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o Kevins lead the candidates for "shadow Federal Reserve Chair"! Trump praises the "Kevin Twins" while Waller predicts a cooling of enthusiasm

預測市場認為凱文·哈塞特和凱文·沃什是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領跑者,因特朗普稱讚 “兩位凱文”。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高度評價哈塞特和沃什,並表示財政部長貝森特已從候選名單中除名。市場對 “影子聯儲主席” 的關注加劇,貝森特主張提前任命下任主席,以便在鮑威爾任期內進行政策溝通。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前美聯儲理事凱文·沃什、現任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以及現任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均被華爾街分析師們提出作為領導美聯儲的候選人,但隨着特朗普表示貝森特希望專注於財長一職,市場的焦點集中在兩個 “凱文”(Kevin)——即凱文·哈塞特與凱文·沃什。據瞭解,在接受 CNBC《Squawk Box》節目的廣泛採訪中,特朗普高度評價了凱文·哈塞特與凱文·沃什。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就接替傑羅姆·鮑威爾擔任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最新提名人選發表評論後,引發了預測市場的火熱猜測情緒。對於華爾街來説,他們急於知曉美聯儲主席提名人的主要邏輯在於這一提名關乎誰最終將是在鮑威爾主席任期結束前的 “影子聯儲主席”。
“影子聯儲主席” 這一當前金融領域熱門概念的提出者,正是美國財長貝森特,貝森特在當時主張提前很長時間任命下任主席,讓這位 “準美聯儲主席” 在鮑威爾剩餘任期內對外發聲、參與政策溝通與預期管理,從而削弱鮑威爾的影響力並提前為特朗普的經濟議程爭取貨幣政策主動權。貝森特認為,這位 “影子聯儲主席” 對於貨幣政策的前瞻指引足以令市場 “對鮑威爾的話不那麼在意”。
在接受 CNBC 的採訪中,特朗普多次稱讚哈塞特和沃什,同時他透露擔任財政部長的貝森特已 “從候選名單中除名”,因為他很享受現任職位。
“他很優秀,” 特朗普談到沃什時表示。“但是往往他們在被任命之前都很優秀,結果上任後表現就不那麼好了。不過……我認為他是個非常好的人。我會説,其實兩位凱文都非常好。”
在特朗普發表上述言論後,專注於預測市場下注的 Kalshi 平台上的押注迅速變化,將哈塞特和沃什成為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概率各定為 35%。特朗普在採訪中未提及的美聯儲理事沃勒,其被選中概率下降為 15%,尤其在特朗普接受 CNBC 的採訪之後明顯下降。
特朗普在採訪中還表示,他已將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候選人範圍縮小至四人,但是未透露除了哈塞特和沃什之外的具體人選。“兩位凱文都很優秀,還有其他也很出色的人選。” 特朗普在採訪中表示。
哈塞特和沃什都主張降低利率。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於 2026 年 5 月結束,他因維持高利率而屢遭特朗普批評。
美聯儲理事阿德里亞娜·庫格勒上週五宣佈本週生效的辭職決定,特朗普稱此舉 “是個驚喜”。此舉為特朗普安排人選進入美聯儲理事提供重大機會,而獲美聯儲理事任命者在鮑威爾任期結束時極有可能晉升為美聯儲主席。
在 Kalshi 上,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的前經濟顧問朱迪·謝爾頓被賦予 6% 的概率成為鮑威爾的接班人。曾於 2019 至 2023 年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的前政府官員戴維·馬爾帕斯目前在該預測市場上的概率為 4%。
甚至特朗普本人在 Kalshi 上也獲得了 1% 的 “票數” 來領導美聯儲。
8 月初公佈的極度疲軟的 7 月就業報告為支持 “應該在 7 月降息” 的觀點提供了佐證,其中包括美聯儲理事沃勒和鮑曼公開提出的異議——即支持 7 月降息,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施壓。同時,特朗普指責勞工統計局局長將就業報告政治化,並呼籲將其解僱,進一步動搖了本已脆弱的市場。
因就業數據被大幅下修,美國總統特朗普解僱勞工部統計局局長,並加大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批評力度,要求其辭職並且建議美聯儲理事會奪回控制權,這標誌着特朗普政府對於美聯儲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壓力升級。因此在一些華爾街分析師看來,特朗普政府解僱勞工統計官員 + 要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辭職 + 即將公佈 “影子聯儲主席”,勢必將推動美聯儲內部的鴿派聲音抬頭,進而有可能響應市場愈發升級的降息預期。
利率期貨市場定價顯示交易員大舉押注美聯儲降息週期重啓,下個月美聯儲降息的概率接近 90%——而在非農公佈前不足 40%,且押注年底前至少降息兩次,甚至押注 9 月與 10 月接連降息 25 基點,加之 12 月降息 25 基點累計在年底前降息 3 次共 75 基點的利率期貨交易員越來越多。
面對疲軟的非農就業報告,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 Rick Rieder 直言:“這份報告提供了美聯儲 9 月份調整利率所需的重要證據,因此唯一的問題是調整幅度將有多大。9 月份降息 50 基點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增加——如果勞動力市場的疲軟狀況加劇,或者新增就業持續低於 10 萬大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