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PMOTOR has created a youth version of the DreamCar

華爾街見聞
2025.09.09 11:1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沒想到,擅長製造爆款的零跑又藏了一個 “神車” 計劃。這次,它要從大眾市場走向個性賽道,更喊出了 “為全球年輕人造一款 Dream Car"的口號。

德國時間 9 月 8 日,零跑帶來了一個” 新物種 “——Lafa5。這台脱胎於原先零跑 B 系列的兩廂小車,成了最不 “零跑” 的一個成員。

零跑把這輛車定位為轎跑,首先造型上就頗為激進:流線型掀背車身、旅行風格比例、大面積貫穿燈帶、向外凸起的前唇、還配備了空氣通道、蚌式前機蓋、無框車門以及 19 英寸運動輪轂、車尾還配有大尾翼......這些元素都在強化視覺上的個性屬性。

在會後的訪談中,零跑高級副總裁曹力向華爾街見聞指出,為了對標歐洲市場中的競品,Lafa5 在駕控性能和操控性上都下了功夫。

此番定位,讓外界迅速將其與燃油車時代的標杆——大眾高爾夫聯繫起來。高爾夫曾連續 14 年蟬聯歐洲最暢銷車型,全球累計銷量超 3500 萬台,其 GTI 版本更是 “小鋼炮” 文化的圖騰。

零跑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亦透露,Lafa5 未來將提供性能更強的 Ultra 版本,這無疑加深了市場關於其對標高爾夫 GTI 的猜想。

零跑的戰略意圖已然清晰:將 Lafa5 打造成電動時代的 “高爾夫”。

燃油時代,高爾夫是閉眼買也不會錯的車,到了電動時代,Lafa5 能不能成為好用、好看、有情緒價值的新爆款?

因此在首發亮相後,外界最關心的問題是 Lafa5 的優勢點,曹力給出的答案是電動化和智能化,以及空間和舒適性。

據悉,Lafa5 將基於零跑最新的 LEAP 3.0 平台架構打造,這意味着它將擁有高效的三電系統與先進的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同時,車頂預留的激光雷達位置,也表明其高階智能駕駛能力將是產品的核心賣點之一。

價格方面,朱江明重申零跑將堅持 “成本定價” 原則,預示 Lafa5 在保持高價值感的同時,也將具備有競爭力的價格。這表明,Lafa5 意圖超越傳統代步工具的性價比思維,通過設計、技術與智能體驗,為年輕用户提供富有 “情緒價值” 的產品。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如果零跑能成功將 Lafa5 塑造為一款真正的 “電動小鋼炮”,它就有可能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填補一個重要的市場空白。當前中國市場的純電兩廂車,要麼偏向於經濟代步,要麼是價格高昂的豪華品牌,兼具駕駛樂趣與智能體驗的親民車型仍是稀缺品。

這正是朱江明的陽謀。要知道,眼下兩廂細分市場份中,合資品牌仍握有 47% 的佔比,急於擴圈打開份額想象力的零跑,精準挖到了這一個被主流新能源品牌忽視的、存在結構性機會的細分市場。

接下來,Lafa5 會率先於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市場發佈上市,2026 年將啓動全球銷售;Lafa5-Ultra,則暫定於 2026 年上半年上市。

Lafa5 背後,是零跑成為車圈巨頭的宏圖。朱江明在訪談中再次強調,400 萬的年銷量是成為一家全球性車企的 “生死線”。他預測,公司月銷 10 萬台的關鍵節點或將在明年到來。要實現這一目標,Lafa5 這類能夠開拓增量市場的全球化車型至關重要。此外,零跑計劃明年在海外市場投放 5-7 款新車,以滿足不同區域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從高性價比的 “價格屠夫”,到尋求技術與品牌出海的全球化參與者,零跑正試圖通過 Lafa5 這樣的產品,完成一次關鍵的品牌躍遷。

一個快速跑馬圈地的新巨頭,似乎正隱隱浮現。

以下是與零跑董事長兼 CEO 朱江明、高級副總裁曹力、副總裁周穎的對話實錄:

問:Lafa5 對整個零跑品牌的作用?

曹力:Lafa 還是屬於 ABCD 的整個大範疇。我們的車型從七八萬到後面規劃的 30 萬都需要滿足大眾化市場定位。零跑目前 ABCD 的 4 個系列車型都已經逐漸推出,我們希望在大眾化車型的基礎上推出有個性的車型,以滿足不同年輕化需求。因此,它可以看作是我們整個大車型家族中稍微偏個性和運動的一部分。將來這個車型我們還是希望走大量,而不是侷限於個性小眾的路線。後續我們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有其他的車型在規劃中。我們會選擇西班牙的一個工廠,目前正在進行產線適應性改造。

問:Lafa5 的獨特優勢主要體現在哪裏?優勢點是什麼?

