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oking at the "five-bagger sto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I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美國市場的 AI 產業在過去兩年中表現突出,36 只五倍股中 69% 與 AI 相關,市值貢獻達 99%。AI+ 業務賦能和基礎設施是主要驅動力,金融行業應用廣泛,AI 顯著降低公司成本並提升效率。算力芯片市場由英偉達主導,推動高性能計算需求。儘管 AI 直接應用尚不成熟,但工具類產品展現出巨大潛力。未來,金融和製造業的降本增效場景將是關鍵。
前情提要:
美國市場回顧:AI絕對領漲,AI+與基礎設施雙輪驅動:兩年(2023/2/14 至 2025/2/14)美國市場 36 只 5 倍股中,AI 相關標的佔比 69%,市值貢獻達 99%,AI 成為全球核心增長引擎。個股數量上以 AI+ 業務賦能(48%)、AI 基礎設施(32%)為主,直接 AI 應用(20%)尚不成熟但潛在空間非常大。
AI+賦能:場景高度分散,降本增效是核心功效:金融行業領跑,保險、個貸、支付等多場景滲透,航空航天、能源等行業同樣存在應用機會。AI 顯著降低公司 SG&A 費率(平均 27 個百分點)並提升總資產週轉率(平均 0.24),降本增效顯著,大幅提升公司毛淨利率(平均 23/64 個百分點),併兼具一定增收功效。
AI基礎設施:算力芯片領漲,高性能計算/數據中心受益:英偉達(6 倍漲幅,市值增長 2.84 萬億美元)主導算力芯片市場,領漲帶動高性能計算/數據中心(HPC、雲計算、量子計算)及相關支持(光模塊、供能)需求。DeepSeek 技術突破降低 AI 算力門檻,或引爆國產算力芯片需求。
AI直接應用:工具類產品率先突圍,應用場景是關鍵:AI 當前能力與商業化尚存侷限,直接應用以數據分析等工具類為主,聚焦 2B/2G,潛力非常大,先發優勢跑馬圈地是關鍵。垂直領域機會初現,場景選擇至關重要,如 Aurora Innovation 的自動駕駛平台與 Hims&Hers 的 AI 輔助診斷諮詢,覆蓋實用性場景需求,未來可期。
美國市場的機會總結:AI+ 賦能:空間大,競爭大,聚焦金融、製造等行業降本增效場景。基礎設施:算力芯片領漲,DeepSeek 或將引爆國產算力芯片海量需求。直接應用:尚不成熟、先發為王,工具類應用領跑,2B/2G 是核心關鍵。
以下為 2025 年 3 月 31 日,東吳證券計算機首席王紫敬報告正文:
1. 美國市場回顧:AI絕對領漲,AI+與基礎設施雙輪驅動 AI絕對領漲美國市場,是近兩年的核心增長點
覆盤美國近兩年 36 只 5 倍股中 (2023/2/14 至 2025/2/14 股價漲幅),受益於 AI 的標的共 25 只,佔比 69%;其中受益於 AI 的標的市值總和(截至 2025/2/14)逾 4 萬億美元,佔比達 99%。美國近兩年非 AI 相關 5 倍股多為中小企業,可以説,AI 是近兩年美國乃至全球市場的核心增長點。

過去兩年美國 AI 相關 5 倍股主要分為三大類:AI+ 業務賦能(48%,12 只)、AI 基礎設施(32%,8 只)、直接 AI 產品/應用(20%,5 只)。
AI+業務賦能:行業分散化,金融率先實現廣泛的 AI+賦能。AI+ 業務賦能的 5 倍股中,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金融(33%,4只)、航空航天(17%,2只)與能源(17%,2只)。其中金融領域最為發達,核心應用場景包括信評/風控、支付/交易等,通過 AI 協助數據分析、運營管理以及風險控制,實現業務優化與效率提升。航空航天及能源等行業除數據分析外,還應用 AI 協助大範圍調度(如Vistra採用 AI優化電力調度與能源生產)或極端環境(如 Redwire、Rocket Lab採用 AI協助太空運作管理)的運營管理。
AI基礎設施:主要為算力芯片、AI計算/數據中心及相關支持,英偉達絕對領漲,帶動其餘部分受益。AI 算力芯片龍頭英偉達以6倍漲幅與 3.4萬億美元市值絕對領漲 AI 基礎設施乃至全 AI 產業,近兩年市值增長高達 2.84萬億美元。AI 計算/數據中心以高性能計算(HPC)及雲計算為主,代表公司包括 Hut8、Galaxy Digital、TeraWulf 及 Super Micro Computer;量子計算在高複雜領域未來可期,代表公司包括 Rigetti、IonQ。其他相關支持部分包括數據中心光模塊組件以及數據中心供能等。AI 基礎設施部分除英偉達外,近兩年(2023/2/14-2025/2/14)五倍股多集中在 100 億美元以下市值與 10 倍以下增幅,體現出算力芯片的產業優勢地位與潛在機會。
直接 AI產品/應用:較少且應用收斂,多為 AI商業分析工具,較少提供其他直接應用。Palantir、MicroStrategy、Innodata 通過 AI 提供數據分析與智能化決策支持的工具類應用,多面向 2B 及 2G 場景。僅個別企業直接提供 AI 場景化應用,如 Hims&Hers 使用 AI 輔助診斷和治療推薦。整體而言直接AI產品/應用尚不成熟但潛在空間大,商業模式尚在持續探索,商業分析等工具類預計將領漲 AI直接應用。

