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credible similarity? After the "Plaza Accord," the "dollar fell, and the stock market boomed," followed by the new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taking office, and then "Black Monday."

美元貶值與美股新高的現象重現,類似於 1985 年 “廣場協議” 後的情況。美元指數累計下跌近 10%,而標普、納指屢創歷史新高。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Richard Koo 指出,當前市場繁榮與當年相似,儘管面臨美聯儲主席換屆和政策不確定性,市場樂觀情緒可能會受到挑戰,歷史是否會重演引發關注。
美元貶值、美股新高、美聯儲主席換屆……四十年前的歷史正在重現,“黑色星期一” 會捲土重來嗎?
今年以來,隨着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元匯率持續走弱,美元指數累計下跌近 10%,美元兑主要貨幣匯率一度跌至近三年低點。與此同時,在寬鬆預期升温、貿易局勢緩和等因素的驅動下,標普、納指已屢創歷史新高。
而歷史上,在 1985 年 “廣場協議” 簽署後,美國市場同樣經歷了一段 “美元大跌、美股大漲” 的相似歷程。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Richard Koo 在近日發佈的研報中指出,1985 年的 “廣場協議” 開啓了一段美元急劇貶值、美國股市卻屢創新高的反常繁榮,這和當前美股的繁榮景象 “非常相似”。
報告顯示,在 “廣場協議” 簽署後的 17 個月內,美元對日元下跌 36.5%,對德國馬克、法國法郎和意大利里拉等主要歐洲貨幣下跌 30.8% 至 36.6%。儘管各國實體經濟被迫進行重大調整,但美國股價卻如同今日一般持續衝上歷史新高。
這種看似矛盾的繁榮,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當時市場對通脹並未失控的判斷,尤其是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爾(Paul Volcker),其卓越的抗通脹聲譽為市場提供了信心支撐。
然而,這種樂觀情緒在兩年後隨着美聯儲領導層的更迭和政策應對的遲疑而迅速崩塌,最終在 1987 年 10 月以 “黑色星期一” 的股災收場。
如今,在美聯儲主席同樣面臨 “換屆”、政策利率路徑前景趨於複雜之際,美股市場是否會再次走上 40 年前的 “老路”?

“廣場協議” 後的繁榮:美元下跌與股市狂歡
報告指出,“廣場協議” 的核心是讓美元有序貶值以糾正貿易失衡,但沒人能預料到美元跌勢的深度。
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前,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出口商為了保住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選擇壓縮自身利潤空間,儘量避免提高出口價格。
這一策略的結果是,在協議生效後的一年半左右時間裏,儘管美元匯率大幅下挫,但美國的進口價格並未出現顯著上漲。與此同時,恰逢國際油價大幅走低,進一步有效遏制了整體通貨膨脹的壓力。
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儘管全球經濟因匯率波動而經歷着不確定性與焦慮,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卻持續創下歷史新高,股市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通脹鬥士” 沃爾克出手穩市
報告指出,實際上,當時的市場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聯儲主席沃爾克的個人信譽。
就在 “廣場協議” 簽署的五年前,沃爾克剛剛以鐵腕手段成功遏制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兩位數通脹。因此,市場普遍相信,只要沃爾克在任,通脹就不會成為一個嚴重問題。
然而,這種信心在 1987 年 3 月底(日本財年年底)受到了嚴峻考驗。當時,美元兑日元匯率跌破了《盧浮宮協議》中設定的 150 日元下限。報告指出,這讓日本投資者感到被美國 “欺騙”,認為美方無意遵守協議,於是開始大規模拋售美元及美元計價債券。此舉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而日本國債收益率則暴跌。
在瞭解到長期利率飆升的真實原因是來自日本投資者的拋售後,沃爾克主席立即發表聲明,稱已準備好加息以阻止美元的跌勢。
這一表態迅速穩定了市場情緒,美元匯率重回 150 日元上方,美國國債收益率應聲回落,市場再次見證了沃爾克個人信譽的巨大威力。
致命的交接:格林斯潘的沉默與 “黑色星期一”
1987 年 8 月,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接替沃爾克成為新一任美聯儲主席。
然而,關於 “美元兑日元 150 是關鍵防線” 這一市場默契,似乎並未有效傳遞給新的領導層。當美元匯率再次跌破 150 日元時,格林斯潘未採取任何行動。報告分析稱,這讓日本投資者再次感到被 “背叛”,並重新開始拋售美元和美元債券。
與此同時,另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浮出水面:美國的核心 CPI 通脹率在 4 月至 7 月間飆到 3% 區間的高位,到 8 月進一步升至 4.3%,10 月份更是加速至 4.5%。
這兩大因素的疊加,對市場造成了致命一擊。在短短兩個月內,30 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急升了 1.2 個百分點。債券市場的劇烈動盪最終蔓延至股票市場,並直接引發了 10 月 19 日的 “黑色星期一” 股災。
如果沃爾克仍在任會怎樣?
1987 年的案例對今天具有重要意義。報告甚至假設,如果沃爾克當時仍是美聯儲主席,“黑色星期一” 很可能不會發生。
報告推斷,如果沃爾克仍在任,他不會對當年 8 月中旬美元再度跌破 150 日元關口的現象 “坐視不管”。憑藉他過往的行事風格,他大概率會像之前一樣,明確宣佈準備提高政策利率來捍衞美元和抑制通脹。
考慮到沃爾克當時在市場中一言九鼎的地位,報告認為,這樣的表態足以安撫市場,避免長期利率出現如此劇烈的飆升,並有可能最終阻止 “黑色星期一” 的發生。
換言之,美聯儲主席的個人聲譽和市場對其政策承諾的信心,在關鍵時刻發揮了決定性作用。而當市場對央行抗通脹決心產生懷疑時,即使是相對較小的政策失誤也可能引發嚴重的金融市場動盪。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台。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台▪年度會員】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