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Morgan Chase is firmly optimistic about Chinese bank stocks: The "high dividend narrative" is far from over!

華爾街見聞
2025.09.19 08:2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摩根大通稱,中證 300 銀行股 4.3% 的股息收益率顯著超越十年期國債 1.8% 收益率,形成明顯優勢。即使在極端壓力情境下,銀行股仍能提供 4%-4.5% 股息收益率。預計未來三年 14 萬億元增量資金流入股市,高股息板塊將成主要受益者。隨着淨息差趨穩和中間業務收入復甦,銀行業基本面持續改善為股息可持續性提供支撐。

時隔一個月,摩根大通再發研報堅定看多中國銀行股,認為"高股息敍事"遠未結束。

見聞 8 月 19 日文章,摩根大通分析師 Katherine Lei 在一份研報中稱,得益於淨息差的穩定、手續費收入的增長,以及高股息回報,預計下半年 A 股銀行板塊可能上漲最多 15%,H 股銀行股則有望攀升 8%。

9 月 19 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發佈最新研報表示,在當前利率環境下,中國銀行股憑藉其穩定的股息收益率和良好的業績表現,仍具備顯著的投資價值。中國銀行業的"高股息敍事"遠未結束。

報告稱,中證 300 銀行股 4.3% 的股息收益率顯著跑贏十年期國債 1.8% 的收益率,以及銀行存款利率 1.25% 和理財產品收益率 1.9%,並強調即使在貿易摩擦升級的壓力情境下,中國銀行股仍能提供約 4% 至 4.5% 的股息收益率。

摩根大通認為,銀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長將在下半年環比改善,主要得益於淨息差好轉和中間業務收入適度復甦。該行預計降息週期接近尾聲,淨息差趨穩將為銀行業績提供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大摩預計,未來三年資金流入股市規模可達 14 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 A 股流通市值的 15%,高股息板塊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高股息敍事"持續發酵

在 8 月份的研報中,分析師 Katherine Lei 就指出,充足的流動性和疲軟的宏觀背景將繼續有利於資金流向高股息股票,其覆蓋的 A 股銀行股今年平均股息收益率預測約為 4.3%,在當前收益率普遍下降的環境下顯得極具吸引力。

摩根大通最新研報強調,股息主題遠未結束,認為 CSI 300 銀行指數 4.3% 的股息收益率顯著超越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約 1.8%)、3 年期銀行存款利率(1.25%)和理財產品收益率(1.9%),形成明顯的收益率優勢。

摩根大通數據顯示,MSCI 中國銀行股和中證 300 銀行股分別提供 5.4% 和 4.3% 的股息收益率,相對 10 年期國債的股息利差分別達到 360 個和 250 個基點。

摩根大通強調,即使在貿易摩擦升級的壓力情境下,中國銀行股仍能提供約 4% 至 4.5% 的股息收益率。

該行測算顯示,在製造業出口相關貸款 20% 不良率、交易銀行手續費下降 20%、LPR 和定期存款利率下調 20 個基點的極端假設下,銀行 A 股和 H 股的股息收益率仍能維持在 3.8% 和 4.5% 的水平。

摩根大通還指出,這種股息優勢不僅惠及 A 股投資者,南向資金持有 H 股銀行股的增加也為股價提供了有力支撐。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持股比例明顯上升,其中平安集團對工商銀行 H 股、農業銀行 H 股、招商銀行 H 股和郵儲銀行 H 股的增持貢獻了超過 50% 的南向資金流入。

該行指出,如果股息利差收窄至 200 個基點,摩根大通測算 A 股銀行股平均仍有 27% 的上漲空間,H 股銀行股平均上漲空間達 42%。這一預測基於當前國債收益率水平和銀行股估值狀況。

基本面改善預期支撐估值修復

摩根大通預計銀行業基本面將持續改善。

二季度業績數據顯示,銀行業收入、税前利潤和淨利潤增速均轉正,分別達到 2%、3% 和 3%,較一季度的-3%、-3% 和-2% 明顯好轉,這一改善主要由非利息淨收入推動,手續費收入在二季度實現 6% 的同比增長,而一季度為零增長。

在淨息差方面,摩根大通在上個月的研報中就認為降息週期接近尾聲,預計下半年或 2026 年可能還有一到兩次額外降息。

該行分析認為,50 個基點的按揭貸款利率下調、LPR 和存款利率的對稱下調,以及 75 個基點的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的綜合影響對銀行淨息差基本中性。

國有銀行在收入增長方面表現優於股份制銀行,收入增長達到 5%,而股份制銀行收入增長持平。所有六家國有銀行在二季度均實現正增長,平均增幅 2%,但股份制銀行分化明顯。

在資產質量方面,摩根大通指出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率和關注類貸款比例保持穩定。二季度銀行業關注類貸款撥備覆蓋率環比上升 1 個百分點,特殊提及類貸款比例環比下降 2 個基點,顯示風險可控。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14 萬億增量資金可期

在最新研報中,摩根大通稱,自 2023 年底以來,中國監管層推出"中國價值提升"倡議,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上市公司提升投資者回報。

摩根大通梳理發現,相關政策涵蓋市值管理、股份回購、現金分紅、公司治理等多個維度,為銀行股等高股息標的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摩根大通預計,在政策引導下,未來三年將有約 14 萬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流入股市,相當於 A 股流通市值的 15%。

這一預測基於多重因素:

家庭資產從存款向股票轉移 5 個百分點,銀行理財和保險資產向股票配置增加 5 個百分點,以及長期資金(主要是保險資金和社保基金)的配置增加。

具體而言,國有保險公司將把 18% 的新增保費投入 A 股,共計 1.3 萬億元;公募基金持股規模將以每年至少 10% 的速度增長,貢獻 2.8 萬億元;居民存款和理財產品各轉入 5% 至股市,將分別貢獻 8.1 萬億元和 1.6 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本輪股市上漲,摩根大通分析顯示,當前市場反彈主要由資產輪動和超額流動性上升驅動。融資融券餘額佔可交易市值的比例為 2.3%,低於 2015 年的約 4% 水平,表明當前上漲具備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