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ignites bullish frenzy, chip stocks rise for nine consecutive days! Philadelphia Semiconductor Index sets longest winning streak since 2017

智通財經
2025.09.17 01:1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股芯片股在人工智能驅動的增長浪潮下,創下自 2017 年以來最長的連續上漲紀錄,費城半導體指數連續九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達 8.7%。台積電和美光等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預計芯片股將繼續成為美股市場表現最亮眼的科技板塊之一。高盛的研究報告支持這一觀點,認為半導體行業將維持 “AI 驅動的結構性牛市”。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截至週二美股收盤,自 2023 年以來的這輪 “美股長期牛市” 的核心驅動力之一——芯片股強勢收漲,該板塊甚至實現近八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續上漲行情,其中有着 “芯片代工之王” 稱號的台積電 (TSM.US) 以及全球存儲芯片領軍者美光 (MU.US) 股價更是在本週創出歷史新高。美股市場的芯片股在人工智能驅動的增長浪潮與 AI 投資狂熱情緒攜手推動下,錄得自 2017 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續上漲時期。

展望未來趨勢,從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以及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 (WSTS) 等權威機構的芯片市場研究報告來看,在史無前例的這輪全球 AI 投資熱潮帶動之下,芯片股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仍有可能將是美股市場表現最亮眼的科技板塊之一。

近期全球芯片股 “超級牛市行情” 激情演繹的時刻,尤其是與 AI 訓練/推理系統密切相關聯的半導體/芯片股漲勢如虹之際,高盛最新發布的半導體行業研報可謂為無比火熱的 AI 看漲情緒 “再添一把火”。在該機構舉辦的覆蓋全球最頂尖半導體公司的 Communacopia + Technology 大會之後,高盛研究團隊表示,對於半導體行業繼續維持 “AI 驅動的結構性牛市” 主線判斷。

截至週二美股收盤,美股芯片股基準指數——同時也被投資者們視為 “全球芯片股風向標” 的費城證券交易所半導體指數雖然僅僅上漲 0.3%,但這是該基準指數實現連續九個交易日上漲,創下自 2017 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漲。該指數在這九個交易日期間累計上漲 8.7%,年內漲幅則高達 22%,大幅跑贏同期漲幅接近 16% 的納斯達克 100 指數。

芯片股熱度持續攀升——費城半導體指數出現自 2017 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漲

該指數值得關注的細分成分個股中,截至週二美股收盤,艾馬克 (AMKR.US) 股價漲超 5%,安森美半導體 (ON.US) 股價上漲 3%,英特爾 (INTC.US) 上漲 2%,應用材料 (AMAT.US) 上漲 1.5%。儘管人工智能芯片最強霸主英偉達 (NVDA.US) 股價下跌 1.6%,但其年內漲幅仍超過 30%。另一今年以來屢創歷史新高的熱門芯片股博通 (TSM.US) 股價下跌 1.1%,但 2025 年上漲幅度高達驚人的 55%。

台積電股價在週二創下歷史新高,台積電美股 ADR 股價強勁漲勢乃今年美股芯片股表現中僅次於博通的存在。在芯片產業鏈中,台積電堪稱 “永遠的神”(YYDS),需求火爆的 AI GPU 與 AI ASIC 都離不開台積電,台積電憑藉在芯片製造領域數十年造芯技術積澱,以及長期處於芯片製造技術改良與創新的全球最前沿,以領先全球芯片製造商的先進製程和封裝技術,以及超高良率長期以來霸佔全球絕大多數芯片代工訂單,尤其是 5nm 及以下最先進製程的芯片代工訂單。

總部位於美國的存儲芯片巨頭美光 (MU.US) 股價自 9 月以來可謂漲勢如虹,得益於與人工智能訓練/推理系統密切相關的核心存儲芯片需求仍然無比火爆,HBM 存儲系統需求持續井噴式擴張,以及包括企業級 SSD 與 DDR 系列在內的一系列數據中心類型存儲芯片產品漲價浪潮,美光股價 9 月以來漲幅高達 35%,並在本週一創下歷史新高點位。華爾街金融巨頭花旗集團重申該機構對於美光科技的 “買入” 評級,並將目標價從 140 美元上調至 175 美元。另一金融巨頭瑞穗更是將美光目標股價從 155 美元大幅上調至 182 美元。

“AI 信仰” 席捲市場,芯片股牛市遠未完結?

