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adcom CEO: AI revenue will surpass the total of other revenues within two years, cloud giants dominate ASIC chips, and enterprises will continue to rely on GPUs

博通 CEO 陳福陽預計,公司 AI 相關收入預計在兩年內將超過軟件和非 AI 業務收入的總和。同時,其設定了到 2030 財年 AI 收入最高達到 1200 億美元的目標,並與 CEO 薪酬直接掛鈎。他指出,未來 AI 芯片市場將出現分化——大型雲服務商將主導定製化 ASIC 芯片的應用,而廣大企業級客户將繼續依賴通用 GPU。
本文作者:龍玥
來源:硬 AI
芯片巨頭博通正將人工智能置於其戰略版圖的核心。
據高盛 9 月 9 日發佈的會議紀要報告,公司總裁兼 CEO 陳福陽(Hock E. Tan)在近日舉行的高盛 Communacopia + 科技大會上明確表示,滿足特定客户的 AI 計算需求是公司的首要任務,並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公司的 AI 相關收入將超過軟件及其他非 AI 業務收入的總和。
AI 收入激增:兩年內或成絕對支柱,2030 劍指 1200 億
報告中最引人注目的信息,莫過於陳福陽對 AI 收入的激進預測。他明確表示,滿足少數核心客户的 AI 計算需求是公司的首要任務,並預計 “博通的 AI 收入將在未來兩年內超過軟件和非 AI 收入的總和”。這標誌着 AI 將從一個高增長業務單元,轉變為整個公司的絕對核心支柱。
支撐這一野心的是一份新提交的 “Tan PSU Award” 高管激勵計劃。該方案的核心條款是,若博通在 2030 財年(FY2030)前實現特定的 AI 收入門檻,CEO 陳福陽將獲得相應獎勵。這也意味着陳福陽的薪酬與 AI 收入強綁定。
該計劃細節顯示,其為 CEO 設定的最高業績目標是,到 2030 財年,公司 AI 年收入達到 1200 億美元。根據高盛的研報,這一數字與該行對博通2025 財年 200 億美元 AI 收入的預測相比,增長了整整五倍,凸顯了管理層對 AI 業務的極致信心。
市場分化:雲巨頭青睞 ASIC,企業市場仍是 GPU 天下
對於備受關注的 AI 加速器市場,陳福陽給出了一個清晰的判斷:市場將走向分化。
他預計,定製化 ASIC 芯片將主要被大型雲服務商(hyperscalers)所採用。這些巨頭有能力、也有意願為自己的大語言模型(LLM)等特定負載深度定製芯片,以追求極致的性能和成本效益。報告指出,博通的 XPU(定製化處理器)業務機會主要就來自於現有的 7 家客户和潛在客户。
與此同時,陳福陽認為,廣大的企業級客户將可能繼續使用商用 GPU。這意味着,對於沒有能力或需求去開發定製芯片的企業而言,以英偉達為代表的通用 GPU 仍將是它們部署 AI 應用的首選。
網絡新戰場:以太網將在 AI 集羣中佔據主導
除了計算芯片,陳福陽還着重強調了 AI 網絡業務的增長潛力。他認為,以太網(Ethernet)作為一項在過去二三十年裏被充分驗證的成熟技術,將在 AI 網絡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 AI 網絡普遍採用以太網技術;二是隨着 AI 計算集羣規模不斷擴大,“擴展型網絡”(scale up networks)對以太網的需求激增。陳福陽預計,在未來 18-24 個月內,以太網將開始在這些擴展型網絡中大規模部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硬 AI”,關注更多 AI 前沿資訊請移步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