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ectric vehicles are not selling well, Tesla is shifting to a new narrative about robots, but can the valuation still hold up?

特斯拉正試圖將重心從電動汽車轉向人形機器人,但投資者對其銷售增長停滯和高估值表示懷疑。馬斯克稱未來 80% 的價值將來自 Optimus 項目,但 2025 年收益預計將下滑近 30%。電動汽車行業增速放緩,特斯拉市盈率高達 155 倍,接近 2021 年科技股熱潮水平,成為 “七巨頭” 中股價最昂貴的公司。
智通財經 APP 獲悉,馬斯克正試圖將特斯拉 (TSLA.US) 的重心從電動汽車轉向人形機器人,但在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看來,該公司銷售增長停滯和令人瞠目的股市估值已不容任何閃失。
為推動這家車企轉型為人工智能 (AI) 巨頭,馬斯克本月初在其社交媒體平台 X 上宣稱,“特斯拉約 80% 的價值將來自 Optimus”——這正是特斯拉的機器人研發項目。但這終究是未來願景。反觀當下,特斯拉 2025 年的收益預計將下滑近 30%;其自動駕駛出租車 (robotaxi) 業務不僅距離盈利仍有數年時間,還面臨着來自谷歌 (GOOGL.US) 旗下 Waymo 等企業的激烈競爭。
“目前,人們可以給機器人業務套上任何估值,” Hedge Fund Telemetry 創始人 Thomas Thornton 表示,“市場尚未對機器人領域展開絲毫實質性研究:目前該領域有哪些企業?技術水平如何?營收規模有多大?人形機器人是否真的存在市場需求?”
2023 年起,電動汽車行業遭遇全面增速放緩,且這一趨勢在 2024 年進一步加劇,特斯拉的業績也因此受到衝擊。然而與此同時,其股價卻變得愈發高昂:按未來 12 個月預期收益計算,特斯拉的市盈率約為 155 倍,這一水平與 2021 年科技股熱潮期間相近——正是在那一年,受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的樂觀預期推動,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最昂貴股票
憑藉這一估值,特斯拉成為 “七巨頭”(其中還包括谷歌、亞馬遜 (AMZN.US)、蘋果 (AAPL.US)、Meta(META.US)、微軟 (MSFT.US)、英偉達 (NVDA.US)) 中股價最昂貴的公司。其中估值第二高的是 AI 芯片巨頭英偉達,但其預期市盈率僅為 31 倍。在所有市值不低於 1000 億美元的美國上市企業中,僅有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US) 的市盈率高於特斯拉。

“特斯拉的估值水平堪比成長型企業,但其過去兩年幾乎未實現有意義的營收增長,” Horizon Investments 負責配合投資組合經理工作的分析師 Dmitry Shlyapnikov 表示,“馬斯克需要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全新的增長故事,而 Optimus 就是答案。”
這也解釋了為何馬斯克那份史無前例的萬億美元薪酬方案會嚴重依賴 Optimus 項目。不過,面對馬斯克頻繁改變公司戰略定位,也難怪特斯拉投資者會感到無所適從。
馬斯克最初的設想是讓特斯拉主導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他也確實一度實現了這個目標。2024 年 4 月,馬斯克轉變目標,宣稱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投資者對此欣然接受,推動特斯拉股價大幅上漲。
隨後,這位 CEO 在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全力支持特朗普。特朗普勝選後,市場預期馬斯克與新一屆政府的密切關係將為特斯拉自動駕駛業務掃清障礙,這直接引發股價大幅飆升。
“馬斯克風險敞口”
時至今日,馬斯克已與特朗普分道揚鑣,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推進也步履維艱。該公司在奧斯汀市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首日便遭遇挫折——僅投入少量車輛卻問題不斷;其在加利福尼亞州推出的網約車服務尚未實現完全無人駕駛;在新城市拓展業務也進展緩慢。週四,特斯拉獲准在內華達州開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之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投資者對特斯拉能否主導該領域的信心也在不斷減弱。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全球汽車銷量持續下滑,加之市場對汽車關税可能收緊的擔憂,其股價受到嚴重衝擊:較去年 12 月中旬的高點已下跌約 25%,自今年 5 月中旬以來始終在窄幅區間內波動。截至目前,特斯拉股價今年累計跌幅已超 10%,成為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差的 100 家公司之一,相比之下,標普 500 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已達 12%。
“市場從未將特斯拉嚴格視為一家汽車企業,而是將其看作對馬斯克 ‘將科幻未來變為現實’ 能力的一場豪賭,” 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 Steve Sosnick 表示,“此前承諾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革命似乎已不足以支撐其估值,因此轉向人形機器人領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又一嘗試。”
馬斯克重新聚焦 Optimus 項目能否打破特斯拉股價的低迷狀態,目前仍是未知數——尤其是特斯拉的核心問題似乎出在技術層面。例如,本週有報道稱,特斯拉汽車標誌性的隱藏式門把手、機械解鎖裝置及供電系統,在碰撞事故中可能成為 “致命隱患”,這可能導致駕駛員和乘客難以從起火的車輛中逃生。
當然,對許多投資者而言,特斯拉的價值並非僅取決於電動汽車銷量或財報上的數字。在他們看來,投資特斯拉本質上是押注馬斯克能在交通與科技領域持續變革的浪潮中,不斷創造盈利增長點。
“如果你堅信埃隆・馬斯克是一位能憑藉發明改變世界的天才,那麼特斯拉將是唯一的選擇,” Horizon 的 Shlyapnikov 表示,“對公眾投資組合而言,投資特斯拉是獲得 ‘馬斯克風險敞口’ 的唯一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