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long bond alarm sounded! Political storm hits Paris: French stocks and bonds both suffer, stock index plummets by 2%

華爾街見聞
2025.08.26 08:4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法國總理為推行財政緊縮而發起的信任投票,正將馬克龍政府推向垮台邊緣。法國市場迅速反應遭遇 “股債雙殺”,其中 CAC 40 股指大跌 2%,法國國債收益率與德國的利差飆升至數月高點。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法國自身的財政困境,也成為全球政府債券市場 “慢動作危機” 的最新註腳。法興銀行警告,全球長債風暴被忽視了!

法國總理發起的一場信任投票,正引發該國資產的 “股債雙殺”,也成為全球長債風暴的又一縮影。

據媒體最新報道,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貝魯於本週一宣佈,將於 9 月 8 日舉行一場對其政府的信任投票。在全球許多經濟體仍面臨增長壓力、民眾期望更多財政支持的背景下,貝魯此舉旨在為其備受爭議的、總額達 440 億歐元的財政緊縮計劃強行鋪路。

然而,這種 “逆勢而行” 的政治豪賭,立即在市場引發了對政府可能垮台的擔憂。消息一出,市場避險情緒迅速升温,法國資產連續第二日遭到拋售。

作為關鍵風險指標,法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躍升 9 個基點至 3.51%,與德國同期國債的利差擴大至 78 個基點,為 4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同時,法國 CAC 40 股指大跌 2%,延續了週一 1.6% 的跌勢。法國股市帶領歐股普遍走低,歐洲斯托克 50 指數跌 1.2%,德國 DAX 指數跌 0.85%,英國富時 100 指數跌 0.8%。

實際上,從巴黎到東京,再到華盛頓,不斷膨脹的政府債務和日益沉重的償債成本,正在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嚴峻挑戰。法國的政治動盪,正是這個高債務、高利率新範式下,全球市場脆弱性的又一次集中體現。

政治僵局觸發法政府垮台風險

此次市場動盪的根源,在於法國深刻的政治僵局。據新華社報道,法國總理貝魯 25 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為擺脱政府面臨的困境,他要求國民議會 9 月 8 日對其領導的政府進行信任投票。

該動議意在為一項包含 440 億歐元支出削減和税收增加的財政計劃強行鋪路。貝魯重申,此舉旨在防範公共債務風險進一步加劇。

然而,來自法國左翼和極右翼的主要反對黨派領導人均已明確表示將投下反對票。國民聯盟領袖 Marine Le Pen 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們顯然會投票反對弗朗索瓦·貝魯政府的信任案。”

“反對黨似乎傾向於反對該動議。除非他們改變立場,否則政府將會垮台”,彭博經濟研究的 Antonio Barroso 和 Jean Dalbard 分析道。

如果多數議員投票反對,貝魯政府將被迫辭職,重演去年前總理巴尼耶政府下台的命運。這種政治不穩定性正迅速轉化為經濟負債,使法國本已脆弱的財政狀況雪上加霜。ING Groep NV 的高級經濟學家 Charlotte de Montpellier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法國的政治不穩定正在成為其經濟的拖累。”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中,由於懸浮議會和財政改革受阻,對法國政治和財政狀況的擔憂持續對該國資產構成壓力。數據顯示,法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已是歐元區最高之一,甚至超過了希臘和葡萄牙等一度處於歐債危機核心的國家。

然而,法國債券的急劇拋售也在市場上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反應。日本 Nissay 資產管理公司和 Fivestar 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表示,不斷擴大的德法利差和遠高於日本本土的收益率,為他們提供了買入機會。但三菱 UFJ 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則表示,政治不確定性將促使他們減持法國國債。

全球長債風暴的縮影

法國的困境並非孤例,而是全球長期債券市場正在醖釀的一場 “慢動作危機” 的縮影。當科技股的波動佔據新聞頭條時,全球政府債券市場面臨的壓力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上週,德國和法國的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 2011 年以來新高。而日本超長期國債收益率已飆升至數十年高位,財政擴張的擔憂和海外投資者需求的減弱正夾擊其債券市場。

上週四,最新的市場動盪將日本 20 年期國債收益率推至 2.655% 的關口,這是自 1999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最新行情顯示,跟隨美國國債的走勢,日本 10 年期國債期貨已跌至 2009 年以來最低水平,一度下跌 14 點至 137.22。

拋售背後的邏輯十分清晰:各國政府債務水平不斷上升,需要發行更多債券來融資。與此同時,日本等國面臨加息壓力,而美國和英國則在與持續的通脹作鬥爭。全球性的利率和債務環境正在發生劇烈變化。

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 Albert Edwards 警告稱,投資者被人工智能等熱門主題分散了注意力,卻忽略了全球長期債券收益率持續攀升的核心線索。他認為,這已使股票的相對吸引力急劇下降,“告別 ‘除了股票別無選擇’(TINA)的時代”。

在多年財政擴張和疫情後經濟刺激的共同作用下,全球主要經濟體政府債務已攀升至歷史高位。如今,隨着各國央行紛紛收緊貨幣政策以對抗通脹,一個高利率時代已然降臨,這使得鉅額債務的償還成本日益沉重。

在這一背景下,全球市場對財政紀律和政治穩定性的審查變得異常嚴格,而法國的政治豪賭恰恰觸動了這根最敏感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