AI 相關公司在美國近兩年(2023/2/14-2025/2/14)五倍股中佔據主導地位, AI+ 業務賦能和 AI 基礎設施是主要驅動力。AI+ 業務賦能主要集中在金融、航空航天和能源等行業,核心關注降本增效效應;AI 基礎設施以算力芯片為核心領漲,關注國產算力芯片需求。
2. AI+賦能:場景高度分散,降本增效是核心功效
2.1. 場景分散化:金融、航空、能源主導,廣告、零售、醫療等亦存機會
金融是 AI+賦能的首要行業,信評風控與交易優化保障是核心場景。在 AI+ 業務賦能的 12 家公司中,金融行業共 4 家,佔據領先地位,公司業務類型包括貸款、支付、保險以及加密貨幣。其中,加密貨幣交易公司 Robinhood 與 “先買後付”(BNPL)服務公司 Affirm 達百億美元以上市值,截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市值分別為 577 與 257 億美元。
航空航天領域 AI主要發揮智能規劃分析功能。Rocket Lab 提供小型衞星發射服務以及小型軌道發射器設計、製造,Redwire 則提供航天器和衞星的設計、製造、測試全流程服務,兩者均通過AI的智能規劃分析能力賦能任務管理,從而優化航天器任務執行以及衞星發射任務。截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Rocket Lab 和 Redwire 市值分別為 140 與 16 億美元。
能源領域 AI主要用於運營監控及故障預測。Vistra 主營電力、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生產、運輸與銷售,其將 AI 應用於電力調度與能源生產,監控生產運輸過程並及時故障預測,從而提升系統穩定性。NANO Nuclear 開發便攜式微型核反應堆,其通過與 AI 公司 Everstar 合作,利用 AI 監控核電效率及安全。截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Vistra 和 NANO Nuclear 市值分別 570 以及 12 億美元。

2.2. AI+降本增效顯著,兼具一定增收效應,信評/風控等應用未來可期 AI+業務賦能公司自 2023年以來普遍出現毛利率、淨利率攀升現象,人力成本降低是關鍵原因。美國近兩年 AI+ 業務賦能的 12 只 5 倍股公司中,除去 NANO Nuclear 尚無營收,共有 9 家公司 2023、2024 年出現大幅的 SG&A 費率降低,9 家出現總資產週轉率的顯著提升。從這 12 家公司財務指標均值來看,2023、2024 年 AI+ 業務公司 SG&A 費率平均下降 27 個百分點,總資產週轉率倍數平均提升 0.24,毛/淨利率平均提升 23/64 個百分點。AI的引入大大節省人力成本並提高公司營運效率,促進公司降本增效,實現了利潤水平改善。
AI+公司 23年起整體呈現營收增速回升趨勢,AI對金融行業增收效應最為顯著。營收側,AI+ 公司 2023 年起整體呈增速回升趨勢,其中3家營收增速持續上漲趨勢明顯,包括 2家金融公司(Root、Robinhood)與 1家廣告公司。此外,Dave(金融支付)、Vistra(能源)、Vertiv(基礎設施管理)、GeneDx(基因檢測)4 家公司同樣呈現營收增速回升趨勢。
部分 AI+金融公司 2023年起信用損失/保費賠付率持續降低,呈現出 AI一定的信評風控能力,但公司間差異較大。Root(車險)、Dave(先買後付)自 23 年起信用損失/保費賠付率呈現顯著降低趨勢,其餘兩家並無明顯變化趨勢。AI應用於信用評級/風險控制具備一定潛力,但可能較依賴於公司 AI技術能力,當前更多仍體現在信評/風控水平相近情況下進行降本增效。

