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eral Reserve Governor Michelle Bowman’s radical rate cut theory is criticized by Wall Street; Morgan Stanley: The argument is questionable and incomplete

智通財經
2025.09.30 01:5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聯儲理事斯蒂芬·米蘭主張大幅降息,但其觀點遭到華爾街和經濟學家的廣泛質疑。米蘭在 FOMC 會議上投反對票,認為當前基準利率過高,需通過降息實現中性利率目標。然而,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指出其論點 “值得懷疑且不完整”。美聯儲內部對降息存在分歧,近期經濟數據也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勢頭良好。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美聯儲理事斯蒂芬·米蘭在公開場合強調大幅降息的必要性,但其觀點在華爾街及經濟學家羣體中引發廣泛質疑。作為特朗普政府前白宮高級經濟顧問,米蘭在 9 月 16–17 日 FOMC 會議上剛剛宣誓就職,便投下反對票,主張一次性降息 50 個基點,而非官方通過的 25 個基點。

9 月 22 日,米蘭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演講,呼籲用大幅降息迅速達到政策制定者所説的中性水平 (即既不會刺激也不會拖累經濟增長的利率水平)。他還補充稱,如果為了表明這一立場有必要,他可能會在即將到來的美聯儲會議上繼續投反對票。

米蘭的核心論點基於對特朗普政府貿易、移民、税收及監管政策的評估,認為這些政策已顯著降低防範通脹所需的利率水平,導致當前基準利率過高。他指出,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尚未充分認識到這一結構性變化,亟需通過大幅降息實現中性利率目標——即既不刺激也不阻礙經濟增長的水平。

然而,這一觀點遭遇多方反駁。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直言其論點 “值得懷疑、不完整且缺乏説服力”,彭博經濟評論更強調,由於通脹率已連續四年高於 2% 目標且市場預期未來幾年仍將維持高位,主張極端寬鬆的舉證責任全在米蘭。

美聯儲內部對降息節奏存在顯著分歧。聖路易斯聯儲主席阿爾貝託·穆薩勒姆警告,高通脹背景下進一步寬鬆空間 “有限”;舊金山聯儲主席瑪麗·戴利雖支持繼續降息,但認為時間表需謹慎制定。

9 月經濟數據進一步加劇政策制定者的猶豫: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創近兩年新高,8 月商業設備訂單、商品貿易逆差及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均顯示第三季度經濟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青睞的潛在通脹指標仍頑固維持在 2.9%,較 2% 目標高出近一個百分點。高頻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卡爾·B·温伯格據此指出,8 月消費者支出穩步增長的數據 “完全不支持米蘭立即大幅降息的建議”。

儘管爭議不斷,米蘭仍堅持其立場。他在上週電視採訪中警告,若美聯儲不迅速行動可能損害經濟,並重申通過連續降息實現中性利率的計劃。

不過,部分經濟學家承認其部分邏輯存在合理性。文藝復興宏觀研究公司經濟學主管尼爾·杜塔認為,中性利率可能略低於美聯儲當前預期,因此政策具有限制性,但他質疑實際中性利率是否如米蘭所言接近零值,指出 “若真實中性利率為零,正如米蘭所宣稱的那樣,經濟與金融市場早已崩潰,談何 ‘經濟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