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 the inflation from U.S. tariffs really not arrived? UBS: Costs have already begun to be passed on

智通財經
2025.08.22 08:4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瑞銀髮布研報指出,儘管關税影響顯現緩慢,但預計將使美國 GDP 增速下降約 1 個百分點,CPI 比無關税情景高出約 1 個百分點。目前美國有效關税率已超 18%,預計 2026 年中穩定在 15% 左右。企業開始將關税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口商品價格已開始上漲,商品通脹壓力逐漸顯現。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瑞銀近日發佈研報探討關税與美國通脹,該行稱目前美國有效關税率已超 18%,預計將在 2026 年中穩定在 15% 左右。關税的飆升以及相應的美元貶值尚未在官方通脹數據中產生顯著影響,成本轉嫁需要時間,但企業將把關税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證據已開始累積。儘管影響顯現緩慢,但預計關税最終將使美國 GDP 增速下降約 1 個百分點,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最終將比無關税情景下高出約 1 個百分點。

瑞銀在報告中表示,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稱,美國有效關税率已升至 18% 以上,但關税的飆升尚未在官方通脹數據中產生顯著影響。成本轉嫁需要時間,但企業將把關税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證據已開始累積。

瑞銀美洲固定收益主管庫爾特·賴曼最近開始注意到進口商品價格開始上漲,現在進口電動工具更為昂貴。他寫道,費斯托工具 (Festool) 憑藉其德國工程設計,堪稱電動工具中的 “奔馳”,該公司宣佈將於 8 月 1 日起徵收 “進口費”。例如,查看費斯托官網的一款軌道砂光機可見,其價格在 8 月初上漲了 6%。

為何是 6%?有可能是因為歐洲製造的產品面臨 15% 的關税,費斯托需要通過向客户加價來維持利潤。假設運輸、倉儲、零售及其他成本使進口電動工具的價格增加 50%-60%,那麼 6% 的漲價理論上可以覆蓋關税成本並保護利潤。

這一切已然開始。人們長期擔憂的商品通脹壓力終於抵達美國本土和商店。在幾個月來一直在猜測關税率會是多少之後,企業正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隨着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被徵收關税,邊境徵收的關税一直在穩步上升。更高關税率也推高了實際徵收的關税税率。

但這一過程需要時間。電動工具等低頻次購買的商品和高端產品,比香蕉、咖啡等高頻次購買的商品更慢反映在 CPI 中。一些進口商品為規避關税而提前備貨。2025 年 3 月美國進口量激增,當時企業囤積庫存,消費者也趕在關税生效前搶購。此外,由於運輸需要時間,關税影響需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在美國政府加徵關税後發往美國的商品可能需數週甚至數月才能上架銷售。

除關税影響外,自今年年初以來,向美國出口的商家還面臨美元大幅貶值的壓力。與許多人所預期的在關税提高時升值相反,美元對歐元貶值了 11%,對日元貶值了 6%,對英鎊貶值了 7%。

一些出口商通常會對沖其美元敞口,以緩衝美元貶值的影響,但此類對沖通常最多維持一年,因此除非他們提高向進口商收取的美元報價,否則最終利潤率將受到衝擊。反之,這將使進口商更難消化他們支付的關税。在該行看來,財政部長貝森特及政府其他官員所主張的 “消費者最終不會承擔關税成本” 這一理論是不可信的,除非美元走強。

正如該行在 8 月 8 日的《全球風險雷達》報告中所寫,瑞銀預計美國有效關税率將在 2026 年中穩定在 15% 左右,這對應着對中國商品 30%-40%、對其他國家商品 10%-15% 的關税範圍。儘管這些關税的影響顯現緩慢,但該行估計,關税最終將使 GDP 增長下降約 1 個百分點。同樣,該行預計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最終將比無關税情景下高出約 1 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