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dge funds go long, making large purchases of U.S. stocks at the fastest pace in seven weeks

華爾街見聞
2025.08.18 10:0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高盛數據顯示,對沖基金情緒驟變,上上週還在以 4 個月最快速度做空,上週卻以 7 周最快速度買入美股,多頭買入力度是空頭的 2.4 倍,總槓桿率升至 210.1%,為近三年 93% 分位,顯示風險偏好回升,但淨槓桿率和多空比例仍處中低水平,顯示多空分歧仍存。

對沖基金轉向看漲,七週來最快速度買入美股。

高盛 Prime 經紀業務上週顯示,對沖基金上上週還在以 4 個月來最快速度做空美股。但當週態度驟變,轉向以七週來最快速度買入美股,買入力度達 1 年標準差的 +0.4,多頭買入規模與空頭賣出規模之比達 2.4:1。

這一轉變標誌着對沖基金情緒的顯著逆轉。如今基本面多空策略總槓桿率六週來首次上升,股票多空基金的 “總槓桿率”(反映整體槓桿交易強度)6 周來首次上升 2.4 個百分點至 210.1%,處於過去三年的 93% 分位(即僅 7% 的時間槓桿水平更高),顯示市場整體交易激進性升温。

不過,多空分歧依然存在。淨槓桿率(多頭減去空頭後的淨敞口)僅小幅上升 0.3 個百分點至 52.7%,處於三年期的中位水平。多空比例(多頭規模/空頭規模)則降至 1.67,位於過去三年僅第 13 分位的低位。這意味着,雖然基金願意加槓桿參與市場,但多頭尚未形成壓倒性優勢,市場分歧仍在持續。

市場風格轉換:熱門股受挫,冷門板塊崛起

標普 500 指數上週上漲 1%,再創歷史新高,過去五週中已有四周錄得上漲。從估值角度看,美股已接近互聯網泡沫頂點,市淨率水平甚至超過當年峯值。與此同時,夏季交易淡季導致市場成交清淡,買盤雖小,但因賣盤更少,股價被輕易推高。

風格上,市場正在經歷顯著轉換。曾經的熱門股遭遇拋售,而此前被忽視的冷門板塊開始反彈。高盛數據顯示,其美國 “高波動動量股組合”(GSPRHIMO 指數)在過去五天大跌 7%,創下自 3 月以來最差表現,顯示資金正撤離高風險強勢股。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醫療保健板塊結束長期低迷,上週反彈 4%,創下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最佳單週表現,成為風格轉換的重要信號。表現最亮眼的還有虧損科技股、綠色能源股、過去 12 個月的 “輸家股” 以及 “被做空最多” 的股票,這些板塊漲幅均在 5% 以上。而核能股和過去 12 個月的 “贏家股” 則跌幅居前,下跌 2% 至 4%。

資金動向:大盤工具受捧,防禦板塊遭棄

從資金動向看,市場呈現 “大盤工具受捧、個股分歧、防禦板塊遭棄” 的特徵。

指數與 ETF 成資金避風港,以指數和 ETF 為代表的 “宏觀產品” 錄得 7 周來最大規模淨買入,力度達 +0.7 個標準差,主要由主動做多推動(多頭買入與空頭回補比例 1.6:1),顯示大資金傾向於通過 “押注大盤” 規避個股波動。

個股方面,個股連續兩週小幅淨賣出(力度-0.2 個標準差),11 個板塊中有 7 個被淨賣出,醫療保健、日用品、公用事業、金融是主力。僅可選消費、通信服務、工業、原材料獲淨買入。

值得注意的是,對沖基金在連續 6 周買入防禦性股票(醫療保健、日用品、公用事業)後,本週以 4 個月來最大規模撤離,尤其日用品板塊,空頭拋售力度居前,煙草和個人護理產品成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