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bot vacuum cleaner giant is also venturing into car manufacturing

華爾街見聞
2025.08.28 13:1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中國製造向上的又一嘗試。

小米之後,車圈又有新人入場了。

8 月 28 日,以智能清潔和無人機聞名的追覓科技正式官宣造車,首款產品將定位超豪華純電車型,直接對標布加迪威龍,計劃於 2027 年正式亮相。

追覓科技此次入局,並未選擇已是 “紅海” 的大眾電動車市場,而是直接瞄準超豪華純電領域。

在追覓看來,目前,全球超豪華汽車品牌如布加迪、賓利等,雖然在傳統機械性能和品牌積澱上優勢明顯,但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方面步伐相對滯後。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先鋒,則更多聚焦科技普惠與大眾市場,並未真正涉足超豪華細分領域。中國車企出海目前也多以中端性價比車型為主,尚未建立起全球認可的超豪華電動品牌。

由此可見,追覓意在選中當前市場中 “極致豪華 + 智能科技” 融合產品的空白,並試圖藉助自身在高速馬達、AI 感知、人機交互等方面的技術積累,打造兼備極致性能、智能體驗與豪華質感的電動產品,實現差異化競爭。

追覓並非從零開始造車。截至 2025 年 5 月,該公司全球累計申請專利達 6379 件,已獲授權專利 3155 件,這些專利覆蓋傳感器融合、電機控制、語音交互等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尤其是其在高速數字馬達、AI 算法及機器人傳感與控制方面的核心技術積累,為向汽車電驅系統、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方向的技術遷移提供了一定基礎。

據悉,追覓將其首款產品定位為 “擁有生命力和成長性的 AI 智能終端”,強調車輛將具備持續學習和進化的能力。這一理念符合當前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但也對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極高要求。

在團隊構建方面,追覓汽車已組建起一支近千人且持續擴張的造車團隊,涵蓋研發、製造與質量控制等多個環節。團隊既包括原智能硬件業務的核心研發人員,也引入了來自傳統整車製造領域的資深專家,形成"智能 + 製造"雙基因驅動的組織架構。這種組合既有利於智能技術的快速遷移,也能保障整車製造的專業性與成熟度。

和不少初入汽車行業的玩家一樣,追覓表示將積極依託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與電池、電驅、智能駕駛等關鍵領域的頭部供應商建立深度協同合作。這種模式可降低前期投入風險,加速產品落地,但也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和質量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追覓看來,其全球化渠道資源可能是進入汽車行業的一大優勢。目前,追覓業務已覆蓋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 6000 家線下門店,服務家庭超 3000 萬,會員數量突破 1100 萬。這一龐大的全球網絡和用户基礎,為追覓汽車的海外推廣提供了潛在渠道和客户資源。

然而,從智能清潔產品到超豪華汽車的產品跨越並非易事。超豪華汽車消費者不僅關注產品性能,更看重品牌歷史、文化底藴和社會認同感。追覓需要構建全新的品牌敍事和價值主張,才能在這一高度注重品牌的市場中獲得認可。

追覓明確表示將 “持續長期投入汽車領域”,顯示出其戰略決心。但也必須注意到,超豪華電動車市場本身規模有限,研發成本極高,且用户對品牌歷史、工藝品質和社會認同感的要求極為苛刻。即便是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也面臨巨大虧損和市場接受度的不確定性。

而追覓能否在有限的市場中快速建立品牌認知、實現規模化交付並控制成本,將是其能否存活的關鍵。

追覓造車,是中國科技企業又一次跨界突圍的典型代表。如果追覓能如期在 2027 年推出具備真正競爭力的產品,併成功打入國際超豪華市場,將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一次重要的突破。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淘汰賽階段的今天,追覓此時入局無疑引發行業的質疑。其最終是成為 “破局者” 還是 “冒險家”,仍需時間和市場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