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gital gold is here, is the $930 billion gold market in London about to change?

世界黃金協會重磅推出由實物黃金支持的數字代幣 PGI,旨在將倫敦傳統黃金市場帶入數字化時代。這一創新允許投資者持有標準金條的分割權益,使黃金首次能像債券一樣便捷地用於交易、結算和抵押,瞄準全球萬億抵押品市場。儘管協會力圖激活 “沉睡” 資產,傳統黃金信徒卻質疑數字化背離黃金避險本質。
古老的黃金,正迎來一場深刻的數字化變革。
全球黃金行業的代表機構——世界黃金協會本週三正式提出一項顛覆性提案,計劃在倫敦推出由實物黃金支持的數字代幣,旨在徹底改變黃金的交易、結算和抵押方式。此舉或將為這個規模高達 9300 億美元的全球最大實物黃金交易中心注入新的活力,但也引發了市場關於傳統與創新激烈碰撞的討論。
解鎖 “沉睡” 資產,瞄準萬億抵押品市場
長期以來,黃金在銀行和投資者的資產負債表上,主要扮演着一種靜態、無收益的價值儲存角色。據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執行官 David Tait 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黃金必須實現數字化,才能擴大其市場覆蓋面。
此次推出的核心是名為 “集合黃金權益”(Pooled Gold Interest, PGI)的數字代幣。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全球市場結構與創新負責人 Mike Oswin 向 CNBC 的介紹,每一枚 PGI 代幣都將代表對倫敦金庫中特定實物黃金的合法所有權,並且首次允許投資者交易標準 400 盎司金條的分割所有權。
“我們希望將黃金定位為與那些數字化原生債券或現金並駕齊驅的金融資產,” Oswin 在接受採訪時明確指出,“(通過 PGI)質押黃金將變得和質押債券一樣簡單。”
此舉的核心目標是激活黃金作為金融抵押品的流動性,使其能夠便捷地用於滿足保證金要求,從而進入龐大的全球抵押品市場。
“第三支柱”:重塑倫敦交易格局?
目前,倫敦場外黃金市場(Loco London)主要存在兩種交易模式:“指定黃金(Allocated Gold)”,即擁有特定金條的所有權;以及 “非指定黃金(Unallocated Gold)”,即擁有對一定數量黃金的債權,這也是全球交易最普遍的形式,但投資者需承擔機構的信用風險。
PGI 的推出,被世界黃金協會視為構建市場交易的 “第三支柱”。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倫敦金庫中儲存的黃金總量為 8,776 噸,價值 9275 億美元。O
swin 樂觀地表示,PGI 未來甚至有潛力作為黃金期貨合約的實物結算機制,並且其應用雄心不止於英國,“我們也在研究如何在美國和其他司法管轄區推行”。
變革還是噱頭?市場疑慮尚存
然而,這一宏偉藍圖並非沒有阻力。市場的反應呈現出兩極分化。
“真正的黃金信徒可能根本不在乎,甚至會感到警惕,” AJ Bell 的投資總監 Russ Mould 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他認為,黃金的核心魅力在於其物理實在性,是 “對抗金融複雜性、不透明性和槓桿的工具”,而數字化恰恰可能重新引入這些風險。
這種懷疑並非孤例。黃金交易平台 BullionVault 的研究總監 Adrian Ash 更是尖鋭地評論稱,“這像是在為一個不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市場的審慎態度源於黃金市場由高度傳統且規避風險的參與者主導。此前,世界黃金協會聯合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推出的區塊鏈數據庫 “金條完整性計劃”,在市場上的推廣速度就相對緩慢,這無疑為 PGI 的未來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究竟是顛覆性的行業革命,還是又一次叫好不叫座的嘗試,仍需等待市場的最終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