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ree senior officials from the Federal Reserve convey a significant signal: support for shifting the inflation target from 2% to a range-based system

本週多位美聯儲官員包括理事米蘭、鮑曼及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均支持採用通脹目標範圍替代現行 2% 精確目標。儘管 8 月修訂的五年政策框架評估排除了通脹目標調整,但官員內部仍在討論此議題。隨着鮑威爾主席任期明年 5 月屆滿,特朗普將任命新領導人,市場預期美聯儲或將在新領導層下發生結構性變革。
三位美聯儲官員相繼表態支持採用通脹目標區間,而非目前 2% 的固定目標,暗示央行政策框架可能面臨調整。
本週,美聯儲理事米蘭和鮑曼,以及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在不同場合分別發表講話,均認為用一個通脹目標範圍取代精確的 2% 目標存在優勢。
美聯儲今年 8 月完成的五年一度政策框架評估中,通脹目標調整被排除在外,但官員們的最新言論顯示內部對此仍有討論。
這些討論浮現於一個微妙的政治背景之下。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以來持續向美聯儲施壓,要求其降低利率。
隨着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於明年 5 月結束,特朗普將有機會任命新的人選,這引發了市場對於美聯儲在新領導層下可能發生結構性變化的猜測。
特朗普盟友率先發聲
本週,三位官員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通脹目標區間的合理性。
週一,特朗普盟友、於 9 月 16 日臨時加入美聯儲的理事米蘭在紐約經濟俱樂部表示:
一個過於精確的通脹目標可能導致過度的微觀管理。
他指出,“衡量通脹極其困難”,並認為迴歸 2012 年以前追求 “低而穩定物價” 而不設具體數值的做法,也是 “一種有趣的方式”。
不過,米蘭強調,在做出任何改變前,官員們必須首先讓通脹回到 2%。
鮑威爾潛在接班人呼應
週二,由特朗普任命、並被視為鮑威爾潛在接任人選之一的理事鮑曼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她在肯塔基州銀行家協會年會上表示:
世界其他國家已經採納了目標區間。
她認為:
這種方法可以避免我們為精確的通脹水平而過度焦慮。
鮑曼淡化了政策立即轉變的可能性,但補充説 “展開對話總是重要的”。
地區聯儲主席提出具體區間
週二同日,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在一檔播客節目中稱,公眾有時會誤解美聯儲在錨定通脹目標時能達到的精確度。他表示:
就通脹目標而言,我實際上對使用一個區間持開放態度。
在被問及理想的區間範圍時,Bostic 認為區間需要足夠窄,以防止通脹上行勢頭累積,他舉例稱:
可能在 2.25% 到 1.75% 之間。
政策背景與市場影響
轉向設立通脹區間的討論,其深層背景是美聯儲在實現 2% 目標時面臨的長期困境。
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中斷以及近期特朗普政府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徵關税等因素影響,美國通脹率在過去四年半的時間裏一直高於 2% 的目標。
然而,在 2020 年之前,美聯儲則長期被相反的問題所困擾——通脹持續低於目標水平。
當時,這一趨勢引發了決策者的擔憂,認為低通脹將阻礙他們將利率提升至更正常的水平。
這種在目標上下 “雙向偏離” 的歷史,凸顯了精確控制通脹的難度,也為採納更具彈性的通脹目標區間提供了現實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