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far below expectations, Germany's Q2 GDP unexpectedly revised down

華爾街見聞
2025.08.22 08:0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德國二季度 GDP 季環比終值為-0.3%,較初步估計的 0.1% 萎縮幅度明顯擴大。製造業表現遠遜預期,投資下滑 1.4%,而私人消費的支撐作用也遠低於最初判斷。這一數據打破了市場對德國能夠迅速從俄烏衝突後的經濟低迷中恢復的期望。

德國經濟萎縮程度超預期,打破了其從長期衰退中復甦的希望,工業表現尤為疲軟,成為主要拖累因素。

德國統計部門週五公佈數據顯示,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GDP) 季環比終值為-0.3%,較初步估計的 0.1% 萎縮幅度明顯擴大。製造業表現遠遜預期,投資下滑 1.4%,而私人消費的支撐作用也遠低於最初判斷。

這一數據打破了市場對德國能夠迅速從俄烏衝突後的經濟低迷中恢復的期望。分析人士擔憂,美國關税衝擊、全球需求疲軟等多重因素或將使德國經濟在未來幾個季度繼續承壓。

工業生產成主要拖累,投資大幅下滑

德國統計機構在聲明中明確指出:“工業生產的表現尤其差於最初估計。” 這反映出德國製造業面臨的深層次問題超出市場預期。

投資方面的表現同樣令人擔憂,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投資下降了 1.4%,成為經濟萎縮的另一大推手。

與此同時,私人消費對 GDP 的支撐作用遠低於統計部門最初估計,表明內需動力不足。

ING 全球宏觀經濟負責人 Carsten Brzeski 在給客户的報告中指出:“德國經濟經歷了搶跑效應的逆轉,並首次全面感受到美國關税的影響。德國經濟已經過於習慣於停滯狀態,可能要到明年才能開始出現更實質性的復甦。”

關税政策的負面影響正在第二季度數據中得到體現,德國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面臨嚴峻考驗。德國央行在週四發佈的月度報告中警告稱,第三季度 GDP 可能再次無法實現增長,停滯是最可能的結果。

結構性問題制約經濟復甦

除了短期因素外,德國經濟還面臨一系列長期結構性挑戰。全球增長乏力、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內部問題如勞動力老齡化和行政程序過度繁瑣等,都制約着經濟復甦。

不過,也有一些積極信號出現。本週早些時候,標普全球發佈的德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8 月德國私營部門活動意外加速,製造業已接近結束持續三年的下滑。

同時,德國新政府計劃大幅增加國防和基礎設施支出的政策也帶來了一些樂觀情緒,這些措施的效果可能會在 2026 年開始顯現,為經濟提供新的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