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 an average of 700 per person at its premium stores, does HAIDILAO still want to leap upward?

探索多元增長路徑。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黃昱
下沉了幾年之後,海底撈要開始向上了?
七月底,海底撈臻選店的真實面貌逐漸清晰。該店位於北京國貿商圈漢威大廈,選址瞄準高端商務人羣。據瞭解,該門店1000餘平方米空間僅設26個餐位,包含9個包間和十餘個大廳座位,與傳統門店的密集桌台形成鮮明對比。
與主營的川式火鍋不同,臻選店主打粵式火鍋,食材配置也堪稱奢華,比如海鮮養殖區飼養着澳洲龍蝦、加拿大象拔蚌、阿拉斯加帝王蟹等高端水產,宣稱“現撈現做”。
據瞭解,臻選店的客單價達到700元左右,高達普通門店七倍。店內不僅設置獨立茶室與調酒區,更配備來自米其林餐廳的侍茶師團隊,徹底顛覆了人們印象中喧鬧的“生日歌”海底撈。為此,門店額外收取10%-15%的服務費,這也開創了海底撈收費模式的先例。
這一高端化動作恰逢海底撈客單價跌回八年前的微妙時刻。2024年,海底撈的平均消費降至97.5元。
在火鍋行業價格戰硝煙瀰漫之際,海底撈希望挖掘更多市場空間,於是向高端市場邁出關鍵一步,但最終能不能取得成效,還有待具體觀察。
近年來,海底撈的發展軌跡猶如過山車。在推出臻選店之前,這家餐飲巨頭的關鍵詞是“下沉”與“多元”。
2024年初,海底撈宣佈推行加盟特許經營模式,打破三十年直營傳統,試圖通過輕資產模式加速擴張。“以直營為主,適時引入加盟特許經營”的戰略背後,是門店增長乏力的現實。
同時,“紅石榴計劃”也孵化出11個餐飲子品牌,涵蓋烤肉、烤魚、輕食等平價品類,74家新門店如毛細血管般滲透到各個細分市場。這些動作與校園店、一人食小火鍋、夜市擺攤共同構成了海底撈的“向下探索”。
而如今臻選店的出現,標誌着海底撈戰略天平的另一端開始加重。這也意味着,海底撈正在打造全場景覆蓋能力,既要有接地氣的“煙火味”,也要有高端市場的“精緻感”。
和此前的向下探索一樣,如今海底撈的向上開店背後,亦是對增長壓力的回應。
在門店方面,海底撈門店數量的天花板觸手可及。早在2020年,行業根據海底撈按照商圈開門店的特點分析預測到,海底撈國內門店天花板約2200家,按當時增速三年內將觸頂。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海底撈品牌門店數量為1368家,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比2023年底的1374家略有減少。
客單價持續承壓更為緊迫。2024年海底撈平均消費降至97.5元,與2017年持平,客單價跌回八年前水平。在火鍋同質化競爭中,價格敏感度日益成為消費者首要考量。
與此同時,品質火鍋市場正在崛起。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品質火鍋(人均消費超120元)市場規模達741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805億元,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美團《2024年火鍋行業消費趨勢報告》印證了這一趨勢。該報告顯示,在理性消費驅動下,火鍋價格呈現兩極化發展,中高端火鍋店對品質消費者的吸引力正在增強。這也意味着,高端火鍋市場還值得餐飲巨頭們奔赴。
海底撈的此番向上探索,恰逢中國高端餐飲市場的價值重構期。當前是一個人們更注重性比價但同時願意為情緒價值買單的時代,高端餐飲正經歷從“單一奢華”向“場景精耕”的戰略轉型。
消費邏輯的本質正在改變。有行業人士表示,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儀式感,在重要時刻選擇高端餐廳,享受其出品、環境和服務。這種消費習慣的變化,讓精緻餐飲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
數據佐證了這一趨勢。2024年“黑珍珠榜單”餐廳在線交易率達64%,其中95後、00後佔比達28.6%,同比增長8.5個百分點。這也意味着,消費羣體代際更替已成定局。
這也意味着,海底撈此前在大眾市場積累的用户認知,可能也將在臻選品牌上得到體現,這些原來海底撈的用户,可以在自己生命中的一些重要日子時,選擇臻選店。
不過,當前一切都剛剛開始,幾年下沉之後,再想立高端化人設,並沒有那麼容易。
品牌認知固化是首要障礙。長期以來,海底撈 以“國民火鍋”形象深入人心,消費者能否接受其高端定位尚存疑問。大眾點評上的消費者評價已顯露端倪:部分顧客認為服務不及普通門店,性價比不高 。
另外,運營成本高企同樣不容忽視。頂級食材採購、專業團隊培養、低密度用餐環境等因素疊加,使得單店盈利能力面臨考驗。而高端餐飲的消費頻次天然低於大眾市場,翻枱率能否支撐運營仍是未知數。
更關鍵的是,高端餐飲的區域侷限性明顯。行業人士指出,高端火鍋市場主要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難以實現規模化擴張。海底撈也承認,未來臻選店“數量不會太多,主要佈局在一線或新一線城市”。
這也意味着,其開設的目的並不主要是為業績增長而服務,而是為品牌形象而服務。
如今,這家憑藉服務神話崛起的企業,正試圖在高端市場復刻傳奇。而能不能復刻成功,也許在未來的財報和門店的擴張上,可以觀察得知。接下來,就在海底撈能不能在這個在消費分級的時代,一手掌握“煙火氣”,一手打造“儀式感”,進而成為穩定穿越週期的餐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