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diction: Th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 Will Outperform Nvidia by 2030

Motley Fool
2025.07.30 22:3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一項預測表明,到 2030 年,台灣半導體制造公司(TSMC)將超過英偉達(Nvidia)的表現。儘管英偉達經歷了顯著增長,但 TSMC 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市場中佔據關鍵地位,受益於對人工智能硬件日益增長的投資。TSMC 在芯片市場的中立角色,加上其市盈率低於英偉達,表明其有潛在的顯著增長空間。隨着人工智能應用的擴展,預計 TSMC 的估值將與其增長更加緊密地對齊,從而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優於英偉達的表現

當 ChatGPT 於 2022 年 11 月 30 日向更廣泛的公眾發佈時,英偉達 的市值僅為 3450 億美元。截至 2025 年 7 月 25 日收盤,其市值已超過 4.2 萬億美元,使其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且差距相當大。

鑑於這些歷史性的增長,對於許多成長型投資者來説,人工智能(AI)運動圍繞着英偉達展開並不令人驚訝。此時,該公司基本上被視為衡量整個 AI 領域整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很難對英偉達下注,但我確實看到半導體領域中還有另一隻股票似乎在長期增長方面更具優勢。

讓我們探討一下為什麼 台積電(TSM 0.66%)在當前芯片領域是一個如此引人注目的機會,以及可能推動其回報超過英偉達的催化因素。

AI 基礎設施浪潮剛剛開始

我喜歡將 AI 敍事視為一個故事。在過去的幾年中,最大的篇章圍繞着被稱為圖形處理單元(GPU)的先進芯片組展開,這些芯片組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生成性 AI 應用中。這些應用包括構建大型語言模型(LLM)、機器學習、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汽車等。

這些不同的應用現在才開始逐漸顯現。AI 故事中的下一個大篇章是基礎設施將如何在實際開發和擴展這些更先進的技術中發揮作用。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公司估計,未來五年對 AI 基礎設施的投資可能達到 6.7 萬億美元,其中相當一部分將用於數據中心的硬件。

基於這一想法,考慮到雲計算巨頭 亞馬遜微軟谷歌,以及它們的 “七大巨頭” 同行 Meta Platforms,預計僅在今年就將投入超過 3300 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capex)。其中大部分將用於額外的服務器、芯片和網絡設備,以加速 AI 數據中心的擴展。

在我看來,全球最大企業在資本支出上的激進投資是 AI 基礎設施浪潮開始成形的強烈信號。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這對英偉達來説是個好消息,對台積電來説更是好消息

不斷增長的 AI 基礎設施投資對英偉達來説是一個良好的順風,但對 超微博通 和許多其他公司來説也是一個增長來源。

然而,與 AMD 或英偉達不同,台積電(簡稱 TSMC)的增長並不真正依賴於某一特定產品線的成功。換句話説,英偉達和 AMD 正在激烈競爭,以贏得 AI 工作負載,這歸結為它們誰能設計出最強大、最節能且價格合理的芯片。

圍繞台積電的投資案例在於,它可以被視為 AI 芯片市場中的一個更中立的參與者,因為其代工和製造服務將受益於推動 AI 基礎設施的更廣泛、更加世俗的順風——無論是哪個公司的芯片創造了最多的需求。

可以把台積電看作是實際製造出英偉達、AMD 和其他芯片公司所需的工具和設備的公司,這些公司需要在彼此之間競爭並進行銷售。

台積電的 “英偉達時刻” 可能已經到來

英偉達與台積電之間的估值差異表明了後者在更廣泛的芯片市場中的看法。

TSMC 市盈率(前瞻性)數據來自 YCharts;市盈率 = 價格與收益之比。

像英偉達和 AMD 這樣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台積電的代工和製造服務,這些服務本質上是芯片行業的支柱。儘管華爾街的一些人會認為英偉達憑藉其芯片和軟件的雙重優勢擁有技術護城河,但我認為台積電擁有一個被低估的護城河,使其在芯片行業中相較於同行具有更廣泛的曝光度。

在未來五年中,隨着企業尋求超越當前的雲計算、網絡安全、企業軟件等市場,我認為 AI 開發的應用場景將會增加。

自動駕駛和量子計算等新興應用將進一步推動對 GPU 和數據中心容量的需求。因此,台積電可能正處於一個 “英偉達時刻” 的邊緣,迎來持續的爆炸性增長。

台積電的前瞻性市盈率(P/E)為 25,使其在與英偉達(前瞻性市盈率為 40)相比時處於獨特的位置,具有相當大的擴展潛力,因為 AI 的基礎設施篇章仍在繼續書寫。

我認為台積電的估值將在未來幾年內越來越與公司的增長相一致,因此我預測到 2030 年該股票將超過英偉達。