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Ultimate Test of the AI Frenzy: Global Markets Hold Their Breath for NVIDIA's Earnings Report

作為全球 AI 芯片市場的絕對領導者,英偉達的業績已超越單一公司層面,成為整個科技行業乃至市場情緒的風向標。分析師指出,“任何意外驚喜”——無論是營收還是業務指引方面的明顯失誤,“都將成為讓市場迅速陷入混亂的最快途徑”。
英偉達將於本週三發佈最新財報,這不僅檢驗公司本身表現,更將成為判斷人工智能熱潮能否持續推動美股攀升的關鍵指標。作為全球 AI 芯片市場的絕對領導者,英偉達的業績已超越單一公司層面,成為整個科技行業乃至市場情緒的風向標。
分析師預計,二季度公司將實現 460 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 53%。儘管這一增速低於上一季度 69% 以及 2024 年初超過 250% 的增長率,但對於一家市值達 4 萬億美元的巨無霸企業而言,依然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然而,英偉達財報公佈之際,市場對 AI 相關企業高估值的擔憂正在加劇。上週,麻省理工學院發佈的悲觀報告以及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的言論引發科技股下跌,使投資者質疑過去數月 AI 板塊的持續上漲是否仍能維持。
英偉達已成市場信心晴雨表
英偉達今年股價已上漲超過 30%,成為首個市值突破 4 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由於其龐大的市值,英偉達對標普 500 指數 9% 的漲幅貢獻顯著,牽動着整個市場的走向。

“這已不僅僅是一隻個股,” Pictet 資產管理公司多資產組合經理 Arun Sai 表示,“非常不尋常——人們通過它解讀整體經濟情況。”
花旗集團北美專業銷售主管 Jon Zauderer 指出:“英偉達不僅僅是一個重要持倉,他們是這列 AI 列車的火車頭。市場對他們的每一個表態都極度關注。”
研究公司 The Futurum Group 首席執行官 Daniel Newman 也持相同看法,認為 “任何意外驚喜”——無論是營收還是業務指引方面的明顯失誤,“都將成為讓市場迅速陷入混亂的最快途徑”。
估值憂慮與增長放緩引發關注
英偉達目前的估值約為預期未來一年盈利的 40 倍,遠高於整體科技股的估值水平。據 FactSet 數據顯示,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 100 指數交易價格約為預期未來一年盈利的 28 倍,明顯高於 25 年平均水平的 22 倍。
雖然英偉達預期營收增速將從早期的三位數降至 53%,但摩根士丹利半導體行業分析師 Joseph Moore 表示市場不應過分擔憂增長放緩。
“人們更關注的是相對於同行的增長,而從這方面來看,他們目前表現非常出色。市場對他們的增長狀況感到滿意,” 他説道。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財報強勁,英偉達股價並不總是隨之上漲。今年 2 月,英偉達公佈的盈利和營收均超出市場預期,但次日股價仍下跌了 8.5%。當時,DeepSeek 等高效率大模型的出現引發了市場對於芯片需求的擔憂。
中國市場前景成關注焦點
分析師將密切關注英偉達對中國 AI 芯片市場前景的展望。
據央視新聞上月報道,美國已批准 H20 芯片銷往中國。德銀此前報告指出,若許可落地,英偉達第三財季營收有望增加 500 億美元(略低於華爾街共識的 530 億美元),且將中國 AI GPU 出貨納入 2026 自然年預期後,即便需向美國政府支付 15% 的 “許可費”,公司每股收益仍可能提升 10%(當前約 6 美元)。
見聞稍早前文章也提及,摩根士丹利 Joseph Moore 團隊認為,管理層如何評估中國市場的機會,是影響指引最終落點的 “一個巨大變量”。目前,雖然有部分許可證獲批,但未來審批前景仍不明朗。近期媒體的集中報道進一步放大了這種擔憂。
大型科技客户繼續加碼 AI 投資
資本支出是本次財報的另一個關注點。
英偉達的最大客户——微軟、谷歌、Meta 和亞馬遜——近幾周均表示計劃在 AI 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預計今年支出將達到 3500 億美元。
英偉達生產的圖形處理器廣泛用於訓練支持 OpenAI 的 ChatGPT 和谷歌的 Gemini 等產品的模型。這些大型科技公司持續的投資承諾為英偉達未來幾個季度的業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Moore 補充道:“在這些估值水平下,宏觀前景和英偉達自身表現,或者説微觀因素,都很重要。(今年 2 月)人們質疑宏觀和微觀條件…(但現在)應該會是一個非常強勁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