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D.com Supermarket sets a new flag

用三年將用户規模從 3 億增長至 5 億。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黃昱
零售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各公司都在不確定中尋找增長路徑。
在逆勢中,有選手給出不一樣的答案。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超市,京東超市交出了亮眼成績單,上半年多項指標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其中,購物用户規模同比增長18%,訂單量同比提升20%,交易額同比增長15%。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大商超事業羣總裁牛英華感慨, “這個成績單,對我來講最開心的不見得是‘雙位數’這三個字,我最開心的是用户增長比GMV的增長快,相信這樣的增速才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增速。”
而在此基礎上,京東超市還有更遠的目標。在京東超市成立11週年之際,牛英華宣佈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在未來三年,京東超市用户規模要從3億增長至5億。
當然,這一計劃並非只是一個口號,而是需要建立在一系列硬實力之上。
當前,中國零售行業正在經歷一輪深刻調整。市場上商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愈演愈烈,許多品牌只能靠不斷促銷來維持銷量,利潤越來越薄,再加上成本持續上漲、新品推廣不易等挑戰,品牌方亟待突破增長瓶頸。
另一方面,隨着消費者越來越理性、需求愈發多元,僅靠低價已難以持續吸引用户。品牌必須從更深層次重構人、貨、場的關係,即精準捕捉消費趨勢、提升供應鏈效率、推出更貼合場景和情感連接的產品與服務。
應對行業變局,牛英華介紹,京東超市將聚焦商品、品牌、品類、渠道以及效率五個方面,來實現未來三年的增長,並與品牌方共享未來的增長。
具體而言,在商品層面,京東超市圍繞“用户洞察力、硬核產品力、新品打爆力”三大核心能力展開佈局。
牛英華總結,這就需要京東和品牌一起,“比別人早半步預知到行業發展趨勢,找到中間的區分點和賣點,同時還要有質量地做出來,在留下利潤的基礎上,又能被消費者接受”。
在助力商品成功的案例中,牛英華提到京東與青島啤酒的合作。京東發現,春節期間,啤酒禮盒需求往往會暴漲。所以去年年貨節之前,京東就與青島啤酒合作,獨家定製了“九路財神”青島啤酒禮盒,每款包裝上都設計了各個區域老百姓比較認可的財神爺創意形象。上線之後,成為年貨節商超新品禮盒銷量第一的產品。
在品牌建設層面,京東超市通過洞察多類型用户消費需求,推動跨品類聯動與站外拉新,不斷拓展消費場景;同時加強大促節點營銷、復購工具使用及用户精細化運營,持續強化品牌認知。
牛英華認為,“快銷生意沒有別的,就是三個字‘滲透率’,京東超市實際購買的用户有3億,品牌在這裏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代表性的一些例子是,在京東的助力之下,2025年上半年,維達紙品交易用户數淨增500萬,伊利奶品新用户增長超過400萬。參半、麥富迪、即山川等品牌也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用户增速。
當一個品牌在京東超市上實現大幅增長之後,也會帶動整個品類的成功。牛英華介紹,當前京東超市有11個大的一級類目,在這裏有120個業務的boos單元。
在這些品類中,以咖啡品類為例,京東超市通過參與全球頂級咖啡生豆競拍,切入高潛力賽道,聯動品牌打造精品咖啡大事件,並協同京東拍賣業務,強化了用户對精品咖啡的認知。
多年積累之下,京東超市已在酒品、母嬰、生鮮等品類建立起差異化優勢,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牛英華分享了一個寶媽一次性退換了14包紙尿褲的案例。她認為,正是京東的尺碼隨心換策略,讓不少寶媽更願意安全囤貨。
除了以上能力,作為零售平台,渠道才是京東超市的競爭力。在這方面,牛英華重點介紹了26個省區倉店業務,依託26個省區的本地化運營,一方面助力全國性品牌精準落地,另一方面也幫助區域品牌走向全國。
除此之外,這些商品也將面向800萬政企客户,還有京東便利店、京東折扣店、七鮮、母嬰館、酒世界等線下渠道。牛英華還介紹,“我們馬上將花重金不斷開拓歐洲的市場,對於中國本土品牌來説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搭承便船把商品賣到歐洲去。”
支撐以上鍊路的高效運轉,最考驗的是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組織能力。牛英華介紹,“今年7月份我們校園招聘了600人,打算用專有標準化的培訓這些新人。6個月可以培訓出來基本作業,一年變成熟手。通過採銷人數的增加,要把精細化運營做到位。”
在技術方面,憑藉京東投入數百億研發資源,建設超級運營與AI巡檢系統,提升運營智能化水平;並通過源頭直髮、BBCC協同和精準促銷優化供應鏈,實現更直接、更高效的直供模式。
牛英華認為,在生意不那麼好做的當下,京東超市將繼續以用户為中心,通過領先的供應鏈能力、數字技術及開放生態,確保合作伙伴的每一個新品,共創的新品在京東平台能夠成功。
誠然,用户從3億到5億並非容易之事,新的Flag已經立下,接下來就看京東的執行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