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d Nvidia Just Repeat Cisco's Mistake and Build a House of Cards With OpenAI Investment?

英偉達對 OpenAI 的 1000 億美元投資被視為對人工智能未來的重要押注,但這引發了關於循環融資的擔憂,即英偉達為自身需求提供資金。這一策略與思科在互聯網泡沫期間的過去錯誤相似。隨着競爭對手開發定製的人工智能芯片,英偉達的投資顯得更具防禦性,旨在確保其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的地位。儘管這筆交易增強了英偉達的前景,但也增加了風險,因為 OpenAI 尚未經過驗證的商業模式可能會在支出放緩或出現更便宜的替代品時危及英偉達的增長
英偉達(NVDA 0.27%)宣佈將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於 OpenAI,這被公司視為對人工智能(AI)未來的巨大押注。然而,投資者應該更仔細地看看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麼。OpenAI 所獲得的資金最終將直接投入到英偉達的硬件中,主要通過 甲骨文 的雲基礎設施建設,兩家公司最近簽署了一項高達 3000 億美元的巨大交易。
OpenAI 計劃部署需要 10 吉瓦電力的英偉達系統,這相當於大約 400 萬到 500 萬塊圖形處理單元(GPU)。如果這聽起來很多,那確實是,因為這大約是英偉達今年將發貨的 GPU 總數。英偉達投資的前 10 億美元將在第一吉瓦的產能上線後立即投入,其餘部分將在新的數據中心上線時分階段推出。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循環融資
從表面上看,OpenAI 的投資有助於確保未來數十億美元的需求。但值得記住的是,英偉達現在正在幫助其最大客户之一融資,以便繼續購買其芯片。這被稱為循環融資。
英偉達本質上是在為自己的需求提供資金。這正是 思科系統(CSCO -0.93%)在互聯網泡沫期間所做的,當時它向電信公司提供信貸,以便他們能夠購買更多的思科路由器。這些銷售看起來很不錯——直到資本枯竭,整個市場崩潰。
這也是英偉達的一項防禦性舉措。越來越多的英偉達最大客户正在設計自己的定製 AI 芯片。字母表 有其 TPU,亞馬遜 有 Trainium 和 Inferentia,微軟 正在開發自己的芯片。OpenAI 本身也在開發定製芯片以降低成本,在此次公告之前,它向 博通 下了價值 100 億美元的定製芯片訂單,預計明年交付。
這也是英偉達在加密貨幣領域看到的同樣威脅,ASIC(應用特定集成電路)取代了 GPU 用於 比特幣 挖礦。英偉達不想再看到這種情況發生。通過投資 OpenAI,它試圖將其最大客户鎖定在英偉達生態系統中。
此時市場也正向推理轉變,而英偉達在這一領域的護城河要小得多。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是英偉達的 CUDA 軟件平台的強項。然而,推理並不那麼複雜,也不需要同樣深度的軟件集成。這就是為什麼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擁有者如此積極地構建定製芯片。
推理也是一項持續的成本,因此每次推理的成本經濟學開始主導討論。這就是為什麼英偉達還在 英特爾 上投資了 50 億美元,並宣佈在 AI 處理器上進行合作,因為它也在努力抵禦 超微 在推理市場的競爭,並保持對這一 AI 計算下一個階段的控制。
這是一座紙牌屋嗎?
毫無疑問,英偉達目前處於主導地位,而 OpenAI 的交易只會增強其短期前景。但其對 OpenAI 的投資顯然看起來是一項防禦性舉措,增加了風險。當思科在互聯網繁榮期間使用循環融資時,看起來很聰明,直到它資助的客户破產。
英偉達和 OpenAI 的定位都更好,但原則是相同的:英偉達正在利用其資產負債表來保持需求高企。這在 AI 繁榮持續時有效,但如果支出放緩或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轉向更便宜的解決方案,這將使公司面臨更大的風險。
英偉達仍然是 AI 基礎設施的關鍵參與者,但這筆交易提醒我們,其增長並非沒有風險。英偉大的成功現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一家虧損的公司,該公司正在消耗大量現金,而這些現金正是由英偉達融資的。OpenAI 尚未證明其擁有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如果它失敗,這將成為一座倒塌在英偉達身上的紙牌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