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obao's overseas expansion enters a period of explosive growth

要助力 10 萬商家實現雙 11 海外成交翻倍。
作者 | 黃昱
編輯 | 王小娟
近年來,全球跨境電商蓬勃發展之際,電商老大哥淘寶也衝到了第一戰線,自去年以來真正深入到跨境電商的運營中,推動淘寶出海快速成長。
9 月 22 日,淘寶出海宣佈,今年雙 11 將在海外市場投入 10 億元的營銷補貼,目標是幫助 10 萬商家實現雙 11 海外成交翻倍。同時,淘寶將首次同步在全球 20 個國家和地區啓動雙 11,並以五種不同的語言版本,面向全球的消費者。
這一舉措得以推行的背後,是依託淘寶的商品供給優勢,淘寶出海已然迅速成長為全球跨境電商平台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同時,這也意味着,淘寶出海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打開,面向的消費者將不再只是海外華人或留學生羣體。
招商是目前淘寶出海的重點。淘寶出海總經理葉劍秋指出,自去年啓動 “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 以來,已經有超過 10000 個行業類目的 100 萬商家簽約,加入這一計劃。
而這一計劃顯然成為了淘寶海外業務發展的關鍵轉折點,並推動其迎來業務增長的爆發期。
葉劍秋透露,淘寶出海簽約商家 GMV 增速是已是整體淘寶海外成交大盤的三倍;同時從用户增長來看,今年 4 月以來,淘寶海外新用户增長規模超過 200%,其中超過一半以上是非華人。
今年早些時候,淘寶還曾在全球 16 個國家和地區的 APP store 下載榜登上第一。
這一系列數據背後,是淘寶商品供給獲得認可的有利證明,也是淘寶出海團隊的價值體現。
華爾街見聞從淘寶出海內部人士處瞭解到,淘寶海外版最早在 2015 年就上線,當時為了滿足海外華人自發的購物需求,由一個小團隊負責;2016 年 “淘海外” 升級為 “天貓海外”,2018 年該業務更名為 “天貓淘寶海外”,屬於天貓進出口事業羣。
到 2022 年,淘寶海外業務被劃分到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開始逐步發力。但直到 2024 年,以 “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 的推出為標誌,淘寶出海團隊才開始加大招商,更深入的介入商家的運營和履約。
“可以説這時候淘寶出海才算真正有了運營能力。” 上述內部人士説道,目前淘寶出海與國內淘寶的關係,主要是國內招商的合作以及國內供給的打通上,在海外具體的運營則是完全分開的。
不過,淘寶出海目前並沒有單獨的 APP,用户在境外地區打開淘寶 APP,就會自動切換到海外站點。
淘寶出海目前定位是要成為淘系商家出海首選,服務的商家還是目前在國內有開設淘寶或者是天貓店鋪的商家。
據悉,淘寶出海提供 “0 退貨退款、0 運營成本” 的輕資產模式。商家僅需在原有淘寶店鋪簽約 “出海增長計劃”,即可自動同步至海外站點銷售,平台兜底退貨並提供完整出海鏈路。
淘寶出海商家中心負責人依珊表示,相較於其它跨境電商平台,淘寶出海為淘系商家提供的是最輕量化的出海方案,這是目前整個平台最大差異化的點。
據悉,淘寶或天貓商家並不需要重新開一個新店或者搭建一個單獨的海外運營團隊,只需要輸入店鋪賬號密碼點擊 “一鍵簽約”,就可以加入淘寶出海。
同時,依珊告訴華爾街見聞,對比近年火熱的全託管模式,淘寶出海在不改變商家本身的運營權和貨權的情況下,將商業模式做到了更輕量化,同時商家還是掌握着商品的定價權。
之所以強調商業模式上的輕量化,是因為淘寶出海團隊洞察到了,在跨境電商行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內貿商家因為一些困局和卡點還在觀望。
依珊指出,出海鏈路很長,很多商家之所以還在觀望,就是因為其面臨諸如運營、清關、海外備貨、退換貨等推高成本的挑戰。所以現在淘寶出海投入了大量的基礎建設,提供輕量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商家節約成本。
“針對今天讓商家最頭疼的退換貨問題,我們目前在全球 12 個站點已經上線了本地退的服務,平台合作的保險公司會全面處理退貨,而我們給商家會進行正常的結算。其實這個措施或者平台的政策極大解決了今天內貿商家想要出海最大的困境。” 依珊舉例道。
去年以來,淘寶出海團隊加大出海全鏈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葉劍秋表示,淘寶出海業務團隊更多圍繞着 “萬能的淘寶” 豐富供給在建幾方面能力,包括全球直郵物流網絡、語種版本、包郵和退換貨服務。
據介紹,目前淘寶出海在 20 個國家和地區可實現直郵,其中 12 個站點支持跨境包郵及本地退換貨服務。另外,其也上線了 4 種外語版本等。
“這是淘寶出海這一段時間最主要建設的能力和積累。” 在葉劍秋看來,商品豐富極有競爭力的情況下,在海外側履約能力的建設讓淘寶出海保持現在這樣的增速,未來同樣會在這三個領域和商品上有更多投入和動作。
近年來,在國內電商行業增量見頂的情況下,電商出海站到聚光燈下,成為阿里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戰略之一。目前阿里集團出海的業務其實不少,在面向 C 端的跨境電商平台方面,除了淘寶出海,阿里還有速賣通、Lazada 等。
對於這些平台直接的定位區別,葉劍秋指出,速賣通的市場以歐美為主,Lazada 主要做東南亞本地電商,淘寶出海的市場則有百分之六七十在亞洲,還有一些在加拿大、澳洲,所以市場略有重合,大部分是差異化的。
“對於我們來説,整個阿里巴巴出海協同大於競爭。因為全球化市場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它的密度非常低,我們很難在一個地方內部進行白熱化的競爭,更多是協同。”
作為中國電商的老大哥,淘寶擁有海量的商品供給,其具備成就又一個跨境電商平台的天然優勢。當然,當前跨境電商的競爭進入了 “持久戰” 階段,要想彎道超車、在海外打造又一個淘寶,淘寶出海依然面臨不小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