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visual guide: Who will own the new OpenAI

據報道,在 OpenAI 估值 5000 億美元的重組計劃中, 微軟作為最大外部股東獲得約 28% 股份(價值 1400 億美元);非營利董事會獲得約 27% 股份(價值 1350 億美元);當前及前員工集體持有約 25% 股份(價值 1250 億美元);軟銀領投的新融資輪投資者共持約 13% 股份(價值 650 億美元);早期投資者獲得約 1% 股份(價值 50 億美元)。
如何獲得投資回報?多年來困擾 OpenAI 投資者的核心問題即將得到解決。
9 月 17 日,據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報道,OpenAI 正通過公司架構重組徹底改變其股權結構,將從非營利性質的有限回報模式轉向傳統企業股權制。
據 The Information 對 OpenAI 向潛在投資者分享的數據分析,在這項估值 5000 億美元的重組計劃中,微軟作為最大外部支持者將獲得約 28% 股份,價值約 1400 億美元。當前及前任員工將集體持有約 25% 股份,價值約 1250 億美元。
該重組計劃仍需微軟和兩個州檢察長批准。一旦獲批,包括 Thrive Capital 和軟銀在內的新投資者將不再受困於當前的回報上限結構,能夠獲得與其鉅額投資相匹配的股權收益。
重組後,由軟銀領投的 410 億美元新融資輪投資者將共同持有約 13% 股份,價值約 650 億美元。參與此輪融資的機構包括 Founders Fund、紅杉資本、Andreessen Horowitz 和 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

微軟獲得最大股份
作為 OpenAI 最重要的戰略伙伴,微軟在重組後將持有約 28% 股份,使其成為最大的單一外部股東。
這一持股比例相當於在 5000 億美元估值下擁有約 1400 億美元的紙面價值,遠高於其在當前限制回報結構下的權益。
然而,據此前報道,微軟對 OpenAI 的要求不僅僅是股權。
該公司還尋求獲得 OpenAI 在 2030 年後知識產權的保障性使用權。這些額外條款的最終敲定可能會影響股權分配的具體比例。
員工和非營利組織獲得重要地位
在新的股權結構中,OpenAI 當前及前任員工將集體獲得約 25% 的股份,按 5000 億美元估值計算價值約 1250 億美元。
這一安排體現了對人才價值的認可,特別是在 AI 領域關鍵人才競爭激烈的背景下。
管理 OpenAI 的非營利董事會預計將獲得約 27% 股份,價值約 1350 億美元。
在當前結構下,該非營利組織有權在其他股東分得近 2750 億美元利潤後獲得營利部門產生的所有剩餘利潤。
早期投資者回報可觀
OpenAI 營利部門的最早期投資者,包括 Khosla Ventures、密歇根大學、Reid Hoffman 基金會、Gmail 創始人 Paul Buchheit 和 Y Combinator,將共同獲得個位數低段的股權比例。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部分股權可能接近重組後公司 1% 的份額,價值約 50 億美元。
這些投資者在 2019 年向該部門總共投入了 1.94 億美元資本。儘管持股比例相對較小,但考慮到投資金額和時間,這仍代表了可觀的投資回報。
新股東通過收購獲得意外收益
部分最新的 OpenAI 股東也將擁有重要份額。今年早些時候,OpenAI 以 50 億美元股票收購了由前蘋果設計師 Jony Ive 創立的神秘硬件初創公司 Io。
根據 The Information 查看的文件,Io 的股東將擁有重組後 OpenAI 約 1.6% 的股份。
按 5000 億美元估值計算,這意味着包括 Thrive Capital、Emerson Collective 和 SV Angel 在內的投資者合計擁有價值 77.5 億美元的 OpenAI 股份。
對於一家僅成立一年的初創公司的投資者而言,這是相當不錯的紙面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