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 TELECOM's net profi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increased by 5.5% year-on-year, and smart revenue grew by 89.4% year-on-year, planning to distribute 0.1812 yuan per share | Financial Report Insights

中國電信的營收增長已明顯放緩,2,715 億元的經營收入僅實現 1.3% 的同比增長。戰略新興業務強勁:天翼雲 573 億元;智能收入 63 億元,增長 89.4%;量子收入增長 171.1%。
傳統電信服務市場飽和的背景下,中國電信增長明顯放緩,上半年營收僅實現 1.3% 的同比增長。公司正全力押注人工智能和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試圖通過 “雲改數轉智惠” 戰略重新定義自身的市場定位。
週四下午,中國電信公佈 2025 年中期業績報告。核心要點如下:
財務表現:
- 營收增長放緩:經營收入 2,715 億元,同比增長 1.3%;服務收入 2,491 億元,同比增長 1.2%;
- 盈利能力提升:淨利潤 230 億元,同比增長 5.5%;EBITDA 806 億元,同比增長 4.9%;
- 資本開支:資本開支 342 億元,主要用於 5G 網絡建設、算力基礎設施升級等方面;
- 現金流改善:自由現金流 131 億元,同比增長 13.9%;
- 股息增長:中期股息每股 0.1812 元(含税),同比增長 8.4%。
核心業務進展:
- 傳統業務承壓:移動通信服務收入 1,066 億元,增長 1.3%;固網及智慧家庭收入 641 億元,增長 0.2%;
- 產業數字化穩健:收入 749 億元,AIDC 收入同比增長 7.4%;
- 戰略新興業務強勁:天翼雲 573 億元;智能收入 63 億元,增長 89.4%;量子收入增長 171.1%。
傳統業務增長乏力,轉型壓力顯現
從財務數據看,中國電信的營收增長已明顯放緩。2,715 億元的經營收入僅實現 1.3% 的同比增長,而服務收入的 1.2% 增幅更是反映出傳統電信服務市場的飽和狀態。
具體來看,移動通信服務收入增長 1.3% 至 1,066 億元,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更是僅增長 0.2% 至 641 億元。這一表現凸顯了傳統電信業務面臨的結構性挑戰:用户增長見頂,ARPU 值提升空間有限。移動用户 ARPU 為 46.0 元,寬帶綜合 ARPU 為 48.3 元,雖然保持穩定,但難以成為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營收增長疲軟,公司的盈利能力卻出現了明顯改善。淨利潤 230 億元,同比增長 5.5%,EBITDA 增長 4.9% 達到 806 億元。這主要得益於成本控制和運營效率的提升,特別是 AI 技術在內部運營中的應用帶來的降本增效。
天翼雲表現最為搶眼,量子業務迎來爆發,智能收入高速增長
在傳統業務承壓的情況下,戰略新興業務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成為支撐公司轉型的關鍵力量。
天翼雲業務表現最為搶眼,收入達到 573 億元,雖然財報未披露具體增長率,但從其在產業數字化收入中的佔比可以看出,這一業務已成為公司的重要支柱。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智能收入達到 63 億元,同比暴增 89.4%,這直接反映了市場對 AI 服務的旺盛需求。
量子業務更是實現了 171.1% 的爆發式增長,儘管基數相對較小,但這一增速顯示了量子技術商業化的巨大潛力。公司量子通信用户規模突破 600 萬,服務政務、金融、能源等領域超 3,000 家行業客户,在量子產業保持市場領軍地位。
此外,安全收入增長 18.2% 至 91 億元,視聯網收入增長 46.2%,衞星收入增長 20.5%,這些細分領域的快速增長共同構成了公司新的增長動能。
中國電信在 AI 領域的佈局可謂全面且激進。公司構建了以"息壤"為核心的智能雲體系,自有及接入算力總規模達 77EFLOPS,打造了全模態、全尺寸、全國產的星辰大模型。
AI 業務的商業化變現能力仍需市場檢驗。雖然智能收入實現了 89.4% 的高增長,但 63 億元的收入規模相對於公司 2,715 億元的總營收而言仍然較小。更重要的是,AI 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入與收入貢獻之間的平衡關係,將直接影響公司轉型戰略的成敗。
財務健康度良好,但投資壓力加大
從財務健康度看,中國電信展現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自由現金流 131 億元,同比增長 13.9%,為公司的戰略轉型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公司決定將中期股息提升至每股 0.1812 元,同比增長 8.4%,顯示了管理層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不過,資本開支壓力不容忽視。
報告期內資本開支為 342 億元,主要用於 5G 網絡建設、算力基礎設施升級等方面。隨着 AI 和量子技術的深入佈局,未來的資本投入需求可能進一步加大。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淨流動負債達到 1,051.58 億元,雖然相比去年底的 1,372.52 億元有所改善,但仍需密切關注流動性管理。
市場競爭加劇,差異化優勢待確立
在 AI 和雲計算領域,中國電信面臨着來自互聯網巨頭和其他雲服務商的激烈競爭。雖然公司在智算雲服務市場保持領導者地位,但隨着競爭的加劇,如何維護和擴大市場份額將是一大挑戰。
量子技術可能是公司最具差異化優勢的領域。通過控股國盾量子,公司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領域全面佈局。但量子技術的商業化進程仍存在不確定性,市場教育和標準化推廣需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