“我們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和整個科技領域看到的一切,可以説幾乎都是由半導體相關的股票所驅動,” 來自 Phoenix Financial Services 的首席市場分析師 Wayne Kaufman 表示。他補充稱,甲骨文近期的強勁財報以及微軟與 Nebius Group NV 之間的超百億美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交易,都是對全球芯片板塊的利好信號。

“各家公司正在下非常長期的 AI 基礎設施訂單,這表明它們覺得自己在滿足人工智能所需算力基礎設施方面可能一不留神就遠遠落後,” Kaufman 在採訪中表示。“這意味着半導體/芯片的漲勢看起來非常可持續,即便一些股票短期可能會超買回調,但是像英偉達和台積電這樣的芯片巨頭仍將是最大贏家。”

2025 年以來,與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密切相關聯的芯片股一直是全球市場中最穩定的贏家之一。根據機構彙編的數據,英偉達、博通、台積電以及美光科技貢獻了今年芯片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的逾 65%。

毋庸置疑的是,剛剛公佈遠超市場預期的 4550 億美元的合同儲備的全球雲計算巨頭甲骨文,以及全球 AI ASIC 芯片 “超級霸主” 博通在上週公佈的強勁業績與未來展望大幅強化了 AI GPU、ASIC 以及 HBM 等 AI 算力基礎設施板塊的 “長期牛市敍事”。生成式 AI 應用與 AI 智能體所主導的推理端帶來的 AI 算力需求堪稱 “星辰大海”,有望推動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市場持續呈現出指數級別增長,“AI 推理系統” 也是黃仁勳認為英偉達未來營收的最大規模來源。

全球持續井噴式擴張的 AI 算力需求,加之美國政府主導的 AI 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愈發龐大,並且全球科技巨頭們不斷斥巨資投入建設大型數據中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對於長期鍾情於英偉達以及 AI 算力產業鏈的投資者們來説,席捲全球的 “AI 信仰” 對於算力領軍者們的股價 “超級催化” 遠未完結,他們押注英偉達、台積電與博通所主導的 AI 算力產業鏈公司的股價將繼續演繹 “牛市曲線”,進而推動全球股市繼續上演牛市行情。

半導體行業最新展望:AI 驅動的增量仍無比強勁

高盛表示,聚焦與 AI 算力基礎設施的半導體公司整體言論非常樂觀,AI 相關營收佔比將在未來兩年繼續大幅抬升,企業級 AI 工作負載未來將由更多的超大規模 “商用方案 (merchant solutions)” 進行承接。非 AI 相關領域仍然存在庫存與疲軟需求消化空間,高盛提示該部分對半導體板塊短期波動的影響。

比如在 Communacopia + Technology 大會上,博通 CEO 陳福陽預計,該公司與 AI 密切相關聯的營收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將超過軟件和非 AI 業務營收的總和。同時,博通管理層還設定了到 2030 財年 AI 營收最高達到 1200 億美元的目標,並與 CEO 薪酬直接掛鈎。根據高盛的研報,這一最新的展望數字與該機構對博通 2025 財年 200 億美元 AI 營收的預測相比,增長了整整五倍,凸顯出管理層對 AI ASIC 芯片創收的極致信心。

應用材料總裁兼 CEO Gary Dickerson 在同一場會議上表示,HBM 與先進封裝製造設備將是中長期的強勁增長向量,GAA(環繞柵極)/背面供電 (BPD) 等新芯片製造節點設備則將是驅動該公司下一輪強勁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尤其是先進封裝製造設備,Dickerson 表示該業務線的營收翻倍路徑仍然在軌,即將實現龐大增量,HBM 設備領域市佔仍在繼續擴張,且與 DRAM 刻蝕創新日益相關。

在華爾街投資巨鱷 Loop Capital 以及 Wedbush 看來,以 AI 算力硬件為核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浪潮遠遠未完結,現在僅僅處於開端,在前所未有的 “AI 算力需求風暴” 推動之下,這一輪 AI 投資浪潮規模有望高達 2 萬億美元。英偉達 CEO 黃仁勳更是預測稱,2030 年之前,AI 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 3 萬億至 4 萬億美元,其項目規模和範圍將給英偉達帶來重大的長期增長機遇。

正是在英偉達、谷歌、台積電以及博通等 AI 算力產業鏈領軍者史詩級股價漲勢與今年以來持續強勁的業績帶領之下,一股史無前例的 AI 投資熱潮席捲美股市場以及全球股票市場,帶動全球股指基準股指——MSCI 全球指數自 4 月以來大幅上攻,近日更是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 (WSTS) 近期公佈的最新半導體行業展望數據顯示,全球芯片需求復甦有望在 2025 年至 2026 年繼續上演,並且自 2022 年末期以來需求持續疲軟的模擬芯片有望不久後踏入強勁復甦曲線。

WSTS 預計繼 2024 年強勁反彈之後,2025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增長 11.2%,總價值將達到 7009 億美元,主要得益於 GPU 主導的邏輯芯片領域以及 HBM 主導的存儲領域持續強勁的勢頭,預計這兩個領域都將實現強勁的兩位數增長,這得益於人工智能推理系統、雲計算基礎設施和前沿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持續強勁需求。

WSTS 預測全球半導體市場到 2026 年將在 2025 年強勁復甦的基礎之上增長 8.5%,達到 7607 億美元,其中預計存儲芯片將再次引領增長,邏輯和模擬芯片也將大幅貢獻,並且模擬芯片有望邁向強勁的復甦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