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 stocks' "new favorite" suddenly changes: "once unpopular" hard drives and memory stand on the AI windfall, with established storage manufacturers' performance and stock prices soaring

美股市場的熱門賽道悄然轉向老牌存儲廠商,如希捷科技和西部數據等,股價大幅上漲。希捷科技股價飆升 156%,成為標普 500 指數表現最佳個股。美光科技也創下連續上漲紀錄,股價漲幅達 93%。分析師指出,這種現象可能表明市場已處於泡沫階段,投資者轉向二級、三級概念股。AI 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增長,推動了這一 “冷門賽道” 的意外受益。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此前,美股還在為充滿無限遐想的高科技人工智能 (AI) 未來而瘋狂上漲,如今,市場的 “熱門賽道” 竟悄然轉向了科技行業中一個頗為 “復古” 的領域,希捷科技 (STX.US)、西部數據 (WDC.US) 等老牌科技廠商也紛紛嶄露頭角、引發市場熱議。
老牌存儲廠商領跑美股,漲幅驚豔
生產計算機硬盤驅動器 (HDD) 的希捷科技,今年以來股價飆升 156%,一舉成為標普 500 指數中表現最佳的個股。其競爭對手西部數據緊隨其後,以 137% 的漲幅位列第三。而美國最大的內存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 (MU.US),在創下連續 12 個交易日上漲的紀錄後,2025 年以來的股價漲幅已達 93%,躋身該指數漲幅前五名。
這些公司大多歷史悠久,並向來在市場中 “低調行事”,他們早在馬克·扎克伯格 (Facebook 創始人) 和山姆·奧特曼 (OpenAI 首席執行官) 出生前便已成立。如今它們股價大幅飆升,在看漲者眼中,這恰恰表明 AI 計算設備的需求勢頭強勁,正惠及更廣泛的企業羣體;但在看空者看來,這卻是股市已陷入泡沫、且註定將破裂的最新信號。
“這種市場表現,正是泡沫時期的典型特徵。” 喬恩斯特雷丁公司 (Jonestrading) 首席市場策略師邁克爾·奧羅克表示。他曾在互聯網泡沫時代擔任交易員,深諳此類市場規律:“當龍頭板塊估值已高到令人卻步,投資者開始轉向二級、三級概念股時,在我看來,這意味着市場已處於週期的極後期。”
AI 基建需求爆發,“冷門賽道” 意外受益
自 ChatGPT 問世、掀起全球 AI 熱潮近三年以來,用於支撐這項技術的基礎設施投資仍在持續湧入。微軟 (MSFT.US)、Alphabet(GOOGL.US) 等科技巨頭,每年斥資數百億美元採購半導體、網絡設備,併為運行 AI 工作負載、訓練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數據中心提供電力支持。
這筆鉅額投入推動了英偉達 (NVDA.US)、台積電 (TSM.US) 等芯片製造商的崛起——如今它們的市值已突破萬億美元,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而希捷、西部數據等公司,雖身處 AI 熱潮之中,卻屬於最 “不起眼” 的那一類。
硬盤驅動器的歷史可追溯至 20 世紀 50 年代:當時的產品僅能存儲 5 兆字節數據,重量卻超過 2000 磅 (約 907 公斤);如今,個人計算機搭載的硬盤容量可達 2 太字節,重量卻僅 1.5 磅 (約 0.68 公斤) 甚至更輕。儘管產品形態已迭代,但這些廠商的核心方向始終是研發存儲解決方案——而這恰恰成為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的關鍵:這類模型的訓練過程需要處理海量數據。
內存芯片領域的情況亦是如此。美光生產的高帶寬 DRAM 內存,是 AI 計算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這家公司卻很難引發 “興奮感”。“每次在電話裏聊起這些公司,我都能想象到對方眼神變得呆滯的樣子。” 博科資本夥伴公司 (Bokeh Capital Partners) 創始人金·福雷斯特坦言,“大家更願意聊飛行汽車、機器狗這類酷炫話題。”
AI 是否被過度炒作?更多 “冷門板塊” 被帶火
擁有二十年資產管理經驗的前軟件工程師福雷斯特表示,自己持有美光股票,是看中其在內存市場的競爭優勢;但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她認為當前 AI 已被 “過度炒作”——與互聯網的發展路徑相似,這項技術的應用場景落地,所需時間將遠超多數人的預期。
“如果投資者買入的標的完全依附於 AI 或數據中心,且押注其業績會 ‘直線增長’,那麼這類投資註定會成為 ‘警示案例’。” 福雷斯特提醒道。
AI 熱潮還帶動了股市中其他原本 “沉寂” 的領域。電力生產商 Vistra Energy(VST.US) 2023 年股價上漲 66%,2024 年飆升 258%,2025 年至今已漲 53%;芯片製造商博通 (AVGO.US) 2023 年、2024 年漲幅均約 100%,2025 年上漲 49%,市值現已達到 1.6 萬億美元;數字存儲與內存廠商 Sandisk Corp(SNDK.US) 本月走勢更是 “瘋狂”,自 9 月 2 日以來股價已漲超 100%。
此外,以增長緩慢的數據庫業務而聞名的老牌軟件廠商甲骨文 (ORCL.US),憑藉雲計算服務需求的激增,如今已成為標普 500 指數中市值第十高的公司。9 月 9 日,甲骨文發佈財報後的次日,其股價單日暴漲 36%,估值升至互聯網泡沫時代以來的最高水平,進一步引發了關於 “市場是否存在泡沫” 的爭論。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希捷、西部數據和美光,因業務具有周期性、且在投資界關注度相對較低,向來是標普 500 指數中估值最低的一批個股。目前這三家公司均實現盈利,但在過去三年內,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GAAP) 計算,每家都曾出現過年度虧損。
2025 年初,西部數據的預期市盈率 (股價與預估利潤比) 不足 6 倍,希捷和美光也僅約 10 倍。儘管此後估值有所攀升,但三者當前的市盈率仍低於標普 500 指數 (未來 12 個月預期市盈率為 23 倍)。
其中希捷估值最高,預期市盈率為 20 倍,但 Benchmark Co.分析師馬克·米勒認為,考慮到其產品需求前景強勁,這一估值仍極具吸引力。上週,他將希捷的目標股價上調至華爾街最高水平——250 美元,這意味着相較於上週五 221 美元的收盤價,該股仍有超過 13% 的上漲空間。
“我們預計希捷硬盤的價格和利潤率將繼續走高,這將支撐其估值較歷史水平進一步提升。” 米勒在上週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顯示,希捷 2026 財年 (截至次年 6 月) 營收預計增長 16%,低於 2025 財年 39% 的增幅;與希捷財報週期一致的西部數據,2025 財年銷售額下滑 27%,當前財年營收預計增長 16%;三者中,美光的銷售前景最為強勁,今年營收預計增長 48%,明年增幅預計為 33%。
華爾街態度分化:是止盈時機,還是仍有空間?
華爾街對希捷、西部數據和美光普遍持樂觀態度,但由於這些股票上漲速度過快,分析師們已來不及同步上調目標股價。目前,希捷股價較分析師平均目標價高出 20% 以上,西部數據高出 10% 以上,美光也略高於平均預期。
在部分華爾街專業人士看來,這些信號或許意味着,投資者是時候從這些股票中獲利了結了。
“從歷史經驗來看,對於任何週期性企業,其估值通常在業績峯值時處於低位,在出現虧損時觸及谷底。” 喬恩斯特雷丁的奧羅克解釋道,“因此,買入時機應是行業週期逆轉、企業陷入虧損之時;而當估值看似 ‘健康’ 時,往往就是賣出的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