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net giants "gather" at Goldman Sachs conference, focusing on the "food delivery war" and "AI opportunities"

高盛預計,互聯網巨頭 “外賣大戰” 將重創三季度利潤,預計美團、阿里、京東調整後 EBIT 將大幅下降,長期市場份額為 5:4:1 格局,即時零售市場規模上調至 2.2 萬億元。二季度阿里雲收入增長 26%,騰訊雲國際市場收入顯著增長,隨着多芯片策略在雲計算服務商中的應用,預計未來 3-6 個月將有更多模型發佈和 AI 助手推出,帶來新的投資機遇。數據中心板塊也將受益 AI 需求增長。
中國互聯網巨頭"齊聚"高盛亞洲領導者大會,會議的焦點則是圍繞"外賣大戰"和 AI 機遇展開激烈討論。高盛稱,外賣及即時零售競爭正重塑行業格局,同時 AI 基礎設施投資加速為雲計算業務帶來新增長動力。
9 月 8 日,高盛在最新研究報告中表示,美團、阿里巴巴、京東三大平台在外賣及即時零售領域的激烈競爭預計將在三季度對各公司利潤造成顯著衝擊。
高盛預估美團、阿里巴巴、京東在 9 月季度調整後 EBIT(息税前利潤)將分別下降 270 億元、310 億元和 130 億元人民幣,其中美團預計出現集團虧損,阿里巴巴和京東集團 EBIT 同比降幅分別達 53% 和 97%。
研報稱,AI 技術應用的快速發展成為本次會議另一焦點。騰訊憑藉 AI 賦能廣告和遊戲業務實現收入增長提升,阿里雲二季度資本支出環比增長 57%,採用多芯片策略緩解了投資者對海外芯片供應不確定性的擔憂。
高盛將雲計算及數據中心子板塊偏好從第 5 位上調至第 3 位,維持對遊戲和出行服務板塊的偏好不變,繼續將其列為首選的防禦性投資標的,同時建議投資者採用"雙管齊下"的選股策略,即防禦性的遊戲和出行股票配合進攻性的 AI 受益股。
外賣大戰重塑市場格局
外賣及即時零售市場的激烈競爭正在重新定義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版圖。根據高盛分析,基於阿里巴巴擴大的騎手規模,預計美團、阿里巴巴、京東在外賣及即時零售領域的長期市場份額將最終穩定在 5:4:1 的格局。
高盛將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預期從此前的 1.5 萬億元上調至 2030 年的 2.2 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25%,遠超整體電商 7% 的增速。
高盛分析師認為,這一上調主要基於電商平台在即時購物補貼方面的大力投入正在根本性地改變消費者心態,降低了對在線購物等待時間的容忍度,以及供應鏈端的顯著改善。
高盛估計美團的即購即達業務今年將增長 31%,通過品類擴張進一步提升按需購物滲透率,截至 6 月底擁有 5 萬個即購即達前置倉。阿里巴巴也將其閃電倉網絡擴展至 5 萬家。
對於阿里巴巴,高盛預計隨着其專注於更高質量用户和騎手效率提升,在截至 12 月的季度中,每筆訂單的虧損將有所收窄。公司有望在用户獲取和留存的銷售及營銷支出方面實現削減,特別是在二季度和四季度購物節期間。
京東方面,儘管預計將繼續致力於外賣業務作為新的流量獲取來源,但高盛預期公司將在 2025 年四季度至 2026 年上半年加快單位經濟效益改善,通過潛在的銷售及營銷效率提升以及與京東物流綜合物流網絡的騎手協同效應實現。
AI 基礎設施投資提速
高盛指出,中國雲計算服務商在二季度普遍實現收入增長加速,這主要得益於 3-6 個月前 AI 資本支出的提升,特別是在 2024 年四季度的投資高峰期。
阿里雲表現最為亮眼,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從一季度的 18% 加速至 26%,其中 AI 收入連續第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佔外部雲收入貢獻達到 20%。
高盛認為,這一增長主要由各行業不斷增長的訓練和推理需求驅動。
騰訊雲繼續優先為內部遊戲和廣告業務提供 AI 計算能力,同時在國際市場實現顯著收入增長,新增 GoTo 等客户。
百度雲憑藉全棧能力和穩固的 AI 軟件經常性收入流實現差異化競爭,雲收入同比增長 27%。
金山雲展現出強勁的 AI 相關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 AI 訓練需求強勁以及來自小米和金山生態系統的需求,包括小米在大語言模型開發和輔助駕駛方面的訓練需求,以及 WPS copilot 等應用。
高盛認為,隨着多芯片策略在雲計算服務商中的應用,應該能夠緩解早期投資者對海外芯片供應不確定性的擔憂。預計未來 3-6 個月將有更多模型發佈和 AI 助手推出,這將維持投資者對 AI 主題的興趣。
數據中心板塊迎來機遇
研報稱,儘管二季度中國數據中心在 AI 需求方面相對平靜,主要由於預期中的供應瓶頸,但 GDS 萬國數據和 VNET 世紀互聯兩家買入評級公司的收入和 EBITDA 表現超出預期。
GDS 中國業務的管理層態度開始從此前專注去槓桿轉向增長導向,即更積極的資本支出以縮短交付週期。公司在資產貨幣化方面取得成功,通過 c-REITs 和 ABS 發行等新融資渠道實現資本循環和資產負債表改善。
VNET 世紀互聯管理層認為需求復甦的可見度很高,對三季度訂單量超過二季度水平並有望接近一季度水平充滿信心。公司重申了未來十年將資產管理容量增長至 10GW 的長期目標。
隨着英偉達正在與美國政府合作獲得在華銷售基於 Blackwell 產品的批准,高盛預計如果此類芯片變體獲得中美兩國批准,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新訂單量可能增加。
高盛建議:防禦與進攻並重
高盛調整了中國互聯網子板塊子行業偏好排序,遊戲和出行服務繼續位列前兩位,而云計算和數據中心從第 5 位大幅提升至第 3 位。這一調整反映了 AI 需求激增和阿里巴巴雲增長前景的改善。
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高盛維持雙重投資策略:防禦性的遊戲(騰訊、網易)和出行(滴滴、滿幫集團),以及進攻性的雲計算/數據中心(阿里巴巴、萬國數據、世紀互聯)和電商(拼多多)。
在估值方面,中國互聯網板塊目前以 16 倍的 12 個月遠期市盈率交易,相比美國互聯網板塊的 23 倍仍有明顯折價。高盛認為,隨着 AI 應用的持續滲透和雲計算需求的復甦,估值修復空間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