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wolves have really come! The "first wave of employment impact from AI" has arrived, directly targeting young people

AI 裁員潮加劇,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找工作更難了。僅今年前七個月,美國已有超過 1 萬個崗位因生成式 AI 被裁,尤其是初級職位受衝擊最大。美銀 Hartnett 表示,美國畢業生失業率從 2023 年 12 月的 4.0% 飆升至 8.1%,人工智能已開始顛覆美國就業市場。高盛指出,科技行業的年輕員工受行業放緩的衝擊最嚴重。
人工智能正在成為裁員的主要推手之一,應屆畢業生和年輕科技從業者的失業率正在上升。
8 月 10 日週日,美銀 Hartnett 表示,美國畢業生失業率從 2023 年 12 月的 4.0% 飆升至 8.1%,人工智能已開始顛覆美國就業市場。

據人力資源機構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的最新數據,僅今年前七個月,美國就有超過 1 萬個崗位的消失與生成式 AI 的應用直接相關。該機構認為,AI 已躍升為年度前五大裁員原因之一。
整體來看,2025 年美國企業宣佈的裁員總數已超過 80.6 萬,創下自 2020 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其中,科技行業是重災區,已有超 8.9 萬個崗位被削減,自 2023 年以來至少有 2.7 萬個科技崗位因 AI 自動化而被取代。
初級崗位首當其衝
AI 正在直接取代大量初級崗位。面向 Z 世代的求職平台 Handshake 數據顯示,初級職位的招聘信息(尤其是企業類崗位)同比下降了 15%。過去兩年裏,在招聘信息中提到 AI 的僱主數量激增了 400%。
這些被 AI“接手” 的工作,大多是原本由初級員工完成的。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組織行為學副教授 Botelho 表示,受衝擊最大的是初級員工,許多剛畢業的新員工從事的都是知識密集型的初級工作,例如收集與轉錄數據、製作基礎圖表,以及從零熟悉公司運作流程。這些任務完全可以由 AI 勝任,因此很多管理者會直接決定減少初級崗位的編制。
不過,Botelho 還表示,在短期內,削減初級崗位可能有助於公司利潤,但如果長期在新人招聘上過度收縮,可能會適得其反。如果很多公司不斷削減新人崗位,就有可能錯過那些未來能成為公司管理層、核心骨幹的人才。
年輕人就業困境加劇
AI 的興起與經濟放緩疊加,讓年輕人找工作難上加難。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近一半美國 Z 世代求職者認為,人工智能讓他們的學歷價值降低了。截至 5 月的過去 12 個月中,美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升至 6%,明顯高於全國平均的 4% 左右。
其中,科技行業的年輕員工受行業放緩的衝擊最嚴重。高盛高級全球經濟學家 Joseph Briggs 表示,今年以來,科技行業 20-30 歲員工的失業率大約上升了 3 個百分點。Briggs 表示,這個增幅遠高於科技行業整體水平,也高於其他年輕羣體的增幅。
Briggs 表示,大多數公司目前尚未將 AI 全面投入生產環節,因此整體就業市場暫時還未遭遇 AI 的重大沖擊。但在科技行業,招聘收縮的跡象已經顯現,且年輕員工受衝擊最大。過去 20 年,科技行業在整體就業中的佔比呈穩定上升趨勢,但過去三年開始下滑,招聘水平已低於歷史趨勢線。
高盛全球研究院聯合主管、前科技投行家 George Lee 補充稱,許多科技公司 CEO 在部署 AI 的初期,往往選擇暫停招聘初級員工:
“我該如何精簡企業結構,讓公司更靈活、更有適應性……同時又不損害競爭力呢?在這段時間裏,年輕員工有點成了這種策略的犧牲品。”
2025 年 7 月,美國新增就業低於預期,前幾個月的就業數據也被下修。在 Briggs 的基準情景假設下,未來大約 6% 至 7% 的勞動者可能因 AI 自動化而失業。如果 AI 普及速度快於預計的 10 年週期,無論是因為技術加速進步,還是經濟放緩迫使企業降本,轉型陣痛將更為劇烈。
他還強調,我們的分析並沒有把 AGI 可能出現的影響計算在內,如果 AI 研究人員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具備像人類一樣跨領域學習和適應的能力,而不是侷限在單一任務,AI 對勞動者的影響將更為深遠。很難想象 AGI 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但我猜在那樣的世界裏,勞動力替代的空間會更大,對社會的衝擊也會更強烈。
不過 AI 並非唯一 “兇手”,但美國就業放緩還受到宏觀與政策因素影響。今年 7 月,美國非農新增就業大幅低於預期,前值也被大幅下修。經濟學家認為,這種停滯主要是因為特朗普總統持續調整關税政策,導致商業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使企業不敢輕易投資或招聘。
紐約聯儲數據顯示,今年 3 月,美國 22-27 歲、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 5.8%,創四年來最高。牛津經濟研究院估算,最近失業率上升的 85% 是因為新人入場找不到工作,而不是現有崗位大規模被裁掉。
企業進入 “AI 提效時代”
多個知名公司已公開將 AI 應用於生產流程,並據此調整用工策略。
比如 Shopify CEO 在年初的內部信中表示,“如果 AI 能做,就不再招聘新人”。諮詢巨頭麥肯錫已經部署了數千個 AI 代理,接手了原本由初級員工完成的任務。“AI 優先” 的 Duolingo 用員工對 AI 的熟練程度來決定誰能被錄用或晉升。
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微軟表示,AI 在某些項目中已經生成了大約 30% 的代碼。Salesforce CEO 馬克·貝尼奧夫在 6 月説,AI 在公司內的工作佔比已經高達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