確保了其龐大算力版圖的供應安全與彈性。

而這項合作是迄今為止人工智能行業最大的 GPU 部署協議之一,它不僅為 AMD 的 AI 芯片技術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也凸顯了 OpenAI 在構建其萬億美元級別算力基礎設施過程中,尋求供應鏈多元化並減少對單一供應商依賴的迫切戰略。

AI“閉環經濟” 的浮現與隱憂

此次合作也讓外界更加關注到一個正在形成的 AI“閉環經濟” 模式。

在這個模式中,資本、股權和算力在少數幾家頭部公司之間循環流動:OpenAI 錨定了巨大的算力需求,英偉達和 AMD 等公司提供芯片,而甲骨文等公司則幫助建設數據中心。

報道稱,OpenAI 還在與博通洽談為其下一代模型開發定製芯片。

這種高度集中的產業生態引發了分析師的擔憂。他們認為,這個緊密纏繞的循環系統,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開始變弱,都可能面臨真實的壓力。

此外,這也將 AMD 拖入了一場日益激烈的行業辯論:科技行業為 AI 基礎設施投入的鉅額開支將如何收回,以及當前的擴張速度是否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