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rst stock of folding bicycles in mainland China" DAHON TECH rose over 20%, and yesterday in the dark market, it once surged 200%

華爾街見聞
2025.09.09 03:3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大行科工在 8 日晚間一度飆升 203% 至 150 港元,按發行價計,成功認購的投資者一手賬面至多可獲利 10050 港元。按 2024 年零售量和零售額計算,大行科工在中國內地摺疊自行車行業的市場份額分別高達 26.3% 和 36.5%,是中國內地最大的摺疊自行車公司。

“內地摺疊自行車第一股” 大行科工今日正式登陸港交所,市場反應熱烈。

9 月 9 日週二,港股新股大行科工上市首日高開超 36%。公司股票發行價為 49.5 港元,募資總額約為 3.92 億港元。

在此之前,該股已在暗盤交易中展現出驚人熱度。其股價在 8 日晚間一度飆升 203% 至 150 港元,最終收漲 58.99%,報 78.7 港元。按發行價計,成功認購的投資者一手賬面至多可獲利 10050 港元。

此前,公司在公開發售階段獲 7558.4 倍認購,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 79.2 萬股股份,佔發售股份總數的約 10%,超額認購倍數高達 6688 倍。打破紀錄成為港股新 “超購王”。

截至發稿,大行科工漲幅縮窄至 23%,報 61.25 港元/股。

中國內地最大摺疊自行車公司

大行科工在摺疊自行車這一快速增長的小眾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

根據公司引述的灼識諮詢資料,按 2024 年零售量和零售額計算,大行科工在中國內地摺疊自行車行業的市場份額分別高達 26.3% 和 36.5%,是中國內地最大的摺疊自行車公司。

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韓德瑋曾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獲物理博士學位,並專注於激光領域研究,現年 83 歲。韓德瑋在 1982 年創立 “大行” 品牌後持續在大行科工經營管理一線,行業稱其為 “現代摺疊自行車之父”。

儘管摺疊自行車在全球自行車市場的整體佔比仍然較小,但其增長動力正不斷增強。

此前,大行科工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大眾對便利性、城市移動性的需求,以及 “通勤 + 休閒” 等多場景應用,共同拓展了市場空間。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大行科工提供超過 70 款自行車車型,覆蓋從 2500 元以下的大眾市場到 5000 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其中中端產品為銷售主力,佔 2025 年前四個月營收的 68.4%。

財務數據顯示,大行科工在 2024 年實現營業收入 4.51 億元,期間利潤為 5230 萬元。

募資用途明確,旨在擴大產能、強化銷售渠道

本次上市,大行科工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為 3.42 億港元,其核心目標之一是解決產能瓶頸。

近年來,公司對代工生產(OEM)的依賴度持續上升,由 OEM 供應商生產的自行車數量佔總產量的比例,從 2022 年的 29.5% 大幅增至 2025 年前四個月的 65.5%。

根據計劃,公司擬將約 30% 的募集資金(約 1.03 億港元)用於生產系統現代化及擴大運營規模。具體而言,公司預計將使用約 6500 萬港元在惠州設立新生產設施,該設施預計於 2027 年第一季度投產,初步年產能約為 20 萬輛。

除了擴大產能,強化銷售渠道和品牌影響力是本次募資的另一大重點。

公司計劃將約 30% 的資金(約 1.03 億港元)用於強化經銷網絡及策略性品牌發展。

公司計劃在 2025 年於內地開設 50 家直營店、80 家店中店及 70 家經銷店。目前,經銷商銷售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佔 2025 年前四個月營收的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