曹力:這款車型在歐洲是經典車型,與歐洲市面上的兩廂車相比,中國新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還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車型最初朝全球化方向開發,因此在機械素質和操控運動底盤調校方面都按照歐洲版本進行了本地的適應性優化。所以整個綜合競爭力相當大。

問:海外用户對於目前零跑的智能化在你們的購買決策中的感知力如何?
曹力:海外對輔助駕駛的需求可能沒有國內敏感,但是對於乘坐艙的智能化需求比較強烈。

問:Lafa 的設計曲線比我們的 B 系列整體要更加流暢,內部有沒有刻意往女性化發展?

曹力:沒有刻意考慮它往女性化方向發展。在之前的設計中,我們更多地考慮了運動化和活潑的因素。因此它的曲線和麪都會與 B10 有較大的區別。另外內飾與現有 B 系列也有較大差異,無論是顏色還是材質,歐洲都有專屬顏色,在外觀、動力和操作方面都會有所區別。

問:Lafa5 在國內和歐洲可能面向的用户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定義這台車在歐洲的用户?

曹力:在歐洲並非主要是年輕人,這款車型在歐洲我們估計會覆蓋四五十歲的年齡段。在國內可能會在 25-30 的區間,因此年齡段存在很大差異。

在歐洲可能更考慮個人使用,包括很多人都是租車的形式。在國內,這款車偏年輕運動,許多用户可能還處在剛畢業或者剛工作的人羣以及小家庭階段。因此在使用上可能會有一定共性,但是在年齡層上區別較大。

另外,我們的空間能夠滿足小家庭或者個人出行,後排空間特別大。我們進行差異性設計,例如底盤更加硬朗、更加偏運動。

問:中國車如何進入德國、歐洲等傳統百年車企的大本營?

朱江明:我們從三年前慕尼黑車展開始對整個海外市場進行了大量的準備。一款車要到歐洲銷售歐盟的認證需要很長時間。在這段時間我們不斷準備產品,一面做認證,一面本地化適應性開發、收集本地用户需求。

零跑海外是長期戰略,車企必須實現全球化。400 萬台原本是燃油車的門檻,我認為未來電動車可能會更高,集中度可能會比燃油車進一步提高。所以必須做好全球市場,這對中國車企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產品要像一條流水線,從規劃到真正量產,在當地市場銷售需要兩年時間。因此我們不斷有新品投放到海外市場,未來會不斷有新品進入海外市場。

我認為零跑在產品方面做到領先,尤其是海外市場的產品,第一是體系化規劃比其他車企更有聲有色。明年,我們在海外會有 5-7 款產品的銷售,歐洲市場整個產品形態與中國完全不同,側重點更多是 ABC 三個系列。

在本地化落地方面,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全球擁有 1700 家銷售和服務網點,這是不可想象的,能夠有這麼多網點是我們快速立足的重要原因。

一個產品要在一個地區逐漸擴散,拔苗助長肯定不行,所有產品都需要用户的體驗。品牌逐漸擴散,我認為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今年我們基本達成預期,達到 5-6 萬的海外銷量。我們爭取明年在國內和海外的銷量翻一番,海外甚至達到更多目標。我們堅定地深耕每個市場,不做貿易,而是真正的落地,做品牌、推廣,自己開拓市場,而不是總代模式。我們堅持長期主義。

問:零跑智駕在海外的規劃?

曹力:還是自研為主,海外我們會優先完成基礎的 L2 功能。後續計劃在國內今年、明年達到 L3 或接近 L3 的水平。在海外優化好最常用的高速公路場景,之後再跟上國內的節奏。

問:零跑後續再其他國家的出海策略?

朱江明:中國的經銷商目前或多或少都在出海,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華人多的區域,他們對此充滿興趣、擁有資源並且熟悉這些地方。未來我們可能會在一些區域與有資源的經銷商合作,只是範圍不會太廣,更多集中在東南亞區域。

我們在德國賣得不錯一部分是德國人對我們產品有需求。Stellantis 集團的渠道網絡資源也很強,並且車型價格和用户羣體可能與零跑現有的兩款車非常匹配。同時這也可以作為品牌宣傳的一個機會。

問:零跑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比例大概是多少?