AI+應用場景高度分散,降本增效是核心功效。金融行業是 AI+ 領跑者,AI 技術被廣泛應用於信評風控、支付交易等多個場景,顯著降低公司成本並提升效率。航空航天、能源等行業也積極應用 AI 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和運營,人力成本節省顯著。
3. AI基礎設施:算力芯片領漲,高性能計算/數據中心受益
算力芯片領漲 AI基礎設施,DeepSeek或引爆國產推理算力需求。截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AI 算力芯片龍頭英偉達以 6 倍增幅(近 2 年)、3.4 萬億美元市值領漲 AI 基礎設施乃至全 AI 產業。2025 年 1 月,隨着 DeepSeek 的正式推出,用較低算力進行AI模型訓練成為可能,大大降低了 AI算力門檻。同時,Scaling Law 意味着算力對 AI 模型能力持續提升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英偉達高端GPU進口受限的當下,DeepSeek或將引爆寒武紀、海光等國產算力芯片需求。
近兩年呈現高速增長的 AI計算/數據中心公司以高性能計算(HPC)為主,量子計算等領域同樣存在增長潛力。Galaxy Digital、TeraWulf、Super Micro Computer 基於自身數據中心提供雲計算、高性能計算服務;Regetti、IonQ 提供量子計算平台、量子處理器等,預計在藥物開發、金融建模等複雜問題中能取得更高的計算效率,其中IonQ已於 2024年獲得美國空軍研究部(AFRL)約 0.5億美元訂單。

算力芯片是 AI 基礎設施的核心,英偉達憑藉其強大的 GPU 產品佔據市場主導地位,領漲 AI 產業,帶動計算/數據中心等其他領域增長。DeepSeek 技術突破降低 AI 算力門檻,或將引爆國產算力芯片需求。高性能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和量子計算等領域也將受益迎來增長機會。
4. AI直接應用:工具類產品率先突圍,應用場景是關鍵
直接 AI應用公司較少,但市場空間與機會非常大。近兩年美國 5 倍股中,儘管 AI 直接應用公司僅 5 家,但其中 4 家均破百億美元市值規模,Palantir 更是達 2,714 億美元市值,引爆工具類 AI 應用。
工具類應用契合 AI能力優勢,2B/2G是核心增長點。Palantir、MicroStrategy 以及 Innodata 三家均以 AI 數據分析為核心業務,充分發揮 AI 數據處理與邏輯分析的能力優勢,截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三家市值分別達 2,714、853 以及 16 億美元。由於目前 AI 成本仍較高,且個人用户對工具類軟件付費意願尚低,三家公司均以 2B/2G 為核心模式,如 Palantir 獲國防部等大客户訂單將成為核心增長引爆點。
工具類應用龍頭先行跑馬圈地體現先發優勢。MicroStrategy 作為比特幣最大企業持有者於 2024 年大幅收購比特幣獲得定價權,因而其 800+ 億美元市值中存在相當部分來自加密貨幣。以此看來,美國市場 AI 工具類應用盡管空間非常大,但近乎形成 Palantir 一家獨大局面,其憑藉美、英國防部等大客户訂單獲得市場認可,實現了快速成長與擴張,充分體現了該賽道先發優勢的重要性。
自動駕駛與 AI健康領跑垂直領域直接應用,其餘賽道或存潛在機會。Aurora Innovation 開發的 Aurora Driver 平台實現自動駕駛硬件、軟件、數據的一體化整合,可適應各種車輛類型。Hims&Hers 是一家在線健康保健醫療諮詢平台,其於 2023 年應用 AI 輔助醫療諮詢的診斷和治療推薦,在皮膚護理、心理健康以及性健康等領域取得快速突破。其成功啓示在於,除了專業複雜病症問診外,醫療健康領域仍存在大量常見、低複雜度與風險的需求,能在充分發揮 AI 能力優勢的同時避免過於專業複雜問題 “幻覺 “導致的負面後果。以此為例,同樣可以推測,諸如 AI4Science 等專業領域仍然可能存在 AI 揚長避短的空間。
直接 AI 應用公司數量較少,主要集中在數據分析等工具類產品,面向 2B/2G 場景。Palantir 等公司憑藉先發優勢斬獲英美國防部大訂單,在工具類 AI 市場一路跑馬圈地快速成長,反應了該賽道的顯著先發優勢。Aurora Innovation 的自動駕駛平台以及 Hims&Hers 的 AI 輔助診療諮詢,同樣展示了 AI 在垂直領域的突破與應用潛力,進一步提供了高實用性、專業化場景下的應用思路。
5. 總結與啓示
AI+賦能:空間大,競爭大,聚焦金融、製造等行業降本增效場景。
基礎設施:算力芯片領漲,DeepSeek 或將引爆國產算力芯片海量需求。
直接應用:尚不成熟、先發為王,工具類應用領跑,2B/2G 是核心關鍵。
關於更多 AI 行業的投資機會,請關注 20259 月 6 日,華爾街見聞與王紫敬共同推出的大師課《中美 AI 投資範式:價值鏈差異與戰略選擇》,本場課程包含互動問答,學員可以就自己最關心的問題與王紫敬老師展開討論,面對面答疑解惑。

目前購買可享受早鳥優惠價,點擊上方圖片即可解鎖福利。
更多課程信息,可關注下方長海報內容:

風險提示:大師課為甄選第三方合規機構人士,講授投研理論課程之平台,所授內容不構成對任何具體產品的買賣或投資建議。平台課程所表述的意見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華爾街見聞意見或觀點,也不解決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市場具有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平台不對任何與您依賴課程觀點或信息而遭受的損失承擔責任。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