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 Stock AI Applications: Differentiation in Accelerated Implementation

美股 AI 應用市場經歷三階段波動:第一階段(1 月至 2 月中)因超預期業績和技術變革,表現良好;第二階段(2 月中至 4 月初)因關税預期和美聯儲政策影響,估值下跌;第三階段(4 月初至今)則因初創公司 ARR 加速放量,行情分化。表現突出的公司包括 Palantir 和 Spotify,前者通過 AI 賦能提升業績,後者通過 AI 優化產品體驗實現提價。
覆盤今年美股 AI Agent 標的市場表現,以 1 月至 2 月中旬模型平權以及 4 月初的關税波動為節點劃分為三段式波動,前兩個階段跟隨行業β同漲同跌偏多,第三階段隨 AI 貨幣化進程走出個股差異行情。
階段一(1 月至 2 月中):24 年底 AI 應用公司超預期業績釋放未來樂觀預期,疊加 25 年初生成式 AI 和 Agent 技術的範式變革,美股 Agent 該階段普遍錄得不錯表現。
階段二(2 月中至 4 月初):此階段關税的預期和落地、美聯儲降息延後等對行業風偏產生顯著負面影響,Agent 標的估值折損或為此階段普跌的重要原因。
階段三(4 月初至今):關税影響邊際遞減,行業初創公司 ARR 加速放量,美股 Agent 能否借 AI 放量或提價,成此階段行情分化關鍵。AI 初創公司 ARR 放量時間顯著縮短,例如 Anthropic 年化收入 0→1、1 → 2、2 → 3 億美元分別為 21、3、2 月,創收能力快速提升;AI 建站工具 Lovable 僅 8 個月內便達到 1 億美元 ARR。
年初至今表現突出的標的主要分為兩類,核心均與 AI 賦能量增或價漲相關。一類是以 PLTR 為代表的 toB 企業,其股價走強的核心邏輯在於 AI 產品深度賦能主業(如 AI 提升服務效率,或拓展高價值客户場景),直接推動營收規模快速增長,這一特徵在 toB 領域因商業場景更易落地而表現得尤為顯著。另一類則是以 Spotify 為代表的 toC 企業,它們藉助 AI 優化產品體驗(如精準推薦、個性化升級),為提價提供用户認可的價值支撐,進而改善利潤率,成為股價上漲的重要推力。
1)Palantir(AI 放量:年初至 8 月 11 日,股價 +141.5%):2023 年推出 AIP 平台後,開啓訂單業績高增期。2025Q2 總收入達到 10.04 億美元,同比 +48%。
2)Spotify(AI 提價:年初至 8 月 11 日,股價 +54.1%):AI 功能加持下,產品提價推動 ARPPU 與利潤率逐季改善。23-25 年三年內,Spotify 產品提價三次。25Q2,Spotify 實現經營利潤 4.06 億歐元,同比增長 53%;經營利潤率達到 9.7%,同比提升 2.7pct。
3)Applovin(AI 放量:年初至 8 月 11 日,股價 +43.8%):Axon AI 基於價值交付,帶動廣告收入放量增長。自 23Q3 開始,Applovin 的廣告業務收入維持 60% 以上高速增長。
4)SAP(AI 放量:年初至 8 月 11 日,股價 +17.7%):Business AI 成為訂單成交重要手段,驅動雲業務快速增長。SAP 25Q2 超一半的雲訂單包含 AI 用例,實現營收 90.27 億歐元,同比增長 8.9%,其中雲收入 51.3 億歐元,同比增長 28%。
表現不佳的公司則受 AI 相關問題拖累,未兑現 AI 價值創造預期:
1)AI 與主業協同不足,難成第二增長曲線(如未轉化為用户或收入增量);
2)前期 AI 投入過大推高成本,短期拖累利潤率。
例如 Salesforce FYQ1,與 AI 和 Agentforce 關聯度高的平台雲及數據分析板塊表現強勁,增速超預期約 5pct 和 4pct,且較上季明顯提速;但銷售、客服和營銷等傳統 IT 支出板塊增速環比放緩,均不及預期。此外,利潤或受 AI 前置投入影響,季度環比增幅放緩。年初至 8 月 11 日,其股價累計下跌 30.2%。











































本文作者:陳涵泊、李佩京,來源:AI 勝負手,原文標題:《美股 AI 應用:在加速落地中分化 | 中郵人工智能》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