曹力:除 T03 外,我們目前在海外的車型主要還有兩個系列,B10 和 Lafa5,另一個是 A 系列的兩款車。它們在歐洲都是銷量最大的主流市場,對應的歐洲銷售區間都是兩個最大的量。理論上比重是差不多的。

朱江明:我們海外的銷售以 Stellantis 集團為主來經營整個海外銷售。我們現在希望海外以銷量為直接導向而非利潤。近期還是盡一切可能去擴大市場。

國內外市場都會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是客觀規律。疊加歐洲和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它的市佔率比例在歐洲爬升階段,因此它也會經歷中國的增長過程。

問:零跑在海外如何打響品牌?

朱江明:品牌是需要慢慢積累的過程;比如通過口碑以及露出的方式,隨着路上慢慢跑的零跑車子多了,逐漸去吸引用户去購買。不能拔苗助長,必須循序漸進。我們在海外市場經歷了國內市場的增長過程,對品牌宣傳、產品結構設置以及市場推廣投入和服務都比國內更有經驗。以及我們在海外市場車型推出的速度也更快,理應海外在增速比國內快;相較國內,可能海外可能會猛一點,增長高一點。

如果零跑要真正達到頭部車企,那麼剛才提到的 400 萬輛是門檻。我認為如果達到這樣的總量,那麼國內和海外的體量應該各佔一半。再往前走一步,海外的體量應該大於國內,明年做到月銷十萬台應該沒問題的。

問:今年上半年零跑數據出口已經達到 2 萬台。歐洲增速非常快,你們認為合作伙伴能否跟上建設進度?

曹力:我認為合作伙伴在這方面沒有問題,只是大家對 Stellantis 集團瞭解較少。雖然它在中國沒有整車銷售,但是其物流供應鏈非常強大。因此無論是運送零部件還是整車,物流網絡資源都非常豐富。

問:今年出海的車企非常多,是否存在在國內被卷完時就選擇卷出海的現象?

朱江明:我認為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再卷每個企業都需要生存。我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會去綜合地平衡銷量與賣家之間的關係。一切應該以市場化機制為主,市場是最好的調節方式。至少要保障生存問題。

問:零跑在研發資源和營銷資源上的分配情況如何?

朱江明:我們的研發都是按照全球化設計和平台化發展。例如我們來到歐洲時左右舵變化、歐盟認證技術指標要求等,以及個性化定製開發,如語言和交通規則等。雖然這些有一些變化,但是我們儘可能平台化,即用更少的資源來進行全球化設計。

問:從月銷 5 萬到 10 萬台,零跑認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最可能遇到的難題在哪裏?

朱江明:我認為這是綜合考慮的,即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口碑必須足夠好。所有用户首先需要考慮購買車輛的品牌,並且有明確的預算。第二點是在花費這筆資金時,他會考慮第一次選擇的品牌。這是針對用户端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從產品端出發,你需要有更多選擇,同時也拓寬產品線。目前我們推出的是 C 系列和 B 系列。我們明年計劃推出 A 系列和 D 系列,以拓寬更多產品線,以確保明年有更多增量。

首先需要保持存量不變或者存量有所增長,例如我們現在的 C11 和 C10 都有增長,以及 C16 也有增長。保持原有產品有增量,但是因為已經達到一定水平,所以增量不會那麼高。同時我們還有未來的增量,例如將來推出 10 萬以下的 A 系列和 20 萬以上的 D 系列,兩頭拓展相當於機會更大。

問:T03 和 C11 這兩款車把零跑直接推了上去,這兩款車給你們帶來了認為值得堅持和認定的地方是什麼?

朱江明:C11 更加決定零跑命運,很多人認為 T03 是老頭樂,當然我們的技術架構做得非常好。當初推出 C11 給大家帶來了非常大的震撼,配置拉滿,實際上對標的是當時的奔馳 GLC,大家認為這款車總要賣到 30 萬以上。C11 這款車價格在十六七萬元左右,確實吸引了很多用户。這款車外觀的設計也成為了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到目前為止都是經典耐看的設計。

問:我們是否看到市場在強勢增長之後面臨的外部挑戰呢?

朱江明:因為競爭永遠存在,只有產品不斷進步,比競品更具優勢,才能生存。現階段無論是 C 系列還是 B 系列,都面臨着巨大競爭。例如 B10,大家都知道面臨着許多競品,而 C 系列則有更多競品。你想要脱穎而出,就需要自己的產品具有絕對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